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科学路 | 金善宝:育种为民食 科研百岁春
科学研究,需要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他是我国小麦科学研究的先驱,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知行合一、坚定追求科学之路的赤子丹心和坚强意志,给我们留下了无价的成果遗产和精神财富,他就是我国著名农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善宝。
金善宝是我国小麦科学研究的奠基人,培养了几代农业教育、科研和生产管理人才。早期育成的“南大2419”“矮立多”等小麦优良品种,最大年种植面积达467 万多公顷;发现并定名了我国独有的普通小麦亚种——云南小麦。其主编的《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等专著,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作物科学,特别是小麦科学的发展与成就。《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曾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其论文汇编为《金善宝文集》。2009 年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 周年“三农” 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金善宝自幼聪慧,6岁开始便在父亲的私塾里读书,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13岁那年父亲病逝,私塾停办。金善宝常在读书之余帮母亲上山采桑养蚕,直到上中学,每年寒暑假几乎都与母亲在桑园竹园里劳动。劳动不仅锻炼了金善宝的体魄,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不仅体会到旧社会农民的疾苦,也痛感中国农业生产的落后。
1928年,金善宝到杭州劳农学院(后改为浙江农业大学,现并入浙江大学)任教。1930年应考录取,出国留学,先于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学习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课程,一年后转入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学习细胞学、土壤微生物学等课程,同时参加作物育种工作。他到美国留学的目的,是要亲自了解国外的农作物育种方法、理论,掌握实际操作技术。他最大的愿望是能以自己的学识,为发展祖国农业作贡献,为提高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而献身。1932年初,金善宝毅然离开美国,登上了返回祖国的航船。
归国后,无数个夜晚他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他先后在杭州浙江大学农学院和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一面从事教学,一面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工作。金善宝和他的助手们克服种种生活、工作条件的困难,从790多个县中广泛搜集我国各地的小麦品种材料,并选出了一批优良的地方小麦品种,起到了增产作用。
为了改变我国小麦研究、教学和生产上文献资料缺乏的状况,金善宝根据中国小麦生产的现状,总结生产实践的经验,吸收古今中外小麦栽培的知识,于1934年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小麦专论《实用小麦论》,连同早在1928年发表的《中国小麦分类之初步》和1943年发表的《中国小麦区域》等,成为我国小麦研究、教学和生产的重要文献,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
在举世瞩目的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金善宝和在渝的几位进步教授一起,被邀请到嘉陵江边的张治中公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亲切地会见了他们。这次难忘的会见,使他从黎明前的黑暗中看到了光明,更加坚信一个崭新的中国一定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1946年3月,金善宝随中央大学由重庆又迁回南京,继续任教授。1948年解放战争期间,大江南北形势动乱,台湾台中农学院聘他去任教,他断然谢绝,而应荣毅仁先生之聘赴无锡江南大学农学院任农艺系教授兼主任。
南京解放后,金善宝应邀来北京出席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座谈会。会后,国务院组织与会的40多位代表前往东北三省参观。正当在哈尔滨参观时,国务院任命金善宝为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1950年11月,国务院任命他兼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1952年,国务院又任命他兼南京市副市长。
从1973年起,金善宝和助手们针对黄淮海地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始了培育耐迟播、抗病性强、稳产、高产、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的工作。金善宝带领一批科学家,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培育出中7606、中7902小麦新品种,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金善宝不仅严于治学,还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的弟子们或在我国农业科学和教育事业中承担着重要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或在农业管理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其中获得研究员、教授者不胜枚举,还有的已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由于金善宝精深的造诣和卓越的学术贡献而蜚声海内外,早在1957年,就被授予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1986年10月14日,我国时任农业部部长何康受美国农业服务基金会主席恩斯明格(M.E.Ensminger)博士的委托,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仪式,将刻有“美国农业服务基金会永久荣誉会员”的金奖牌授予金善宝,以表彰他对农业科学事业作出的贡献。
1997年,金善宝院士与世长辞,享年102岁。“育种为民食,科研百岁春”,这或许是对先生最好的写照吧。
◎来源 | 中国农业科学院人事局(节选)
今年适逢,中国科协决定2021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党领导下的中国科学家”主题展览,讲述200多位科学家的故事,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科学大观园》编辑部为此设立了“红色科学路”专栏,每周为读者推出与展览主题相关的文章、图片等内容,在为展览做宣传的同时,也将有限的线下展览空间无法呈现出的内容在线上进行展示。
来源:转自微信公众号“科学大观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