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抗癌进行时•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白血病

         2021年5月6日    周四   晴
         表寒里热很常见  何必强分真与假
西安秦华中医院。张某,男,53岁,一年前因频繁发烧多日,反复检查后才发现白细胞高血小板低而确诊为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6次后好转,近来复发而就诊。该患者让人过目难忘的是接近夏日的温度中却穿着毛衣加羽绒服,头上戴帽子,透着丝丝寒意。从交谈中得知,该患者自幼怕冷,怕风,穿着永远比别人多,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一直是易疲倦,易感冒,常年清涕不断,多喷嚏,有过敏性鼻炎。而且他一直强调怕冷并不是心理畏惧,而是冬天稍穿少就难过要感冒患病。但其妻补充有一现象却反常,晚上睡觉时总因脚底热而脚不盖被,而且要是到了真正夏季高温时他却怕热爱冷空调。当下刻诊:形体瘦,面色青,无血色,眠差(长期靠安眠药助眠),乏力,身凉不热,食少,大小便可,爱出汗,每日夜间都会小汗自出,且自觉汗后甚舒服,若不汗则感冒,口不干,但咽喉不利,手掌根部有一手指大小的皮肤增厚变糙区,奇痒无比。舌尖红,苔浊且燥,脉细数。
这个病案有些意思,乍一看,一派寒像,扶阳思路不由冒出,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是那么简单:一是感冒长年不解,且寒饮不化,故表寒内饮,有鼻炎流清涕。二是舌分明为热像,睡时却脚热,这和一派寒意的外象相悖。但热在哪里?此时师父问我如何诊治,思路如何。当时头脑中隐约冒出两个方子:小青龙加石膏解外,解阴毒的升麻鳖甲汤去花椒雄黄。但此思路在逻辑上还不是很确定,就跟师父说我再想想,我的疑惑在:患者虽然长期表寒不解,但又多汗,麻黄剂是否准确?小青龙加石膏大略合此证。但其中脚底热为何?是否有虚阳之势,而又舌象热又提示阳明内热,但大小便正常,食欲不振并无明显热像。虽然面色青可以理解为阴毒症象,这个症象大都是由阳而入阴,是阳毒进一步的发展而且更伤津液,但是否是本案白血病的逻辑根本?
正当我思考中,此时其他跟诊师兄也提出他们看法,有说独活寄生汤与小青龙汤,有说是百合病思路。一会,师父说:“依我看这是寒在皮肤,热在骨髓!小青龙加石膏汤,升麻鳖甲汤”。好一个“寒在皮肤,热在骨髓”,妙不可言!一语中的,直入本质,所有的逻辑疑问迎刃而解。热在骨髓不就是这个白血病患者发热的根源么?师父实在是高。
越来越觉得看病开准方不是主要,有时凭感觉也能八九不离十,但是背后蕴藏的“”理”却不是每个人能准确把握,这个理不是虚无飘渺,不是深奥语汇堆积,更不是神神叨叨说不清道不白,而是嵌丝入缝般的完美与恰当。只有“”理”到“方药”才具有活力与灵动,也更知后续的变与不变,“”上工治未病”其本质意义是要明白其中的“理”,知其理方知其变,这是“上工”的基础。
《伤寒论》第11条曰:“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这条前半部分很多人(因火神派理论流行)都有见识过,也好理解,而“寒在皮肤,热在骨髓”却罕见也不好理解,师父一言,点醒“梦中人”。在师父分析病理的过程中,病人妻子又插话说,他还有奇怪之处是虽觉冷却喜凉食,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里热,热在骨髓的论断。
此时明白师父所说的理,思绪却难以停下,为何内热却不外达?伤寒论厥阴篇中有言:“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这里意思应该是指阴阳不相续,外表气血不能达而厥,内里气息而不能顺出而热,病进程已很深,病人在某种意义上内外表里的气机已经不能正常运行,丧失自主的功能,这种状态可以是病程进展而来,也可是先天不足,所以临床上也可以看到,面似很健康之人,手足自幼怕冷但却是脉滑舌红内热明显。对于该病人很明显自幼手足身冷,先天不足,阴阳之气不能续接,又常年外感风寒束表不能除,内热干耗无出路(病人实际上也是大小便正常,阴阳热症显现不清晰,热的出路少,仅有夜间自汗出一条路,身体自我调整能力差),盛年尚可,年衰之后,骨空髄干,身体也随之崩溃,白血病也是这样来的。理通百通,既阴阳之道也非阴阳之道。
师父后续开方:麻黄12克,桂枝12克,干姜10克,细辛10克,五味子10克,生石膏30克,姜半夏15克,白芍15克,赤芍30克,人参15克,升麻30克,别甲15克,青蒿15克,柴胡15克,前胡15克,当归30克,花椒5克,甘草5克,地榆50克,槐花30克,丹皮15克。28剂。
王三虎教授点评:《伤寒论》第11条曰:“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这条几乎千篇一律地认为是在辨别寒热真假。这是先入为主,人云亦云。难道不可以寒热并见?临床实际给我们提示:可以。这篇日记的价值就在这里。事实上,我们在临床上早已习以为常,只是教材还是沿袭旧说,故不得不临证实录。
中医是个实证医学,疗效才是关键。实际上哪种理论和方法最终不是要求实证的呢。但严密的观察,证据的收集积累,理论上的突破,往往是更重要的。因为这为学术进步,更广范围的疗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白塞氏综合征的提出,未必同时拿出机理和疗效。所以说,要求每一篇文章都用疗效说话实质上是短视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