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据说是抄下来的:民间道医高手的临床笔记!
不能睡觉、消化不好、有疼痛、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等全部都出在肝上
鼻子是管消化的,往左边歪,肝有问题;往右边歪,肺有问题;正常的是很直的,是黄中有一点点的红,红中带点粉带点黄,看上去很秀气,一看就到底了。
在内眦只要是红出现,就是有热在上边,不管是肺热、心热,还是内热。内眦颜色深,一定是大小三阳、乙肝。
小白芨——主要治疗哮喘和支气管炎
所有心脏病都是肺有问题
寒包火——立秋之后,外面热,屋里空调冷,全身流黄水,口吐黄水(黄水来自肝胆)——大血藤,也叫大活血、红藤。用铁锅煮汤,喝上就好。
葛粉——专门解寒包火。
感冒、发烧、咳嗽、心脏病,立秋之后是肺受寒了,入冬之后是肾受寒了。葛粉吃了就好。
火包寒——大部分在北方。心火上升的阶段才有火包寒,不能用寒凉药,要寒热相交去治。
白血病小儿发高烧——金线吊葫芦——高烧不退——药捣后抹在乳头上——火包寒81页
早起练肺,晚上固肝肾。
肺癌基本上是在白眼球的上部,女人以右边为主。
胆结石——八月柞,也叫八月瓜,就是七叶木通、八叶木通的果子,产在甘孜州、凉山州和阿坝州。采摘时一定不要切,没晒干时也不可切,下午四点半钟以后采。采回来泡陈醋,米醋,是深颜色的米醋,不是白米的。木通安擦脸上黄褐斑、妊娠斑、雀斑、蝴蝶斑的那个药是要用白米醋擦的。500克干品可以泡15斤到20斤的陈醋,或深颜色的米醋,不是白米醋。每天喝三两,早晨一两,中午一两,晚上一两,不用喝够一个月一点都没有了。
乳腺肿块——乳肿增生、小叶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癌没破溃之前。以三七为主,七叶一枝花为辅。七叶一枝花要云南的黑皮的。还有猫爪草、石莲子200G,要黑皮的石莲子,生熟要对半。
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稠——三七500克,丹参1000克,丹参一定要野生的。山楂1500克,用生的。决明子50克,要炒一下,小火蹦起来就行。这个方对于65岁以上身体虚弱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稠,特别是老年人,又瘦又小的那种高血压特别管用。十天到十五天就差不多了。
脑出血——三七打成粉,用黄酒,一定要用绍兴的和宜兴的,哪个牌子都可以。调一点,往嘴里顺。
脑出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稠——以三七为主,配重楼,重楼就是七叶一枝花,必须云南产的,六年以上的。穿山甲等
痛风——发作时用。第一天晚上AO好,早晨的五点,一分钟都不能差,你喝它,五点半到六点十分,你拉出来的全是稀屎和黑屎,就是膀胱经和肝经里面的瘀血全出来了。这个药吃两天的早晨,一副药AO两遍吃两天的早晨,后边的七天用补药,就彻底去根了。
牛皮癣——不管哪一种,包括无名癣
白癫风——如果在身上,用碘酒涂上去,用针一扎就好了
痒——鸽子粪是治痒的。痒,如果是老年人就要补。凉山的黄水乡黑龙潭上面有种药,土名叫金茹草,不是书中的那种金茹草,这个金茹草长的是一棵树,上面结的果子是黑的。它单方就治性病,治痒。
口腔溃疡也是虚证,还要补,不要清热解毒。
糖尿病——要注意热证和寒证和春夏秋冬四季发作的时机。上热它主要是心肺。糖尿病是分两样,一个是热证,一个是寒证,热证它没有疼痛,热证主要以心肺。如果寒证,以补虚为主。糖尿病大部分还是心火比较重一些,就是心肺这方面问题比较多一些。
