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值多少钱?_CG猎人问答系列第二弹

——  微资讯 · 微课程  ——

利用零碎时间,走上超神之路!


简介

今天是大年初一,CG猎人携各三维软件向CG界同仁拜年了。祝大家后面都能接到好项目,一稿过,尾款提前到,甲乙丙方等合作都非常愉快~
过完年又到了跳槽的旺季,很多同学也是在犹豫和选择,主要是心里没底,到底跳槽能否成功以及薪资待遇的问题。
前几天有是houdini之道师门群的同学咨询我这个问题,就是他现在在广州一家影视动画公司,已经工作3年以上了,公司主要做一些质量不是特别高的动画片,他自己可以使用maya和houdini做一些常用的特效,也会一些后期。快30了目前工资不到4000RMB,公司每年的给他的涨幅就几百元,他目前比较困惑,是否应该跳槽,如果跳槽他可以拿到多少工资?
那么这的核心问题就是 如何判定自己值多少钱?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综合的问题,既有自己的因素,也有行业的因素,还有市场的因素。相信不少准备跳槽的同学心里也没有底。小编这里也结合自身经历以及周围的一些朋友的经历来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声明:本文仅代表CG猎人个人观点,不代表绝对真理,如果有其他想法和建议,欢迎留言,大家一起探讨。

正文

 一 核心价值体现

我们先抛开不同公司,地方,市场的因素,简化的一下这个模型,你值多少钱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你创造了多少价值。直白地说:你拿多少工资=你为公司赚钱*收益百分比。收益百分比每家公司都不一样,但是肯定是小于100%的,理想状态下,如果能够达到50%那就是个非常难得好公司。你每月给公司创造了2万的利润(注意这里是指代刨除各种成本的纯收入),公司能给你1万的工资就已经非常高了。一般来说,收益百分比从10%-50%这个范围都有可能。
这里最核心的点就是你创造价值的基数,你每个月到底可以为公司赚多少钱?当然,作为基础员工是接触和了解不到了。只不过对于做技术而言,正常情况下,我们做的东西技术难度越高,质量越好,也就越值钱。所以可以等价于技术难度或者质量比上时间。就是我们所说的效率。

回到上面那位同学的情况,需要从下面两个因素去判定:
1.1代表自己的实力的作品展示。表现的是高度(质量的的高度)。这个是最常见的也是最直接的一个展示方面,但是还不完整。因为作品展示里面有很多干扰因素,比如很多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能完全代表自己的实力。即使里面某个镜头都是一个人solo的,但是还是会涉及到其他人的帮助和建议,包括总监,导演等修改意见等(这个与上一篇文章讨论的内容是一致的)另外一方面就是你用了多少时间来做这些作品呢?理论上来说,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花费很长时间去迭代,修改,打磨一个作品,花费几年时间迭代1000遍的一个镜头特效,结果可以做到非常唬人,但是没有实际的生产作用。所以这就引出下面的因素。
1.2工作效率,也就是实现同样效果你所需要的时间,或者单位时间里面你能做得多好。工作效率这个涉及到了非常多的因素,比如你使用的硬件以及对硬件的熟悉度,对软件的熟悉度,掌握方法多样性,经验,个人的工作习惯,对自己的了解和把控能力等等。这些很难直接可视化表达,大部分都需要通过对你日常工作的观察才能判定,所以为什么会有试用期。有很多人作品再炫酷,但是一试用就见光死。
虽然说效率很难直接体现,但是小编觉得有个比较不错的方法,就是每日一练。在给定的时间里面(有些还有给定其他限制条件,比如nodevember houdini挑战赛里面,只能用houdini内部数据,不能使用外部模型,贴图等任何外部数据,每天给定一个主题创作一个作品)。
在这种有限条件高压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就能看出这个人效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面你能做多少和多好的东西?一切不考虑时间成本的作品之间比较都是耍流氓。你用了半年时间做的效果去和人家一天做的效果比就很没意思了。
这也是我们在实际生产中CG技术人员需要时刻考虑的问题--效率。我们永远都在面临时间不够,费用不够的问题,包括weta digital这些世界级的大公司,现在也是越来越重视效率和抗压能力(因为制作时间越来越短,费用越来越低)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关于效率的培养小编个人有非常深刻的体会,生活中做任何事情我都会从效率出发。举个简单例子,看是简单的做饭,我都会很自然地考虑如何最快最好的实现。比如今年年夜饭,我1个人要做10种硬菜,只用一个锅,并且在晚上7点完成,同时又要避免菜凉了。矛盾点就在于我要在非常短的时间里面做好热菜。那我的思路就是把每个菜的步骤拆解出来,然后把同样步骤的放在一起,如何交互利用,比如需要油炸的可以先处理,这样可以避免经常热油倒油再热油浪费时间,倒了最后上菜的时候再复炸一次。而在油炸的时候我可以同步洗菜切菜准备配料等,然后最后上菜的时候先上一些又汤水的没那么容易冷的菜,最后上拔丝地瓜这些必须立刻吃的菜,同时还要兼顾吃饭的习惯。具体喜欢有非常多的排列组合。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例子,我都会潜意识里去计算效率,变成习惯之后一点都不会感觉累,是个很自然的事情。

