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宜舒肝健脾

今日雨水,雨水节气预示着降雨开始,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尔雅》曰:“天地之交而为泰。”天地和同,联手“酿造”雨水,所以春之水为泰。

《黄帝内经》讲,春天应当“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昔程颐从宋神宗春游,神宗折柳,程颐谏止,曰:“方春发生,不可无故摧拆。”折柳本无伤大雅,但恐伤了春天的生气,不合时宜。

雨水时节气温渐升,但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注意调畅肝脏、健脾利湿。

春天宜多吃蔬菜,少吃肉,既是对天地的养生之道,也是对自身健康的养生之道。蔬者,疏也。大部分蔬菜都有疏利气机的作用。春天要养阳,要养人的生发之气,前提就是人的气机要顺畅,要避免吃过于油腻和滋腻的食物。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过——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记》曰:“甘受和,白受采。”鲜即甘之所从出也。

雨水养生,要注意疏肝健脾。

新鲜混合的蔬菜

1、饮食“甘淡”,健脾祛湿

雨水节气,肝气旺盛,易克脾土。饮食上要“省酸增甘,以养脾”,同时多喝花茶、多吃清淡的食物,以舒肝祛湿。

日常饮食中应当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甘味食物的摄入量,以健运脾胃。

可以多吃些红枣、豆芽、豆苗、芡实、山药、胡萝卜、茼蒿、芹菜、丝瓜、柚子、甘蔗等甘味食物,同时可适当选用一些具有辛香气味的蔬菜、调料,如韭菜、葱、香菜、小茴香、陈皮等,既可以增加食品的美味,又可通过辛香之味醒脾疏肝。

对于湿气重的人,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进食生冷、肥腻和过甜的食物,可以适当进食一些能够健脾和胃、温中化湿的食材、调料等,如猴头菇、莲子、淮山药、生姜、小茴香、草果、桂皮、陈皮等。

对于肝气不舒,爱生气、发火或或者常郁郁不乐的人,可以选用玫瑰花、合欢花、茉莉花等泡水当茶饮,以芳香理气、舒缓肝郁。

2、多食粥以养脾胃

粥类素来有健脾利湿、养胃和胃的功效,《千金月令》曰:“正月宜食粥”,“雨水”前后服用养生粥对润和脾胃大有益处。粥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消化吸收,而且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春时宜食粥,有三方:

一曰地黄粥,以补虚。取地黄捣汁,待粥半熟,以下汁。复用棉包花椒50粒,生姜一片同煮,粥熟,去棉包,再下熟羊肾一具,碎切成条,如韭叶大,加少许食盐食之。

二曰防风粥,以去四肢风。取防风一大份,煎汤煮粥。

三曰紫苏粥,取紫苏炒微黄香,煎汤汁作粥。”

除以上三款粥以外,还可常食扁豆红枣粥、山药粥、栗子桂圆粥等。

雨水时早晚温差较大,春季多风,人体易出现皮肤脱皮、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此时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水分。

3、适当运动以健体

春天来了,阳气渐长,人应顺应大自然的气机,减少睡眠的时间,增加活动的时间。雨水节气早晚仍然较为寒冷,不宜做过于激烈的运动,避免因为中气消耗太过而导致肝气过剩。

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但是雨水节气运动养生应注意避寒防湿。

特别是老年人,晨练不宜过早,应该在气温较暖的白天,选择避风、干爽的地方进行。

运动形式最好选用较温和的散步、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动作柔和的健身操为主,运动量因人而异,以微汗出为度,切勿盲目攀比。

4、保持心态平和

肝主生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在五行中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春季阳气生发速度开始快于阴气,肝火也处在了上升的势头,需要适当地释放。生气发怒易让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导致各种肝病。因此,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力戒暴怒或心情忧郁。

5、配合按摩养生

春天到了,人们容易感到困倦、无精打采、迷迷糊糊,可以用拇指按揉内关、神门、三阴交这三个穴位,每天按揉5-10分钟,可起到安神定志、调整睡眠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