血糖高——金刚藤20克,穿心莲、金银花藤、甘草打粉。穿心莲能直接把心血管的气火通出来。
颈椎、腰椎问题——用建中汤加减。有桂枝的药必须要有牛膝;有当归一定要有黄芪;有淫羊藿必须要有山药。治颈椎疼,要加羌活。治颈椎疼和腰椎痛,加独活,羌活,建中汤基本上就可以了。强直性脊柱炎也是这么治的。
葛粉——作用太好了,男女老幼皆宜,不管风寒在表在里,不管血中是寒还是寒中的热,都可以。要立冬之后采,立冬这一天开始才能采,之后两个月内采它。特别对老年人的虚证,由于风寒,总是在表的这么总是在出汗,小孩子消化不好,发烧都可以。女人的问题,包括经血不好、睡眠不好、腰酸腿痛,脸色不好,筋骨疼痛也都在肝上的。葛粉可解男人的酒毒、酒寒非常好。如果大便不好,就要把它冲得稀一点。用温水把它调开,调开之后用冷水加三分之一,热水三分之二,这样调出来就比较稀。这样喝下去,大便很好,包括手脚发凉、脸色不好。大便非常不成形、有午夜便(五更便)的,你要把它冲稠,冲得很干很干,吃完马上成形。
葛粉老少皆宜,特别小孩经常发烧的、消化不好的、睡眠不好的,就给他喝点,可以加点糖。
糖尿病的可加点冰糖,就喝葛粉就可以,糖尿病基本都是血中有毒了,再就是心火集结。
葛根和黄精配用。糖尿病的不能少了这两样药。葛根解血中的热毒,黄精解血中的寒毒。
黄精——大便非常希不成形。吃黄精,一天吃十几克就行,直接吃。
肝病——治肝病就鸡骨草,它是治乙肝大小三阳必须要有的。
乙肝大小三阳——何首乌100克,五味子80克,鸡骨草20克,半枝莲20克,叶下珠30克,绣花针30克,野生黄栀子根20克,有黄加田基黄。打粉。治这个病不能吃有血的东西,最好是不喝酒不抽烟,晚上一定要在十点之前睡觉。地区不同,药方会有所调整,如东南亚加点凉药化热之类;北方加大青根(板蓝根)。肝病问题,还可以再加一些东西,如虎杖。
虎杖和栀子根加到一起,治所有大便不好的。除老年性底气虚的不行。
气误弱了,一百个老人,九十九个大便干燥。
黄芪赤风汤——炙黄芪、赤芍、防风。一般的都是受风的多,受寒的多,就加这几味药,不管你开什么药,把黄芪赤风汤注意加上去。黄芪最少要用30克。
生黄芪发汗固表;灸黄芪温中补气;赤勺有发散的能力;防风,一切吃的什么东西不正的地方,它能往外消。
九蒸九晒黄精——可代替人参。蒸一回晒了,把这个元髓它晒差不多再泡,再蒸一回,蒸了再晒,有三回也可以。黄精比什么补得都快,比吃人参都补得快。
气机是人体的生理,正常状态人体的也是怎么走的。
病机是中医的病理,有了病机才有了那些症状。
大多数的病实际上是中下焦两个部分不足了。中医的精是下焦,中医的也是中焦。中下焦的也很够,上焦才会有气。
气是应该往里走的。只有当里面气足的时候,它才会往外走。
感冒,如果打喷嚏、流鼻涕,这个病是向外的,这是顺。
发麻诊——输液、吃大剂量清热药或抗生素,容易麻毒内陷。要用温热的药,补阳的药来治这个病。
其实小孩子生病,至少有一多半是他的身体在调节适应,他在生长,成长发育,他在改革,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要是顺着治就没有关系。
当你打坐到一定时候,下焦气够了,中焦气够了,然后全身气够了,它开始重新循环,重新循环以后,原来有病的地方它才开始反应。
病有两种,第一种病是从外越来越往里面走。很多时候,你没有病或没有症状或病后你用一些方法,不管是用中医西医,把它盖住了,症状是控制了,但可能是它在往里边走,此为逆。第二种是虽然不舒服,但实际是里面的病往外排,此为顺。
下焦应该是处在一个合的状态。中焦是开、合。上焦以开为主。
下焦收得住——1、睡得着。2、不起夜。3、大便不稀。4、手脚是热的。
大便代表中焦;小便代表下焦;手脚冷说明气不能达于四末;睡不着是阴阳不调。
不管有什么病,第一考虑的不是邪气,更重要的是,是不是中下焦的气不够了,使得某个分部不流通了?
