对探究式学习的评论(2)
(二) 从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培养角度,为探究式学习辩护
1.探究式学习对学生认知方面素质的意义
评论3 探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听(tell-listen,听讲式学习),获得关于这个世界大量的间接知识,二是通过探究,通过实践,自主地开展学习,获取知识。探究,在学生来到学校之前是他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进入学校之后依然应该成为他们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
当然,为满足学生精神和心灵的渴望,学生必须接受式地学习大量的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以丰富他们的心智与灵魂;而且,对于大多数学习内容来说,他们不可能自主发现式地进行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应成为惟一的学习方式。而且也不意味着间接知识的接受式学习就只能采取被动的、消极的听讲方式开展。实际上,儿童围绕一定情境或问题开展的主动搜集资料的过程(提出问题后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了解有关的已有知识),虽然是接受式学习,但却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究式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因此,也应该提倡以主动积极的探究方式来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把间接知识的学习纳入到多样化的探究过程之中。
评论4 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儿童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儿童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儿童的。
实验已经证明,对于有些概念来说(如皮亚杰研究的数理知识),除非亲历探究过程来自主建构,否则儿童无法真正理解和习得;只有通过亲身探究和实践,这些知识才在儿童心中真正获得新生和意义,获得"深层理解"。
前面已经提到,儿童从家庭和社区进入学校,他们并不是一张白纸;儿童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白的头脑来到教室的。他们是带着他们对这个世界6年的丰富经验和个人观点来到教师面前的。一位小学教师说道:"可不能小看这些小人儿,他们懂得可多了,个个都精着呢!"尤其是现在,儿童的环境中充满了丰富的刺激,他们对许多问题(关于自然的、关于社会的、关于自我的)都已经有过自己的探究,形成了自己初步的看法,尽管这看法中有错漏粗疏之处。只有通过进一步的亲身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让他们自己亲自发现自己的已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或事实之间的不一致甚至矛盾冲突之处,他们才会心服口服地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重建(提出或接受)更有说服力的、"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这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是"顺应"与"同化"两方面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建构起来的这些新知识(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是真正属于儿童的认知结构的、真正有意义的和有效力的"活知识"。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评论5 探究对儿童的思维构成了挑战,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探究过程本身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这对于儿童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十分关键,从中习得的科学过程与方法,对于儿童参与生活中与科学相关的问题解决与决策,是个重要的基础(与科学知识同样重要)。从广泛迁移的角度来说,学会科学推理是大大提高孩子的智慧(思考力、明智的判断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力)的最有效方法,这对于他们谋求进一步的生存与发展,获得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评论6 探究过程要求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将已有所学加以整合,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由于探究过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这对于增进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将其融会贯通,十分关键。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一个新的探究情境中,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了新的理解,产生出新的意义。正所谓"温故知新"。
另外,探究活动往往是针对学生生活中和社会中的问题,一步步引出所学知识。因此,这就使学生很容易地能够将所学知识再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决策中,从而将校内所学运用于校外社会生活中。
2.探究式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素质的意义
评论7 探究式学习有利于保护人的天性--好奇心,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至关重要。
探究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如果在进入学校后就宣布禁止儿童开展探究活动,不仅违背儿童的天性,甚至简直是要了儿童半条命,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进入学校以后,不仅不应禁止他们探究,而且应该对他们的探究提供支持、鼓励和帮助(包括适时地提供工具,在必要的时候教给他们更有效地开展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等),以引导他们最终能够找到他们感兴趣的那些现象和问题的解释或答案。
