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 Gastroenterology:定量宏基因组评估肝硬化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慢加急性肝衰竭与预后的关系

编译:依然,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使用定量宏基因组学方法研究了182例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变化。

结果显示,与健康者相比,肝硬化与基因数和宏基因组物种(MGS)的丰富度降低显著相关。丰富度的降低与疾病分期相关,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中尤为明显,即使后续给与抗生素治疗依然存在。ACLF表现为肠球菌(Enterococcus)和胃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sp)的显著升高,以及一些本地细菌的减少。

肝硬化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与还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Child-Pugh评分和器官衰竭相关,并与一些并发症, 特别是肝性脑病(HE)和感染相关。

功能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的菌群具有丰富的与产乙醇、GABA代谢和内毒素生物合成等相关的通路。本研究发现肝硬化伴随着肠道微生物群的显著变化,并与ACLF疾病的分期相关。肠道微生物的变化与肝硬化并发症、生存率及不良预后有关。

论文ID

原名:Alterations in gut microbiome in cirrhosis as assessed by quantitative metagenomics. relationship with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nd prognosis

译名:定量宏基因组评估肝硬化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慢加急性肝衰竭与预后的关系

期刊:Gastroenterology

IF:17.373

发表时间:2020.08

通讯作者:Stanislav Dusko Ehrlich &PereGinès

作者单位:巴塞罗那医院和巴黎萨克莱大学

实验设计

1 分别采集补偿性肝硬化、失代偿非ACLF、ACLF及健康者共四种类型受试者的粪便,使用离子质子测序仪对粪便菌群进行DNA文库构建和测序,并将微生物基因被分组成簇,定义为宏基因组物种(MGS)。
2 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包括丰度分析、相似性比较、物种分布分析、宏基因组分析和功能分析。
3 构建模型和验证:使用惩罚逻辑回归(PLR)建立了依据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预测三个月死亡率的模型,并构建训练集和测试集验证了模型的准确率。

结果

1 肝硬化不同阶段的肠道微生物组特征

宏基因组测序显示肝硬化患者中的基因数和MGS丰富度均显著降低(P < 0.001)。在所有疾病分型中,ACLF患者的丰富度最低,显著低于失代偿非ACLF患者(P < 0.001)。相比之下,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丰度最高,但仍然低于健康人体。有趣的是,失代偿的门诊病人与失代偿住院患者相比,具有更高的基因丰富度和MGS丰富度。这种丰富度的丧失与始终伴随着疾病进程,即使调整给与抗生素治疗后,病情仍然持续发展。(图1)

图1.上图:比较健康受试者(n = 75,绿色)和肝硬化患者的基因数(左)、宏基因组物种(右)丰富度,按疾病阶段:代偿性肝硬化(n = 24,栗色),失代偿门诊患者(n = 9,红色),失代偿非ACLF(n = 84,蓝色)和ACLF(n = 65,深蓝)。下图:比较同一分型组的基因(左)和MGS(右)的丰富度,依据接受抗生素(青绿色)或未接受(粉红色)治疗分类。

为进一步探讨微生物组与疾病分期的关系,分析了不同肝硬化阶段中显著不同的MGS。至少在两个比较组间有显著差异的MGS共有354个(图2),其中代偿非ACLF患者和ACLF患者相比有72个差异MGS。ACLF富集了大量的EnterococcusPeptostreptococcus,同时丢失了一些属于RoseburiaFirmicutes的细菌。进一步评估临床数据变量与MGS的关系发现,积极饮酒、HE史与利福昔明、诺氟沙星或乳果糖/乳酚治疗显著低于各自对应的MGS丰富度(补充图4-6)。

