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并则无血   血并则无气

《素问·调经论》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

何者为有,何者为无?《道德经》曰:有无相生,大象无形。
 “有”与“无”如同阴阳,两者相对,却相 反相成,互为消长,相互依赖而存在,却不 能互相取代。可见,自然界没有绝对的有, 亦没有绝对的无。 
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内经》中虚实有两种含义。
一是以邪正盛衰论虚实。《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 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指出实证的主要特征为邪气亢盛, 而虚证的主要特征为正气虚弱。也就是说,在疾病过程中, 正与邪相争,邪气亢盛,正亦可与之抗争,反应激烈,属实 证;而正气虚弱,邪气亦不甚亢盛,两者相搏并不激烈,则 属虚证。
二是以气血分布状态论虚实。这一观点认为人之生理是“阴 阳匀平”,气血和调,一旦气血逆乱,发生并聚和分离时, 便会产生“血之所并为气虚,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与气 相并,则为实”;“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的病理状态。显 然,只要发生气或血并聚于某处,该处即可产生实的病机; 反之,血或者气离散于某处,该处就会产生虚的病机,故曰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 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清·张志聪解释道:“血气者,阴阳也。阴阳 者,皮肤气分为阳,经脉血分为阴,表为阳, 里为阴,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气 乱于卫者,血并于气也。血逆于经者,气并 于血也。血并于气,则血离其居;气并于血, 则气离其居矣。血离其居则血虚而气实,气 离其居则气虚而血实,故曰一实一虚,盖有 者为实,无者为虚也。 ” 
由上得到启发,知因外感、内伤或其他原因,导致气 血运行失调,不循常道而发生逆乱,产生血虚气实或 气虚血实的病理情况。气属阳,血属阴,阴阳即部位 之上下内外,气主外,血主内。并,大多数医家解释 为“合并,引申为偏聚、偏盛”,倾,即为不平衡, 以此读来,确实颇有理。如: “血并于阴,气并于阳”。阴、阳即部位之内外。气 主外,血主内。血并于阴则阴盛,气并于阳则阳亢。 无论阴盛或阳亢均可产生诸如惊狂之类的神志障碍。 “血并于阳,气并于阴”:血本主内而并于外,并于 外则里阴不足;气本主外而并于内,并于内则表阳不 足而阳盛于里,故均可导致内热(炅中)。
 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 。“气并则无血”,即血并于气,血离开 阴位(内、下)聚于气位(外,上), 则血离开其位为血虚,血并于气位而气 实。所以,“气并则无血”表现为血虚 气实。“血并则无气”,即气并于血, 气离开阳位聚于血位,则气离开其位为 气虚,气并于血位而血实,所以,“血 并则无气”表现为气虚血实。 “血与气相失,故为虚也”,上文已 说过,有与无不是绝对的,虚与实 更是相对的,有虚就有实,有实便 有虚,只不过关注的侧重点不同罢 了。
再看 “血与气并” :“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 则为实焉。”“孙脉居外,络脉居 中,经脉居内,络脉与孙脉之血气, 俱输于经,是血与气并,谓血与气 并与经也,皆并于经,则为实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