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质疑肿瘤科医生同行“诱骗治疗”事件 医生们的态度是什么?
大三甲肿瘤科医生被同行质疑“诱骗治疗”事件,有了新情况。实名指控同行的张医生再发长文,炮轰整个中国癌症治疗乱象,卫健委火速回应将调查核实,舆论再次沸腾。
对于张医生指控同行的行为,大家普遍都不怀疑他的美好初心——是为不少患者人财两空忧心如焚。但是,此举是在促进整个行业净化,还是恶化医患对立,结果反而更糟,医生们的态度不一。
4月8日,优医迈曾报道《一医生实名炮轰大三甲教授诱骗治疗 患者生存期缩短多花10倍钱》。
4月18日,张医生再发帖《写给我挚爱的国家和众多的肿瘤患者及家属——请与我一起呼吁,请求国家尽早设立医疗红线,遏制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医疗行为》,揭秘中国癌症治疗黑幕,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式。
文章指出:“很多民众心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印象:肿瘤治疗不仅费用昂贵而且效果不佳,去了医院医生就是为了赚钱,最后很可能人没了,钱也没了。很遗憾,这种印象并不完全是凭空想象,现实中诸如此类的真实事例不断在发生着……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肿瘤的治疗是不应该人财两空的,而治疗效果应该比目前更好并且花费更少……实事求是的说,很多是由负责治疗肿瘤的医生造成的。”
张医生分析说:“目前医疗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以药养医,而是监督力度缺乏,导致某些医生肆意妄为,由此而来的不良医疗行为伤害了患者的利益,是导致医患纠纷增加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普通民众认为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张医生痛批了自己所遇到的医生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在过去1年多时间里,仅仅我自己就遇到了几十家医院超过百例的肿瘤患者接受了不当甚至错误的治疗,即明显违背了肿瘤界公认基本原则的治疗,其中部分是非常恶劣的行为……所涉及的不仅是普通的地方医院,还包括多家三甲医院的肿瘤医生,甚至是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等地区都有一些医生在肿瘤治疗中有明显的不端行为……高度怀疑,有的科室制定了统一的策略,不遵从最权威的肿瘤治疗指南(中国CSCO指南、美国NCCN指南或欧洲ESMO指南),对肿瘤患者故意不采用标准治疗方案而改用其它方案,并且有充分证据表明这种方案更改对患者是有害无利,因为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花费、毒副反应甚至死亡率……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两方面:一是专业知识不足,一是经济利益所致。”
再下来,张医生列举了一些临床实例:
1、对胃癌和肠癌患者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用洛铂替代标准的奥沙利铂,用雷替曲塞和被淘汰的去氧氟鸟苷替代标准的5-Fu类药物。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种行为会造成复发转移率不同程度的升高。
2、对肠癌根治术后III期患者,没有任何指证就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甚至加上没有被批准用于治疗肠癌的安罗替尼或阿帕替尼。有充分证据表明,此类患者只应该接受标准双药化疗,胡乱增加靶向治疗会造成复发转移率轻度增加,死亡率增加。
3、对明确不需要化疗的患者时,比如I期肠癌或者IIA期dMMR肠癌、IA期胃癌患者,故意夸大病情并采用辅助化疗。有证据提示,这样做只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甚至可能增加复发转移风险。
4、在胃癌和肠癌的术前化疗中,不选择最有把握的治疗方案,而选择疗效差的方案甚至采用错误的方案,比如对肠癌患者使用多西紫杉醇化疗,对胃癌患者使用培美曲塞化疗。
5、直接摈弃标准治疗方案,完全不对患者进行知情告知和商量,想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比如鼻咽癌应该外放疗的更改为粒子治疗,肠癌单发肝转移应该手术的更改为射频消融或介入,不应该手术的强行手术。
6、有医生滥用PD-1抑制剂,在胃癌术后、胰腺癌术后、肠癌术后、胆管癌术后的明确不需要进行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错误的告知患者可以明显增加疗效,从而诱导这些患者进行PD-1抑制剂治疗。
7、其它种种现象不胜枚举,比如强行要求患者做术后不需要的热灌注化疗,给不需要的患者预防性注射长效升白针,等等。
对于不良医疗行为的原因,文章指出:1、缺乏监管;2、部分医生的无知和贪婪;3、患者作为弱势群体,往往只能选择相信医生而难以了解到治疗错误,甚至即使知道治疗错误却也无力反抗。
此外,文章还提出解决方式:1、法律的支持,依法治理医疗乱象,这是最重要的一点;2、加强监管体系;3、推进同行监督机制;4、向民众普及正确知识。
张医生最后希望,未来能在一个更好的医疗环境中工作,医生的工作重心始终是救治患者而非其他,医生和患者相互善待,共同对抗疾病。
大三甲医生揭癌症治疗黑幕一事在网上发酵后,国家卫健委火速介入,回应称高度重视,立即进行调查核实。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相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国家卫健委也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肿瘤诊疗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体系,加大监督指导力度,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着力提升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张医生对肿瘤治疗领域的指控,更多是因为有些医生的治疗方案没按照指南或规范来进行。那么,肿瘤治疗应循规蹈矩,还是积极探索搏一搏?对此问题,医生态度不一。
@尼克:现代医学不是经验医学,已经到循证医学了,麻烦认真学一学前辈们为医学总结的知识。现代医学不在需要盲目的搏一搏了,我们有实验室,有临床研究。当需要时,对自愿进入临床研究的患者,对医学的发展做贡献的患者,会有相应的补偿,而不是让患者自掏腰包为临床数据研究做贡献。而说指南让患者无药可用的人,你们真的对药品的使用熟悉吗?药品说明书不是硬性规定,各种文献会不时的发表。一个药品的使用不是规定死的,当有了实质的超说明书证据,你也可以使用的。指南同样不是死规定,但你去使用公认无效的方法还硬说指南限制了,岂不是指鹿为马?