图2. 根据疾病的阶段显示肝硬化患者中差异富集的宏基因组种类。宏基因组物种成排排列;MGS鉴定,基因编号和分类(物种名称和属)在左图例。从白色(未检测到)到红色(最丰富)。在每个疾病阶段,按丰富度排序的个人(MGS均值)在列中。重要性Kruskal-Wallis检验(q值,FDR)在右边的图例中给出。疾病阶段为:Comp,补偿性;Decomp失代偿的门诊病人;AD,没有ACLF的失代偿住院患者;ACLF,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在所有患者中,一簇MGS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并与依据MELD、Child-Pugh评分和器官衰竭数量的评估结果一致,这表明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有很强的关联度 (图3)。与MELD得分相关性最强的MGS展示在补充图8中,其中3个 MGS(Enterococcusfaecium, Enterococcus faecalisMGSHomo Sapiens)与MELD呈正相关。276个MGS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表现为一些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的物种减少,如Clostridiales, FaecalibacteriumLachnoclostridium

图3.上图:热图显示了临床变量与肠道微生物组的斯皮尔曼相关性。选择了宏基因组物种至少与一个变量呈显著相关性(q <0.01,FDR校正)。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具有颜色编码相关性的系数矩阵(蓝色表示正相关而红色表示负相关)。下面板:在放大右侧集群中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宏基因组物种。FDR是表示为:.,q <0.1; *,q <0.05;**,q <0.01;***,q <0.001。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具有颜色编码相关性的矩阵(蓝色表示正相关,红色表示表示负相关)。

2 肠道微生物组与疾病进程的关系

在分析的171例肝硬化患者中,有34例(失代偿组7例,ACLF组27例)在3个月的随访中死亡,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的基因丰富度显著降低 (图4a)。在MGS水平上,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分别富集了7和132个MGS。值得注意的是,一些Enterococcus在死亡患者中尤为丰富。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发现,肠道菌群是一个很好的死亡率预测因子(AUROC 0.708),可用于预测三个月存活率。一些细菌的丰度与良好预后密切相关,特别是Paraprevotella clara, Bacteroidessalyersiae, Clostridium spRoseburia。相反,Enterococcus faecium,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and Ruminococcus lactaris 等是短期存活不良的预测因子(图4 b)。为了简化和提升3个月死亡率预测模型,采用分别基于微生物群落丰富度、MELD及两者融合的随机森林模型。不论是训练还是测试集,MELD的准确性均优于丰富度,且训练集的准确性要高于测试集(图4c和d)。单独利用丰富度对测试集进行预测的准确率很高,约为0.75,通过结合丰度度和MELD,还能显著提高准确率。

图4.上图(A)根据3个月生存者的宏基因组物种丰富度。(B)使用肠道微生物组预测3个月死亡率。红色,与3个月后存活状态相关;蓝色,与3个月后死亡的状态相关。宏基因组物种成排排列;左图例为MGS鉴定,种类名称和分类(属)在。下面板:根据100个随机森林模型预测3个月存活的精确度。单用MELD用红色表示,联合“ MELD”和“丰富度”用绿色表示,单用丰富度则用蓝色表示。根据模型训练结果分为80%的数据(C)和20%的数据进行模型测试(D)。

3 肠道微生物组功能分析

共有132个功能模块(FM) 至少存在于一个样本中。健康受试者与肝硬化患者之间有82个FM值呈现显著差异,其中34个FM在健康受试者中富集,48个FM在肝硬化患者中富集(图5)。肝硬化患者富集的通路有:乙醇产生,色氨酸降解(氨基酸降解),乳糖降解(碳水化合物降解)、糖酵解、GABA降解/代谢、内毒素生物合成、气体代谢、黏液降解、硝酸盐代谢、脂质降解及有机酸代谢。相比之下,肝硬化患者减少了的代谢途径有:抗氧化应激、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脂质降解及气体代谢(例如丁酸产生)。

