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声又起?国资委:推进通信等领域央企战略性重组
时至年中,又到总结展望时。国务院国资委17日召开了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视频会议,会议总结了2018年上半年工作,并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尤其在央企重组领域,提出了新思路。
会议指出,下半年要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符合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以拥有优势主业的企业为主导,打造新能源汽车、北斗产业、大型邮轮、工业互联网等协同发展平台,持续推动煤炭、钢铁、海工装备、环保等领域资产整合,加快推进免税业务、煤炭、码头等专业化整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重组整合为契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同时,大力化解过剩产能,成立中央企业煤炭资源优化整合专项基金,探索市场化专业化重组整合模式,稳步有序推进煤炭资源整合。
在重组之外,会议还提出,进一步增加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数量,拓展试点内容,赋予试点企业更多自主权。
组织实施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和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双百企业”一企一策制定完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率先打造一批治理结构科学完善、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升的国企改革尖兵。联合地方政府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改革试验,统筹施测、积极探路,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全面落地,打造国企国资改革区域标杆。
混改方面,国资委提出,下半年要稳妥推进2-3家央企集团层面实施股权多元化,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2018上半年,中央企业已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220户,通过资本市场引入社会资本超过880亿元。
很多人可能一看到“重组”两个字,首先想到的是合并。也难怪,这两年的确是国企合并的大潮。
重组当然不仅仅就只有合并。企业资产重组,是指企业改组时将原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合理划分和结构调整,经过合并、分立等方式,将企业资产和组织重新组合和设置。资产重组一般分为内部重组和外部重组。
内部重组,是指企业(或资产所有者)将其内部资产按优化组合的原则,进行的重新调整和配置,以期充分发挥现有资产的部分和整体效益,从而为经营者或所有者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这一重组过程中,仅是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资产配置发生变化,资产的所有权不发生转移,属于企业内部经营和管理行为,因此,不与他人产生任何法律关系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外部重组,是企业或企业之间通过资产的买卖(收购、兼并)、互换等形式,剥离不良资产、配置优良资产,使现有资产的效益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种形式的资产重组,企业买进或卖出部分资产、或者企业丧失独立主体资格,其实只是资产的所有权在不同的法律主体之间发生转移,因此,此种形式的资产转移的法律实质就是资产买卖。
而国资委年中工作会上关于央企重组的这段文字,也颇为熟悉:2018年3月1日的有关报道称,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日前撰文指出,要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这句话,包括特指的几个行业,都与本次会议完全一致。
所以,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合并传言,还是好好的工作吧。
又讯:继上周中国联通陆益民总经理调任中国通用集团总经理之后,三大运营商又将迎来重要人士变动。最新消息是:中国邮政总经理兼党组书记李国华调任中国联通任总经理,中国电信现任总经理刘爱力将调任中国邮政接任李国华。一系列的人士变动之后,究竟有何未知信息?尚不得而知。
管他呢!合与不合,毕竟对小兵来说,变化不大。
小手一抖,立马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