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0乱君不仁无道失民

题文诗:

乱国之君,务广其地,不务仁义,务高其位,

不务道德.释所以存,造所以亡.桀囚焦门,

而不能自,非其所行,而悔不杀,汤于夏台;

纣居宣室,不反其过,而悔不诛,文王羑里.

二君处,强大势位,修仁义道,汤武救罪,

之不给,何谋敢当.上乱,三光之明,

下失民心,虽微汤武,孰弗能夺.今不审其,

在己者而,反备于人,不求诸己,反求诸人,

,非一汤武,杀一人则,必有继者.

汤武所以,处小弱而,能以王者,以其有道;

桀纣所以,处强大,而见夺者,以其无道.

今不行人,之所以王,而反益己,之所以夺.

亡之道,不得不亡.武王克殷,欲筑宫于,

五行之山,周公曰否,太行固塞,险阻之地;

使我德覆,天下纳其,贡职者回;使我有施,

暴乱之行,则天下之,伐我难矣.所以,

三十六世,而不夺也.周公可谓,能持满矣.

【原文】

    故乱国之君,务广其地而不务仁义,务高其位而不务道德。是释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故桀囚于焦门,而不能自非其所行,而悔不杀汤于夏台;纣居于宣室,而不反其过,而悔不诛文王于羑里。二君处强大势位,修仁义之道,汤、武救罪之不给,何谋之敢当!若上乱三光之明,下失万民之心,虽微汤、武,孰弗能夺也!今不审其在己者,而反备之于人,天下非一汤、武也,杀一人,则必有继之者也。且汤、武之所以处小弱而能以王者,以其有道也;桀、纣之所以处强大而见夺者,以其无道也。今不行人之所以王者,而反益己之所以夺,是趋亡之道也。

    武王克殷,欲筑宫于五行之山,周公曰:“不可。夫五行之山,固塞险阻之地也。使我德能覆之,则天下纳其贡职者回也;使我有暴乱之行,则天下之伐我难矣。”此所以三十六世而不夺也。周公可谓能持满矣。

【译文】

所以乱国的国君只追求对领土的扩张而不谋求施行仁义,只追逐提高自己的权位而不谋求实施道德,这就是抛弃了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据而制造了国家走向灭亡的条件。所以到夏桀被关押在南巢时,还不能否定过去的所作所为,而只是后悔当初没有在夏台将汤杀死;殷纣王被围困在宣室,也不知道反省过去所做的坏事,而只是后悔没有将周文王杀死在羑里。假如这两位君王能处在势力强大之时,实施或遵循仁义之道,那么商汤、周武弥补自己的过错都来不及,哪还有功夫图谋什么!反之,如果上乱日月星辰的光明,下失民众之心,即使没有商汤、周武王,谁个不能夺取天下呢? 现在夏桀、殷纣王非但不审察自己身上的责任,还反而防备别人夺取天下。天下不是只有一个商汤和周武王,杀掉了商汤和周武王,还必有人接踵而起,继承他们的事业。况且商汤、周武王之所以处在弱下地位而最终称王于天下,是在于他们手中有道义。夏桀、殷纣王之所以处在强势地位而最终天下被人夺取,是在于他们无道。今天有人不效仿采纳前人之所以称王于天下的经验,反而变本加厉地增加可能导致自己灭亡的因素,这实际上是在走向灭亡。

     武王消灭殷王朝后,想在太行山上修建宫殿,周公马上说:“不可。这太行山区是固塞险阻之地,如果我们能够实施德政,那么天下各地来朝拜进贡的人就要走很多迂回曲折的路,不利于他们前来;如果我们实施暴政,那么就使讨伐我们的正义之师难以完成他们的使命。”这就是周王朝延续三十六代而不被侵夺的根本原因。而周公也真可谓是一个能正确处理盈满而不覆的人。

(0)

相关推荐

  • 《孙膑兵法》·见威王(2)

    以武学打开世界 [原  文] 孙子见威王,曰:"夫兵者,非士(1)恒势也.此先王之傅(2)道也.战不胜,所以在[存]亡国而继绝世也.战败,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3)也.是故兵者(4)不可不察.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2以禨祥明重仁袭恩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2以禨祥明重仁袭恩 题文诗: 相戏以刃,太祖軵肘,以刃相戏,必为过失, 过失相伤,其患必大,无涉血之,仇争忿斗, 以小事自,内于刑戮,愚不知忌,故因太祖, 以累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1圣籍鬼神立禁推类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1圣籍鬼神立禁推类 题文诗: 俯入城门,醉者为进,七尺之闺;超江淮为, 寻常之沟;酒浊其神.怯者夜见,立表为鬼; 见石为虎;惧掩其气.况遇天地,之怪物乎? 雌雄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0真情适度俭约恒虚

    题文诗: 事或欲之,适足失之;或欲避之,适足就之. 楚有乘船,遇大风者,波浪至而,自投于水. 非不贪生,而畏死也,惑于恐死,而反忘生. 人之嗜欲,亦犹此也.齐盗金者,当市繁时, 至掇而走,勒问其故,何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9为善简易法禁躁欲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9为善简易法禁躁欲 题文诗: 穆公出游,右服失马,岐山野人,得之屠食, 穆公告曰:食骏马肉,人必饮酒,遍饮而去. 处一年与,晋惠公者,为韩之战,围穆公车, 梁由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8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8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题文诗: 古善赏者,费少劝众;古善罚者,刑省奸禁; 古善予者,用约为德;古善取者,入多无怨. 赵襄子也,被围晋阳,罢围而赏,有功五人, 高赫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7见微知明观小知大

    题文诗: 物之相类,君所乱惑;嫌疑肖象,众所眩耀. 狠者刚愎,类知非知,愚者类仁,而非仁也, 戆者类勇,而非勇也.使人相去,若玉与石, 美之与恶,论人易矣.夫乱人者,芎藁本, 蛇床麋芜,此皆相似.剑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6任以人力自修以德

    题文诗: 是故君子,不责备人,方正非割,廉直非切, 博通非訾,能文能武,而不以责.求于一人, 任以人力,自修以德.责人以力,事易偿也; 自修道德,其难为也,难为行高,易偿求澹. 夫夏之璜,不能无考,明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5人有厚德无问小节

    题文诗: 人有厚德,无问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小故. 牛蹄之涔,鳝鲔不生,蜂之巢房,不容鹄卵; 小形不足,以包大体.夫人之情,莫不有短. 其大略是,虽有小过,不足为累;若大略非, 有闾里行,未足大举.夫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4不以小过掩其大美

    题文诗:誳寸伸尺,圣人为之;小枉大直,君子行之. 周公也有,杀弟之累;齐桓也有,争国之名; 然而周公,以义补缺;齐桓公也,以功灭丑, 而皆为贤.今以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 圣王贤相.目中有疵,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