图5. 对比健康受试者与肝硬化患者,在肝硬化患者中显著富集的功能模块(q <0.05,FDR校正)。

讨论

肠道微生物组可能受到治疗、遗传和个体因素的影响,它的低丰富度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老年患者和肥胖个体已有诸多报道。本研究使用宏基因组测序研究这类疾病,发现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物组的基因数和宏基因组丰富度显著降低,且此变化伴随着疾病发展,即从代偿到失代偿,再到ACLF,有一个明确的渐进过程。这其中可能的机制是随着肝病的发展,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丰度受到胆汁酸的影响而改变,此外一些外来因素,如饮酒也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而促进肝硬化发展的因素。同时,肠道菌群的改变和低基因数可能导致其功能的改变,由于这些功能是肠道维持稳定的关键因素,与肠道炎症,肠道屏障的破坏,微生物物质转移,全身及肝脏炎症紧密相关,因此都会促进该疾病的进展。值得注意的是,对使用或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的比较分析表明,肠道菌群的损伤不是由于抗生素治疗,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目前的研究在宏基因组水平上对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进行了更全面的分析,因此提供了ACLF患者的完整的特征肠宏基因组的变化。ACLF患者具有较高水平的EnterococcusPeptostreptococcus;相反,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Faecalibacterium, Ruminococcus, Eubacterium的水平较高。
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与肝硬化的某些并发症相关,特别是HE和细菌感染,这个疾病的复杂度最可能与肠肝轴的改变有关。有HE患者与无HE患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有HE患者富集了17种宏基因组物种,而无HE患者有66例富集。这些结果延伸了先前基于16S测序技术,针对复发HF患者的研究结果,并证实了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尤其是与体内氨氮蓄积相关的Streptococcus salivarius的丰度提高,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事实上,通过粪菌移植纠正肠道营养不良已被证实可以预防HE的复发。当前研究还发现,长期用利福昔明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抗生素治疗者的肠道微生物组有明显差异,其组成增加了8个与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降解和气体代谢相关的MGS。尽管差异可能部分是由于人体自身差异,但这些结果表明利福昔明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的功能。肠道微生物组在长期接受诺氟沙星治疗以预防SBP的患者,以及在通便治疗的患者中也有所不同。Child-Pugh和MELD评分是常用于评估肝硬化预后的两个指数,短期死亡的高风险与微生物组丰富度显著降低以及某些微生物,如Enterococcus faecium, StreptococcusthermophilesRuminococcus lactaris的上升有关。有趣的是,微生物组丰富度还提高了MELD的准确性。
宏基因组技术可以用来评估指示那些理论上可能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微生物组功能模块。与健康受试者比较,肝硬化患者中高度富集的、有潜在的致病性的途径包括内毒素的生物合成,乙醇的产生,氨基酸,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质降解,粘蛋白降解,硝酸盐代谢和GABA代谢。这与先前的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的硝酸盐和GABA的代谢会发生改变相符合。这些功能途径的改变可能代表了一种作用机制,即肠道微生物组的显著改变引起人体新陈代谢的变化,从而影响肝硬化的发展,最终诱导一些肝硬化临床症状的产生。当然对于该假设需要具体评估一些关键代谢途径和干预后的微生物组变化才能证实。对于现有的结果,仍然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值得讨论。首先,这是一个在三级转诊中心医院进行的单项研究,因此其结论是否可以推广到所有人尚不清楚。其次,许多患者,特别肝硬化代偿失调的患者在没有ACLF的情况下使用了可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然而,在接受治疗和未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发现的结果非常相似,即排除抗生素后,疾病阶段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大多数肝硬化患者因失代偿而住院治疗,无论是否患有ACLF,均会使用抗生素细菌感染,因此这也是这项研究的固有局限性。最后,尽管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非常明显,且与疾病分期相关,其是否在疾病并发症和死亡率中起致命作用仍然不清楚。要想确认此假设需进行包括大量患者在内的前瞻性研究,并专注于改善或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人类肝硬化表现在肠道微生物组的异常改变,包括基因数和宏基因组物种丰富度的大幅降低,及一些不寻常的肠道菌群富集。这种变化在ACLF患者中表现程度最深,其大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也大于肝硬化代偿患者。此外,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与疾病并发症和预后有关,尤其是HE和细菌感染以及短期预后。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还可能导致疾病进展加快和肝硬化生存率低。


你可能还喜欢

  1. 2019年度回顾 | 微生态环境微生物类微文大合辑

  2. 2019年度回顾 | 微生态人体/动物微生物类微文大合辑

  3. 2019年度回顾 | 技术贴合辑大放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