二 附加价值体现

除了效率(质量/时间)外,你的价值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下:
2.1协作能力,这个是仅次于自身技术的价值,同时也是非常核心和关键的能力。包含了沟通,合作,分享,领导,管理等各种技术之外的综合能力。
2.2学习能力/潜力,也就是现在可能你不值那么多钱,但是你是潜力股。
2.3关系/资源,比如你可以给公司带来很多合作机会,或者你是自带流量的,可以给公司引进更多的人才等等。

三综合因素

3.1 细分行业,我们虽然都说是做CG,但是赚钱能力普遍来说:游戏>广告>影视,当然,里面还可以继续细分,比如游戏也分单机游戏,页游,手游,还有vr之类的新类型游戏;广告也分TVC级别还是普通网页电商,3C产品还是汽车类,影视类也分院线级别真人电影,动画电影,网大,电视剧等等,每个细分类型报价和收入差异都很大,即使是同一个类型,比如院线级电影,两部电影的报价都可以天差万别。如果你希望钱多,那么最开始在大类里就首选游戏类,否则你在影视里怎么努力都很难超过同等要求的游戏。有人选择影视也不是单纯为了钱,毕竟还有成就感或者梦想在。

游戏制作人员薪资集中在了6k-8k以及10k-15k之间。

3.2城市 这个是仅次于细分行业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决定了公司的分布和机会,另外一方面也决定了平均薪资水平,CG行业在全国部分是极不平均的。第一梯队,电影电视剧主要在北京,上海是广告和游戏,深圳主要是游戏和游戏CG,广州比较尴尬,可以说主要是广告和部分动画工厂。第二梯队后起之秀就是成都,杭州和武汉,基本上国内的CG公司,项目和人才都集中在这几个城市,但是工资待遇肯定是第一梯队大于第二梯队,比如成都的薪资就远远不如上海的。如果你是其他二三线城市,估计一方面机会更少(公司更少,项目也少),另外一方面工资待遇也低很多。其实这个从关注CG猎人粉丝的人口分布比例就知道了,比如西藏,青海,甘肃这些地方也就是百分之零点几的比例,也就是个位数。大部分粉丝都是分布北上广深的城市。
3.3公司之间的差异。这个是最值得探讨的地方,因为前面两个因素基本上大部分人都是没得选,很多人家都是已经定居在某个城市了,也不想转行业,所以主要就是换公司。公司间的差异的地方有非常的多,这里看重的就是公司是在发展还是在固守。如果一家公司是在不断发展的,生机勃勃的,那么即使现在工资不是很高,那么每年涨幅也不会小,最重要的是你是和公司一起上升的,也会接触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另外一类的是已经非常成熟的公司,这个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有点停滞不前甚至是收缩的公司,里面大部分都是老员工(老油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混日子,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都走了,即使新招进来的也很快离开。里面各种所谓的成熟的流程,条条框框,不愿意拥抱新技术和流程。这类公司即使现在工资比较高也不推荐了。其他行业可能还好,但是对于我们这种技术类的公司,不进则退。

