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dimir Martynov: Night in Galicia (豆瓣)

【转载】
【Vladimir Martynov的中文资料非常少。下面是阿姚找人翻译整理的一篇短小的介绍。

  Vladimir Martynov是俄罗斯作曲家,于1946年2月20日出生在莫斯科,以协奏曲、管弦乐、室内乐和合唱音乐而闻名。
  Vladimir Martynov是二战后出生的一代苏联作曲家的领袖人物,追求前卫方向。而在那时,这种风格是不为官方所接受的,会给作曲家的事业发展带来严厉的惩罚,但已经不像苏联早期那样有生命危险了。
  他从小学习钢琴,然后对作曲发生了兴趣。后来他被莫斯科音乐学院录取,跟Mezhlumov学习钢琴,跟Sidelnikov学习作曲。他于1971年毕业。
  他在最早的几部比较成熟的作品中使用了序列音(或十二音),比如说1966年的弦乐四重奏,1968年的双簧管和长笛的协奏曲,1971年的钢琴作品《易经》,1973年的小提琴奏鸣曲,以及1988年由基顿·克莱默(Gidon Kramer)和作曲家的合伙人Tatiania Grindenko一起演奏的为小提琴和室内乐队而作的Come in!
  他于1973年开始在斯克里亚宾博物馆电子音乐室工作。对于这个时代的苏联作曲家,这个工作室就像米兰的RIA电子音乐工作室、西德广播工作室和巴黎的ORTF工作室一样,是前卫作曲家们的聚会场所。索菲亚·古拜杜丽娜(Sofia Gubaidulina)、Sergei Nemtin、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和Edison Denisov都是那里的常客。
  Martynov在斯克里亚宾工作室帮助成立了一个摇滚团体,还专门为他们写作了一个摇滚歌剧,Seraphic Visions from St. Francis of Assis (1978).
  他是一名正式的音乐人类学家,研究高加索一带的国家——比如说塔吉克斯坦以及俄罗斯境内的各个民族的音乐。他也研究俄罗斯和西方中世纪音乐、宗教音乐史和音乐学。这在当时是可以被官方接受的研究领域,但这些也使他能够通过研究神学、哲学和宗教史来表达自己的宗教情感。
  他于70年代晚期开始研究早期的俄罗斯圣咏,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作曲家马肖(Machaut)、加布雷里(Gabriel)、伊萨克(Issac)、杜费(Dufay)和邓斯泰布尔(Dunstable)的音乐,并将他们的音乐编辑出版。同样在70年代晚期,他开始对在苏联开始发展起来的极简主义发生兴趣。这种乐风和美国式的充满了眩目的脉冲式的节奏不同,是一种静态的、充满了灵感的风格。圣咏那不受岁月影响的音质和文艺复兴复调音乐那种缺乏小节线的风格渗透进了他自己的极简主义作品中。
  在这个时候,他开始在圣谢尔盖三一神学院执教,并一直至今。80年代早期,为了工作上的稳定,有一段时间他几乎专门为教堂的服务写作音乐,后来才恢复写作极简主义的原创音乐。
  他主要作品之一是近一个小时的《遗腹作》(Opus Posthumum)(1993),是专为一种思想——一个人接触两次真理,第一次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叫,第二次是死亡前的挣扎,两次之间或多或少都不是真理——而作。他还创作了短得多的《Opus Prenatum》,以及为7架钢琴而作的《亚瑟王的十二次胜利》(1990)。
  苏联解体之后,他写了一些挺长的宗教主题的作品,比如《启示录》(Apocalypse,1991)、《耶利米哀歌》(Lamentations of Jeremiah,1992),《圣母颂歌》(Magnificat,1993),《圣母悼歌》(Stabat Mater,1994),以及《安魂曲》(Requiem,1998)。
        他的录音作品有Le Chant du Monde公司和莫斯科的Long Arms Records的《Les Saisons Russes》。伦敦爱乐乐团将在2009年春天为他的歌剧Vita Nuova举行全球首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