@Dr_Li:我非常支持这位医生,不仅仅是肿瘤的治疗,就我住培现在所轮转的胃肠外科,也看到了很多过度医疗的事,患者不懂,被蒙在鼓里,花着大把的钱,治疗治不好的病。
@flag就是立来打破的小花妈咪:任何过于偏激的观点都要仔细斟酌!!!无论是偏哪边……指南只是专家共识,不是百分百绝对适合所有人。照文中所写,以后不会再有医生为患者冒险,因为有教条束缚,冒险就等于失业,何必?!做多错多,少做为好……所谓监管,只要好好做到不要外行管内行,不要什么东西都一刀切,就万事大吉……天天看着那些莫名其妙的规定我们临床都在翻白眼……
@邹利乐:我也是肿瘤医生,你说的问题,我也能体会到,确实有这样的情况,不过确实极少数的,有点偏激,而且你这不是在帮老百姓,而是让医患之间好不容易增加回来的信任感又没了,太片面了,具体事情具体对待个体化治疗也是可以的。
@Nani lee:不赞同。因少数的现象,遏制了肿瘤创新的土壤。归根结底,肿瘤打得是一场几乎注定失败的战争。这条路上坎坷荆棘,代价是必然的,10%的希望换来的可能是10倍的花费,但人命是无价的。至于指南规范与否,严格肯定没错,但各地情况不一,有些医院甚至没有这种药物,那怎么办?在无双方意见的情况下,缺席审判另外一个医生,我认为是不合适的。作为一个肿瘤医生+肿瘤患者家属,这就是我的意见。
@陆辰:不敢全部苟同,如果全部按指南来,那化疗方案国家出台直接做个程序,把疾病类型病理等资料一输,治疗方案就出来了,还可以有效规避法律责任,治好治不好就看病人造化了,那还要医生干嘛。
@李宁:我就想问问这名医生,结肠癌单发肝转移,为什么不能消融?非得做6万的手术叫遵循指南?做2万的消融叫道德败坏?
@李玉莹:看了这位医生举的那些实例,不能完全苟同。有些患者耐受不了5fu,改用雷替曲塞无可厚非啊,在肠癌患者用单抗治疗不是推荐方案吗?列举的这些问题,是指出有些患者的治疗方案并非一线方案,但是却没有说明患者为什么不用一线方案。真的只是医生胡来吗?每种化疗药或者靶向药都有他们各自的副作用,当患者明显耐受不了标注治疗方案药物的副作用时,调整药物改用次级推荐也是正确的啊。
@垃圾不配有名字:之前有一个老师说,指南是人制订,我们要使用指南而不是被他支配。文章里这个老师说得很多都对,但是一刀切万万不可,一刀切的后果会造成肿瘤研究出现比魏则西事件更为严重的退步。
@M.M㍿ ฅฅ*:现在每个行业都需要避坑,而避坑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一个行业的普通知识,这样生活太累了!而像医疗这样高门槛的行业要患者去了解普通抗癌知识,而放弃了对从业者的基本信任是社会信任的全面崩溃!这应该是法律和行业的责任,转嫁到个体消化,这不表示社会协作失效了吗?
