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腊库胡同深藏明清宫蜡往事:专有“蜡匪”劫运蜡车

 腊库胡同最北端,宽度在1.5米左右。

腊库胡同是北京众多胡同中的一条,它位于景山公园东北侧,南北走向,全长426米,仅宽1.5米左右。这条胡同因为明清时期内务府曾在这里设“蜡库衙门”而得名。

自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皇宫的衣食住行都要由内务府各衙门负责。内务府设有蜡库、缎库、磁器库等供应库衙门。蜡库衙门主要是负责宫内的宫蜡供应,没有蜡库,皇宫内将一片漆黑。鉴于其重要性,蜡库衙门也是二十四衙门之一,共设有总管1人,司书2人,正式工人16人,接蜡兵役及杂役数十人。

当年,蜡库衙门所在的腊库胡同(原称“蜡库胡同”,后改称“腊库胡同”)分为南北两条胡同,南边的胡同用来收蜡,同时负责制作宫蜡,而制作完成后的宫蜡就存放在位于北边胡同的库房,每天按时供应皇城内使用,腊库胡同对面的铁匠营胡同则专门负责制作制蜡的模具。

宫蜡,顾名思义是专供宫廷里点燃照明用的蜡烛。既然是宫中所用,其原料与香蜡铺里卖的以及寺庙里用的都不同。一般的蜡烛是用蜡树籽即乌桕树籽轧成的蜡油制成;宫蜡中的白蜡则是用四川省特产的虫蜡炼制而成的。

虫蜡是一种名叫蜡虫的昆虫吐出的液体积累而成。蜡虫生长在四川建昌,然后把它养在位于四川嘉定的蜡树上,蜡虫吃蜡树叶子,然后吐出液体,即为虫蜡。由于建昌和嘉定两地相距很远,因此出现了专们贩运蜡虫的虫贩子。每年清明节后,这些商贩运载着大批食盐、纸张、布匹和烟草等建昌地区缺少的物资,到建昌换取蜡虫卵,然后将虫卵运至嘉定,卖给种植蜡树的蜡户。

在运输途中,不能让虫卵晒着太阳,因为一经日晒,蜡虫就会破卵而生,途中又没有蜡树叶子,如果蜡虫吃不到这些叶子,面临饿死。所以虫贩子换得虫卵后立即连夜运至嘉定,蜡户买到虫卵后,先置于阴暗处,待阳光正足时,将虫卵分散开来,放在蜡树叶上,一天的时间,蜡虫便破卵而出,类似蚕宝宝出生,蜡虫出生后两三个月便可吐蜡。蜡户将这些蜡积累起来,加工提炼成纯净白蜡,做成蜡坨,每坨10余斤,装在特制的木桶内,装好后加上木盖。木桶为上宽下窄的圆形桶,高2尺5寸,直径3尺,不加油饰。也有的蜡户不用蜡桶包装,他们把五六个蜡坨叠放在一起,用稻草裹好,外用木板夹起,再用草绳捆扎,这种包装叫蜡鞘。蜡桶和蜡鞘运到码头装船,再辗转运到北京。

因为是进献皇宫的贡蜡,地方很重视,四川省署衙门会派官员随船押运,确保万无一失。当然,也有少数蜡户自己用手推车运蜡,经旱路运至京城,这种车子叫蜡车子。四川贡蜡运到北京,在船只尚未到达前,地方来的押运官要先到内务府报到,并呈交所运贡蜡的清册,内务府立即通知蜡库衙门,准备派兵役接蜡。船到码头后,贡蜡即被装车运进城内。

而此时,运蜡车辆却不敢单独进城,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城内有一伙被称为“蜡匪”的地痞流氓,他们常常抢运送的蜡。而且他们抢运蜡车辆,有一个特点,不在郊区动手,偏要等蜡车进城后走到僻静小巷时,才包围哄抢。其实他们的目的很简单,他们并不是为了抢走贡蜡去出售,而是抢来贡蜡,以此要挟蜡库官兵,进而换取钱财。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蜡库的头目和匠役们是子孙世袭的,俗称“窝子差使”,这些人把差使当成自己的产业,他们靠蜡吃蜡、监守自盗,经常将库蜡存蜡坨打碎,藏在身上带出卖给药铺、颜料店、香蜡铺和油漆店,中饱私囊,因此个个都富得流油。而且库存蜡坨一向没有准确数字,入库时又按对折过秤入账,即100斤入账50斤,所以蜡库这帮官兵疯狂盗窃,每人每天偷蜡不下十斤。因此蜡库官兵成为蜡匪们“死磕”的目标,一旦蜡匪劫到贡蜡,既不出售,也不毁掉,而是向蜡库头目索要赎金;这些蜡库官役们为了向蜡库衙门交差,便找到双方都认识的地痞流氓从中说合,这种事叫“说票”,双方互提条件,谈妥后,由蜡库官兵和头目们将赎款交给说票人,说票人再将钱交给蜡匪后,就将贡蜡拉回来入库了事。