有的病,特别是小孩子的病,某些时候病气在表面这一层,然后人体有一些力量在开,不需要用太大的力量去治疗。但去医院输液、抗生素、很重的药、清热药、解毒药把它压住,一压住以后,邪气就停在这里了。而且在压的过程中,它会把中焦和下焦破坏,邪气就往里边走。这些药物实际上非常危险
真正的心脏病,其实是肾虚病。肾气不足,中气不足,肺气也不足了。心脏真正出问题的时候,你的皮肤、肌肉肯定都是风寒湿邪气,而且这还是轻的,肯定水肿,不光表面水肿,里面也都水肿。因为中焦气没有了。
胃病其实就是中气虚。
稳住身体的几方面,给人体一段时间,所有的病,它只要能活三个月到半年,而且在一个正常的格局上运转一段时间,他的身体就有可能把它所有的病都治好。
稳住——1、不迷糊,不要求清晰,但要不迷糊;2、能吃,这是中焦;3、能睡,这是下焦。4、大小便。大便代表中焦气,小便代表下焦的气;5、出汗正常;6、月经正常。
如果是神的问题,把神定下来,病就好了。如大家庭聚会或抱孩子回老家,小孩子低烧、拉肚子、没胃口、喉咙痛、流鼻涕还咳嗽、不能睡觉、不爱吃东西,看起来是中焦的问题。但亲友每个人都摸他一把,就把他的神气给搞乱了,这个小孩子得的是神病。可用《神农本草经》里的几个药,这些药很安全。
治神的问题——茯苓10-20、生龙骨10-30(大人30)、白人参0。5克。开水一泡就可以。不管大人小孩子都可以。对小孩子那种晚上睡觉不敢一个人睡,或者容易哭的也行。
下焦不足——肌肉懈掉,皮肤干干的,发黑。只要皮肤干就是下焦不足。从望诊上说,第一脸干掉了,第二特别的黑,特别的紧,第三脸有水肿或腿有水肿,下焦肯定虚。
吓着——朱茯苓(朱砂拌的茯苓)、代赭石、人参、沉香,还有木香,如果被吓到,不爱吃东西,吃一般的消食药、保和丸、健脾丸没效果,可以放一点点木香,对做噩梦的,木香效果也好。附子。136页
《神农本草经》上品药,久服轻身延年;中品药,治疗寒热温凉虚实;下品药杀毒、祛邪。
建中汤是一些补下焦补气血的药,像菟丝子、女贞子、巴戟天、锁阳这一类药,还有桂枝、黄芪、当归,都是补中焦和下焦的。还有一些流通药,所以当中焦下焦有了以后很多问题都能处理,这样一个咱子,慢慢再加上这些香,就解决了。
太阳属火,月亮属水,星星属土,蓝天属木,银河属金。
上焦从心口以上包括手;下焦,肚脐包括肚子、腿、下边属下焦;
养老——扎这个神神经经的东西。
五虎群羊针——疮包。四角一扎,再用些消积的药。
心脏病——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妇女在下部的话,少腹逐瘀汤
食物中毒、外面中毒——手指和缝扎出血马上就好。弄一些姜汤蒜汤辣子喝了一出汗,喝了一大碗面汤就好。可吃王清任的人参解毒汤
不管什么病不怕疼,但怕痒,痒就是有毒性。一掐出血毒性马上就出来了。
文源:医品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