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五子汤的临床运 用(小儿肺炎咳喘)

组成: 葶苈子 3 g,牛蒡子、 炙橘红 、炒杏仁、莱菔 子各 6 g , 炙苏子、 川贝母各 4.5 g , 大枣( 去核) 5枚。
制用 法 :共研粗末 ( 不 研 亦 可 ) , 为 1岁小儿用 量, 每 日 1 剂 , 水煎取汁约 6 0 m L, 分 3次温服。
功效 :降气平喘 , 化痰止咳。
主治 :喘证。证见痰鸣、 喘咳、 腹胀。
葶苈五子汤开泄肺气,泻水逐痰。帮治顺以治痰为主,治痰以降气为先 , 肺气降,痰喘清,则喘咳为止。临床凡见患儿用药后,多腹胀减缓,大便较稀,次数增多,挟有风沫,或转矢气频数者。此即湿邪下行,浊气得降矣。与此风味,痰涎相应减少,喘咳明显好转,多数患儿转危为安。是以降肺气,利水湿,消腹胀,实为治痰、治咳之关键。
本汤药分三组。化痰组 :葶苈子 、莱菔子、川贝 子、化橘红;定喘组:葶苈子、牛蒡子、紫苏子、杏仁; 消胀组:莱菔子、紫苏子。临床运用时, 应围绕“ 痰”  字辨证施治 。
( 1 ) 痰热型:患儿内有郁热 , 或痰湿化热 、复感风寒,除主证痰鸣 、 喘咳、腹胀外,兼见发热,汗出、心率快,烦躁,大便干,舌苔黄,指纹紫暗。葶苈五子汤主 之。发热重者, 加苇根 、 连翘 ;痰粘稠者,如海浮石、  海蛤粉 ;小便黄者 , 加山栀 、竹叶。
( 2 ) 痰湿型:患儿体质肥胖 , 痰湿素盛 , 除主证痰 鸣、喘咳、 腹胀外 , 兼见纳呆、便溏,面部及下肢浮肿,舌苔白腻。葶苈五子汤加茯苓、薏苡仁、冬瓜仁主之。
( 3 ) 脑型 :本型多由痰热型发展而来 , 临床观察 ,  见患儿摇头( 正常玩耍除外 ) ,两 目朦胧 , 表情痛苦,  应急治之。若失治、 误治 , 翌 日即可 昏迷。摇 头一 证,临床意义颇大。多为 昏迷 , 症 见高热、 昏迷、 抽 搐 , 两 目天 吊。可予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 , 豁痰开 窍。紫雪、安宫功效大同小异 , 余临床用之 , 恒 以昏 迷程度为准。昏迷之前投紫雪 , 昏迷时服安宫。基投安宫过早 , 反会 引邪人 内 , 促使 昏迷 , 或加重 昏迷 。  安宫牛黄丸用量一般 1次半丸, 1天 2次, 鼻饲 , 若 过量凉甚, 小儿易发呆滞。若患儿体弱 , 昏迷。宜用 西洋参 3 g , 煎汤送服之,以助正气。此型患儿若痰 鸣 、 喘促 , 可同时服葶苈五子汤祛痰定喘。
小儿肺炎合并心衰,应按辨证施治投药。心率 过快属心经有热者 , 葶苈五子汤加清心泻火之山栀、  连翘、 麦冬 ,脉即可转缓。若痰鸣、 喘促, 脉数 , 多为 痰湿阻络 , 治宜利湿化痰,葶苈五子汤加利水渗湿之 薏苡仁 、 茯苓 、赤小豆治之。若体弱, 精神萎靡 , 四末 欠温 , 脉弱无力,可与生脉散或西洋参等同时服用。
病案:李 ×,男, 6个月 , 2 0 0 2年 l O月 7日初诊。
患儿于 2 0 0 2年10月 7日不慎外感风寒 , 痰鸣 、 气喘 咳嗽, 腹胀 , 夜寐不宁。舌苔 白腻 ,指纹紫红。中医辨证属痰湿阻络, 肺气不宣。治宜化痰利湿 、 宣肺消 胀。方用葶苈五子汤加味。葶苈子、 紫苏子 、 杏仁各 2 g ,化橘红 5 g , 莱菔 子、 川 I贝母、 牛蒡子 、 薏 苡仁 各 3 g , 大枣( 去核) 3枚。3剂,每 日 1剂,煎取汁 6 0 mL,分3次温服。
10月 1 0日二诊 :除咳嗽、 痰鸣外, 余症均有好 转 , 治当加强化痰利湿之品, 原方加冬瓜子 3 g , 茯苓 2 g ,续服 3剂。
10月 1 3日三诊 :早晨微喘 , 偶有痰鸣 , 余症 皆 瘥。为巩固治疗 , 继服 3剂 , 以善其后。
临床上,成人外感热病的喘症常以发热、 喘咳 为主症。由于其病机多为邪热郁肺, 肺失清肃。故多用麻杏石甘汤之类辛寒清解以平喘咳。小儿肺 炎则不然, 患儿的临床表现多以痰鸣漉漉, 喘促气 急, 腹胀为特征,发热则次之。通调腑气是降肺气,  利痰湿的一个重要方法。临床上 8 0 %以上的患儿都有腹胀这一症状, 说明腹胀不是一般的兼证。腹 胀与痰呜、 喘促、 甚至病情的轻重转机有着十分密 切的内在联系。如患儿病情严重,痰涎壅盛, 喘憋 气急, 面青唇绀等高度呼吸困难时, 腹胀也往往十 分严重;若腑气得通, 腹胀减轻时, 则痰鸣喘促很快得到缓解。
方中以葶苈子为主药, 性昧苦寒, 能降肺气, 泻 水逐痰, 兼走大肠, 使水湿痰气从大便而走。牛蒡子、 川贝母和化橘红能清化痰热, 使潴留在肺部气 管之稠粘痰液变稀, 不仅能缓解因痰热壅肺引起的 呼吸困难,且能使变稀之痰易予排出。莱菔子、 苏 子和杏仁均能下气消胀, 与上药同用, 使壅塞于肺 部的痰气部热从大肠排出。而小儿肺炎, 多发生于 1 岁以内患儿, 在其不会白行咯吐痰液的情况下,  困势利导, 使肺部痰湿从下而去, 实为小儿肺炎的独特治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