另外,探究不仅给儿童带来乐趣,而且探究也是人生主要乐趣之一。如果我们允许学生探究,并指导他们逐渐发展探究能力并日益擅长探究,如果学生曾经有过沉醉于探究之中的经历、体验和印象深刻的回忆,那么,学生就更可能在现在和将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享受探究这一人生乐趣,更敏锐地发现生活的美好,更充分地感受和珍爱生命之美,更深刻地体味人生的真义和存在的价值。一个懂得和感受过探究的幸福,享受过探究中的高峰体验的人,无论在日常生活中,在旅游休闲中,还是在职业工作中,都会收获与众不同的发现和惊喜,解读出富有个性魅力的独特意义。
因此,如果学生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他(她)"自讨苦吃",一定要对某个问题追根究底,非弄个水落石出不行,教师不应嫌厌或禁止,而应接受、肯定,甚至鼓励、赞扬,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评论8 探究有利于培养儿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在亲身探究中,儿童真切地感受到了"要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这种亲历过程,使他们渐渐养成只有经过亲身观察和检验才真正相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仅仅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获得的新知识(如儿童被告知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地球是个球体、轻重的物体同时落地、衣服保暖并不是因为衣服能产生热量,等),儿童可能是知道教师在说什么,也似乎能够理解其字面的含义,并在考试时正确回答。但每个学习者都是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因此对于上述听到的知识,儿童常常是半信半疑,很可能想不通,在他们后续的思维中则仍旧按照自己原来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行事,或在不同的情境下用不同的理论(有时用书上的或听到的理论,有时又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教师的解释或书上的理论与儿童经验之间的不一致或矛盾之处并未获得合理的解决。
如果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儿童仍不能接受新的解释或理解,那么就不必急于让儿童强行记住这一新概念,而应该待他日后适当的时候再进一步开展这一题目的探究。一方面,这可能超出了儿童的理解力;另一方面,我们常要求儿童:不迷信专家,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向权威挑战,"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因此也不能要求儿童强行接受某一概念。
评论9 探究有利于促使学生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批判、学会反思,从而为民主品格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这种客观开放精神的形成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得到。而上述这一切,是我们几十年追求的科学与民主这一国民精神的基石。这种思维与存在方式应当从孩童时代抓起,否则就只能产生出一批批盲从、人云亦云,或独断、不宽容的观点,从而在理智上缺乏独立性、自主性、批判性。
评论10 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
即使有些探究,学生走了弯路,甚至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得不求助于教师直接给出解释,但此时学生对答案的渴求正好可以成为教师讲授的一个很好的前奏和准备。而且,学生仍可以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用他们自己的话说:
"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我以前就听说过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只有那些在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坚忍不拔的人,才能征服最高的山峰。可是对于探索需要不屈不挠的科学精神这一点,今天通过这次挫折与失败,我才真正有些初步的感受和体验了。""历尽艰辛之后的成功才更快乐,更深刻。""实验结果竟然与我们预期的差别这么大,怪不得老师告诉我们不能想当然地看问题。""通过这次探究,我最大的感受是:多数人认为的不一定对,有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另外,也只有在这样的亲历过程中,儿童才真情地感受到并由衷地赞叹科学概念原理比他们以前的个人见解更为强大的说服力、迷人魅力和科学规律美的震憾力--"科学之美"。
3.探究式学习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评论11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第斯多惠就曾说过,要给予儿童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技术化社会,一个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情愿不情愿都必须走向的学习化社会。一方面,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这些技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要在现代社会中生活,不得不不断地学习。至少,居家过日子,要阅读的新品电器的说明书就够让人头疼的;而这些电器中有许多,十年前甚至几年前听也没有听说过。仅从多媒体来说,一天一变,需要学习的文字处理软件从最早的WPS,到后来的WORD,再到如今的WPS2000;刚刚听说国外有互联网了,没过几年,已经在与朋友聊自己的个人主页了。电子邮件、电子幻灯片、电子表格,需要学习的新事物层出不穷。
再从职业角度来说吧,产业结构调整,旧的职业工种淘汰了,许多新的职业和岗位却为招不到适合的人而苦恼。在结构性失业大潮中的下岗者,为了找份新的工作,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参加培训和学习。
学校给予我们的知识,对于应付这个变幻莫测的社会实在是太有限了,那只能是一个继续学习的基础,一个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多的学习还在学校之后,学校之外。
作为继续学习的基础、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终生学习的意愿和能力。而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