因此,为防止贡蜡被抢,蜡库头目往往会出大钱请镖局的镖师或武术行家协助接蜡。蜡匪们也不示弱,同样也请高手帮忙抢劫,双方经常发生械斗。

当时,除了四川的贡蜡,还有广东进贡的粤蜡,俗称黄蜡。广东贡蜡是经运河运至大通桥,进东便门,经前门、西长安街、府右街,进西安门再入库;四川贡蜡是进广安门,经宣武门、西单、西四,进西安门,再入库。因此,西安门的皇城根和西四丁字街一带,成了蜡库官兵和蜡匪械斗的“主战场”。可笑的是,双方混战时,在附近衙门站岗的官兵,不但不前去制止,反而便闭门不出,路上行人也站在一旁看热闹。等战斗结束了,站岗的官兵才出来看看有无伤亡,如果有伤亡,就会报告有关衙门。

这种事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以前经常发生,第二年9月,清政府设立了巡警部,这种场景就不常发生了。再之后,贡蜡也消失在历史中,只剩下腊库胡同诉说曾经的往事。(    刘永加  )

(0)

相关推荐

  •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赵英 ‖ 建昌第一大会——德昌虫会初探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 德昌古为邛都国地.汉兴置越巂郡,德昌为郡治邛都(今西昌)县地,朝代更替,隶属无定,元代至元年间始有德昌建置.后,或为路.为府,或为所.为镇,多依附西昌 ...

  • 北京藏在胡同深处的卤煮老店,老北京人开了36年,不好吃不要钱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积极吸收各地饮食文化精华,形成了兼收并蓄.格调高雅的北京菜和北京小吃.卤煮是北京一道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它是将火烧.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地道的北京人基本都知道卤煮 ...

  • 讲述北京|协和胡同6号小洋楼的百年传奇

    协和胡同位于东城区东南部,北起东堂子胡同,南至外交部街,东邻朝阳门南小街,属建国门街道办事处管辖.据<京师坊巷志稿>记载,清朝光绪时称叫"蝎了虎子"胡同,就是" ...

  • 北京銮庆胡同37号“葫芦院” / URBANUS都市实践 | 建筑学院

    项目北面是商业型胡同-西打磨厂步行街,南临居住型的銮庆胡同,是当时很适合居住的典型小四合院. △ 项目区位 △ 场地原状 房子已经损毁,屋顶.门窗也早已不见了,长出了两棵树,我们留住树木做成" ...

  • 北京这条胡同,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一次!刻骨铭心!

    来源:最爱大北京,ID:zadbj010.本文经授权转载. 有这样一条胡同,它是北京长度之最 它不是景点,人烟寥落 但它却是中国那段耻辱历史的见证者 是毛泽东心心念念想在北平解放时 让解放军必须经过的 ...

  • 【远方】北京《库木塔格》 作者:罗娜 主播:曲萍

    作者:罗娜 主播:曲萍 编辑:小鹿 库木塔格 走近这里 可以感受到一种镶嵌 一颗绿色的珍珠 被嵌入金色的沙浪 城内绿树环绕,鲜花盛开 周边金沙起伏 美不胜收 这就是库木塔格 离城市最近的沙漠 沙漠边缘 ...

  • 一尺大街是北京最短的胡同吗

      裤脚胡同现为陕西巷的一条过道 "胡同"是北京的特色,如果说城墙.城门构成了北京城的轮廓,那么纵横交错的一条条胡同则是这座城市的经络血脉,有了它们,北京城才是"活&qu ...

  • 北京三眼井胡同的历史文脉

    三眼井胡同东端的智珠寺大殿. 胡同东口有个精美的砖雕如意门.     京师大学堂教学楼 早听友人说起三眼井胡同已经整修一新,心中念念不忘,总想着去看一看. 提起三眼井胡同,很多人觉得陌生,毕竟北京的胡 ...

  • 北京“马大人胡同”的昔日沧桑

    育群胡同(马大人胡同)西口 胡同西侧的北京市第一六五中学,其前身为崇慈女中. 一六五中学早期校友绘制的学校示意图    育群胡同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早晨,北京东城马大人胡同西口儿,横停 ...

  • 民国时期,北京盘儿胡同翠峰庵里的尼姑们

    翠峰庵又名翠峰寺,是一座尼姑庵,位于北京西直门内的盘儿胡同.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由当时的司礼监掌事太监张敬斋所首创.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翠峰庵大约有房屋三十余间,同治年间,因这里空房多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