四具体举例

上面说的都是一些普遍的规律和原理,当然人与人差异,公司差异都非常大,都会有很多反例和个例。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基于上面的原理具体去分析一下自身情况。比如小编在以前的公众号文章也分享过自己的经历。我是十年前入行的,地点广州,公司是一家开始衰败的影视公司(现在应该倒闭了),试用期工资是3500RMB(我刚从培训学校学了一年的影视动画),转正后是4000RMB(税前),只不过我是所谓的985/211大学毕业,而且我英语比较好(可以在去片场和老外导演和演员沟通)大概比其他员工可以多500RMB。所以当我听到现在这位同学现在还拿着我十年前刚入行的4000RMB的时候有点不可思议。现在4000RMB在广州,作为白领/技术人员来说,真的挺低的。
具体判定标准可以查看一下你所在城市的工资平均数以及中位数(这个更具有参考价值),我告诉你方法,只要能上网随便都能找到。
还有现在各种招聘网站和app,多去看看招聘信息,待遇和一些行业统计,都可以非常快地得到一个大概的信息。不过注意,不要被哪些培训机构的光给忽悠了,什么刚毕业月薪过万的。建议你直接去看真实的招聘信息,看看他们要求以及薪资待遇,自己做一个统计就知道你所在城市的平均设计师工资待遇了。
当然具体到了求职与面试等绝对可以再单独开一篇来讨论了~
回到我自身,我的收入涨幅也不是每年递增,后面跳槽回到之前的培训机构做老师,工资有浮动,但是整体涨幅不多。但是这对我关于准备课件,教学,带学生,对知识的研究有非常大的作用,对我逻辑思维的锻炼,思考问题的方法,对于底层知识的研究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形成的。后面去了一家科技公司,工资大概是6000RMB,已经是3年后的事情了,工资涨幅也不多,但是好处是我接触了游戏,接触了VR以及各种交互,开始学习编程,做开发,项目经理等工作,和intel,联想等大品牌合作,让我接触到除影视技术之外更多的东西的。直到我工作第7个年头,工资才涨到了破万。这7年对我自己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接触了各种不同的技术,不同的岗位,培养了一些综合能力。第八年,跳槽到一家大的互联网公司,年薪55万,到现在自己干,年薪也不低。我身边有不少和我有非常类似的成长经历,有现在的网易腾讯TA大佬,部门负责人,年薪也是50万+。其实大部分做技术的人如果上进的话,那么收入水平都不是线性增长,而是反抛物线的,当然也会有瓶颈,比如在大公司里面技术牛逼的人大部分都在50-100万这个级别,如果想上到500万这个级别,仅仅是靠技术的真是凤毛麟角。
我刚才说的技术不是说单一技术。单一技术的成长理想状态上是线性的,也就是说你靠单一技术是没办法实现收入是反抛物线的增长的。因为上文最早讨论了技术和收入基本上是直接关系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下面这张图,就是每天比进步是前一天的1.01倍,365天之后你就如何如何如何,这肯定鸡汤。
因为技能和知识的进步是做不到指数级别的(入门的时候可以,但是越到后面就越不可能)你能够每天固定进步一点,实现线性进步就已经非常牛逼了。但是为什么上进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到收入增量那么快呢,原因就不是单一技术的递增。比如说你美术能力很强,但是后面你把编程也学的不错,那么你的价值=美术能力X编程能力,或者即使是加法,也是1+1>2的价值,现在一个优秀的TA的价值和收入是大于拆分出来单独美术人员+编程人员的价值和收入。同理,你技术很好,同时你的管理能力也不错,这时候可以带一个团队去为公司赚钱,那么你的收益就是你自己的技术+整个团队收益的提成,也是远大于你单一技术的收益。回到小编自身,我不是全国houdini技术最牛的人。不过我有专研和学习方法,可以按有逻辑以及系统的方式作为课程讲解出来,这就是我的houdini技术+讲课经验得到的结果,houdini是一个各模块关联度很大的庞大的系统,案例教程比较好讲,毕竟是相互独立的,但是要把基础的内容按逻辑有先后顺序地深入浅出的讲解地区需要前期非常大量的准备。有些电影行业从业人员可能做了十几年的电影项目,很有经验,但是他的思维仅仅是停留在操作人员,从来没有从授课和学习层面思考,也导致了他们录制的课程比较混乱或者没办法从学生角度出发,踩不到重点。

五总结

5.1工资收入的核心个人因素是效率,也就是单位时间里面你可以给公司创造多少价值。对于CG技术人员,就是你工作的质量/技术与耗费的时间成本的比重。
5.2实际生产中,一切不讲究成本的效果都是耍流氓,都不现实。
5.3核心价值之外的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和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辅助价值。
5.4收入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你又要要求城市,行业,公司,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自己做好取舍。反过来来说,既然你更加看重其他因素,说明你对收入的也不是那么看重了。
5.5技术人员年轻的时候多选择成长性的公司,目标是为你自己成长积累更多的东西,特别是跨专业跨职能的事情。
5.6单一技术的成长能够实现线性就非常不错了,而要实现收入的非线性增长需要跨专业,多技术叠加或者跨专业协同,实现倍增产出。
5.7技术人员的薪酬涨幅是靠跳槽换公司才会有质量的飞跃的,如果你符合上诉的能力,那么就大胆跳槽吧。

重要信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