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 处于“极危”状态的勺嘴鹬
勺嘴鹬(yù)是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的极危(CR)物种。
极危意味着,如果现在还没有采取有效的保育措施,可能未来一二十年内,这个物种就要灭绝了。(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IUCN现在的等级在下调之前是濒危(EN),这个等级还要比勺嘴鹬低一个等级。)
勺嘴鹬(拉丁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为鹬科,勺嘴鹬属的鸟类,并与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被称为"闽江口三宝"。又名琵嘴鹬或匙嘴鹬,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基部宽厚而平扁,尖端扩大成铲状。脚黑色。起飞时作尖细的preep preep声,也发出尖厉的wheet声。 是一种小型的涉禽,仅在极少数的冻土层地带上繁殖,并在东南亚的湿地过冬。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在2007年的一次由国际鸟盟进行的统计中,勺嘴鹬的数目可约少于100对,因此IUCN红色名录将其保护现状由濒危提升到极危,是2007年内8种被提升到极危程度的鸟类的其中一种。勺嘴鹬在中国主要为旅鸟,部分为冬候鸟。春季于4~5月,秋季于9~10月迁经中国。
最近一次由国际鸟盟对其重要繁殖地──俄罗斯的楚科奇半岛的调查显示,现时全球仅余下少于100对。对比起1970年,仍有近2000到2800对,2000年数目下降至1000对,2005年仅余下少于400对,每年的个体数目均急速减少。如整体情况没有改善,勺嘴鹬将可能在未来数年踏上灭绝之路。研究认为它们数目急降的主因包括繁育生境及迁飞过程时中转站的破坏。其中位于韩国重要的一站──新万金防潮堤近40000公顷的大型填海计划所破坏。而每年亦有为数不少的勺嘴鹬在中转站当地被捕猎。此外,全球暖化导致它们特有的繁殖地──冻土层的减少也影响了它们可繁殖后代的机会。
现时其中转站当中受保护的地区包括中国的盐城、香港的米埔湿地及位于印度的卡利米尔角和奇尔瓦湖。一队专家研究团队在缅甸的其中两个海岸找到至少84头勺嘴鹬,表示当地是其重要的度冬区。国际鸟盟除密切注视该两片湿地外,并希望研究出勺嘴鹬过冬中转站的所有地点,以保护这种鸟类。
从2011年起,英国针对勺嘴鹬启动了紧急保护计划。由于将刚孵化出的幼鸟从俄罗斯运往英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2012年专家们决定直接将鸟蛋运往英国孵化。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在历时一周用直升机和飞机将第一批勺嘴鹬鸟蛋运至英国后几小时,第一只勺嘴鹬已经破壳而出,而且更多的雏鸟正在孵化之中。两年间共27尾幼鸟已从这中心中孵化。届时它们将具有生育能力,随时准备养育下一代;而窝中的卵被取走,会促使亲鸟们产下一窝新的卵,无形中其实也扩大了它们的种群。
种群数量
据国际鸟盟的调查显示,全球仅剩下少于200对。而在1970年,仍有近2000到2800对,2000年数目下降到1000对,2005年仅余下少于400对,每年的个体数目都在急速减少。国家研究认为它们数目急降的主因包括繁育地生态环境及迁飞过程时中转站的破坏。 国外专家在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对该鸟种的繁殖情况的调查,证实了它们正在面临灭绝的命运。除了因为迁徙途经地用途的改变和繁殖地的减少,在其繁殖地内,狐狸对幼鸟的捕猎和人类及其猎狗的干扰,也是导致勺嘴鹬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 国际鸟盟预计,如果整体情况没有改善,勺嘴鹬将可能在未来踏上灭绝之路。
保护等级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