@-:其实肿瘤的治疗,(张)医生说的有对也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按照标准治疗来治疗的话,确实具有权威性,也受保护。但是整个药品的适应症也好,还是进指南也好,都是相当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各种级别的证据,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去论证。对于有些患者来说,如果治疗只遵循指南,不参考最新研究数据等,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毕竟肿瘤的治疗,除了手术为基石,大部分都是化疗,化疗的有效率太低了,有些患者一路化疗上去,就算遇到了好的方案,整个身体基线已经很差,获得的有效率也很差。临床诊疗还是应该在安全性的基础上,讨论疗效,而不是滞后的指南。毕竟最新的药品,最新的治疗方式都很难第一时间进治疗,但是对于一线患者有可能是最有效,延长生存期最长的方式,非要到标准诊疗治疗完了,无标准治疗之后再去尝试新的方案,新的药品,对于患者来说才是没有收获到疗效的基础上更加的浪费钱。医学是发展的学科,有时候需要保守,有时候需要激进探索。
……
在张医生的该长文中,再次对第一次爆料中提到的典型的医疗不良行为——上海知名三甲医院普外科医生L医生为一位晚期胃癌AFP阳性患者开出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批判。
张医生坚持认为,虽然该类型胃癌少见,但根据诊疗规范也应当按照普通胃癌治疗,且通常胃癌的一线治疗、二线治疗和三线治疗花费并不高,国家都可以报销。
据了解,AFP阳性晚期胃癌非常罕见。北京一家顶级肿瘤医院的医生表示,在一年上万例门诊患者中,这类病种极少,仅有几例。在医院过去10年的数据资料库里,罹患AFP阳性胃癌的患者一共不到10个人,生存时间也都不长。相比普通胃癌,AFP阳性晚期胃癌的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对化疗不敏感。
张医生提到的这起典型医疗不良行为的主角,是一位50岁的卡车司机马某某。确诊时已经处于胃癌晚期,在北京始终没能住上院,回到老家青海,家乡医院认为已经失去治疗的意义,劝说放弃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卡车司机马某某的姐姐也患有同样的疾病——AFP阳性胃癌,上海的陆医生接诊后,开出化疗联合PD-1的治疗方案,且有一定治疗效果。本已经没有生存希望的马某某在姐姐的介绍下,再次找到了上海的陆医生。但这次,对姐姐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弟弟身上没有奏效,AFP持续升高。
上海的陆医生查找文献发现,参照普通胃癌治疗,效果很差。于是他建议马某某更改治疗方案——使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培美曲塞、安罗替尼、他莫昔芬等药。
正是这一方案,在日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北肿瘤科的一位医生表示,如果严格按照说明书,张医生的质疑是有道理的。但培美曲塞、安罗替尼对于胃癌的治疗,在国内外的文献中,是能找到临床使用依据的。在他的诊疗经验中,甚至见过几例肝转移的患者用过安罗替尼之后,肝转移完全消失。
另外,据了解,患者也并没有完全实施陆医生开出的方案,患者只实施了其中的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配了他莫西芬。陆医生表示:“患者家属又去问了别的医生后,就没有吃。”
如此看来,对于患有罕见的AFP阳性晚期胃癌的马某某,明知道标准治疗虽便宜但效果不好,且在有一部分非标准治疗成功案例的前提下,仍要循规蹈矩的是好医生?还是用昂贵的治疗搏一搏的是好医生?我想,每个患者甚至每个医生,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肿瘤治疗的困境,其不像做算术题,不一定都标准答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田艳涛打了一个比方,指南就像GPS定位一样,冲着你要的方向,给你去指引,但路上发不发生交通事故,前面是不是有一块石头,它是管不了的。还需要医生根据情况灵活来掌握。
这一事件,在晚期癌症病人群里也激起了热烈的讨论:一些晚期病人担心对于超适应症用药的限制,会让他们无药可用——那些常规用药,对他们已经无效了。一位乳腺癌晚期病人表示:“有些时候,指南外的方案,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是生的希望。”
互联网的诞生,举报或者批判别人变得非常便捷,也放大了人类的懒惰与愤怒情绪。
很多时候,几个脱口而出的轻飘飘的字眼,便有可能影响一个人或机构的收入、信誉、未来。
医生是一个行业壁垒很高的职业,即使同为医生,不是一个专业,也很难判断是非对错;即使同一专业的医生,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所以,我们很同意某些网友的观点:一要谨慎质疑,向别人发起攻击之前,要多方求证,证据齐全,杜绝不实的诬陷;二是,医学太复杂,有争议最好走司法程序,交给专业的鉴定机构评判。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