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名(一):村、庄、屯、堡、寨、窝棚、牛录
村落是人工建筑物。村落名称不仅是各个村落的代号和彼此区别的标志,而且许多村名清楚地反映出村落所在地自然环境或者村落出现的时间、原因及发展特点等等。村落通名主要有:村、庄、屯、堡、寨。
村:沈阳以村命名者较为常见。“村”字古作“邨”,《说文》解释为“地名”,意为聚落名称用字。陶潜《桃花源记》中记载“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陆游更有“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名句。沈阳地区早在辽代,在皇姑区塔湾的无垢净光舍利塔石函中就有“维南赡部洲大契丹国辽东沈州西北丰稔村东,重熙十三年岁次甲申四月……”。这个辽代的丰稔村是目前沈阳地区已知最早村落。以村为专名的地名,现在也较为常见。
庄:“庄”字表地名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村庄,指建在山林田野间的住宅。姚合在《原上新居》中有“邻富鸡长住,庄贫客渐稀。”二是指庄园,皇室、官僚、地主等在乡下占据的大片土地及其建筑物。《杜工部草堂诗笺》中有“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沈阳称为庄字的地名不算很多,据民国六年《沈阳县志》记载有:白云庄、太平庄、洪家庄、三里庄、宛庄子、新庄、马庄子。较有特点分布在昭陵(北陵)周围。在昭陵周围设立了一些与“陵务”有关的村庄。村庄中居住的多是一些陵户,这些村庄被称为官庄、皇庄,所耕种的土地被称为旗地。
屯:“屯”有聚集、驻扎的意思。屯字在地名上讲是因屯垦、屯田而形成的屯聚村落。例如“军屯”、“屯垦”之屯,就是建有一圈防御性围墙的寨子,以后演变为村落。屯子在东北建于汉代,是朝廷为戍边而屯垦的行为,到了明代有土著之民编为里,迁发之民编为屯之说。平时,戍守的士兵在戍守之地从事农业生产,减轻朝廷负担,战时可履行战事的职责,所以很多沈阳地区出现了很多军屯和民屯。比如有,曹总屯、马总屯。随着字义的演变,“村亦呼为屯”。尤其是顺治年间,清政府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后,山东、河北移民陆续来沈。沈阳地区出现了大量带屯字的地名,如皇桂屯、小含屯、大方士屯、小方士屯、安民屯等村落。这些村子的居民主要是汉族,但却都是满洲旗主的佃农。据民国六年《沈阳县志》记载很多屯字地名如:李官屯、黑牛屯、王士屯、乌民屯、弓匠屯、铁匠屯、姚千户屯、刘千户屯、英守屯、柳匠屯、陈相屯、富家屯、兴隆屯、吴家屯、宝相屯、蔡家屯、苏家屯、吉祥屯、金家屯、高力屯、乱木屯、羊安屯、秀匠屯、丁香屯、达连屯、范家屯、七家屯、杨士屯、江米屯、曹家屯、胭粉屯、烤猪屯、必官屯、后路官屯、木苏屯、郎士屯、王指挥屯、大辛屯、裴家屯、孟家屯、六王屯、雍家屯、洋连屯、黑牛屯、旺宝屯、新屯、柳岗屯、朱二屯、文官屯、牤牛屯、小心屯、郭三屯、旺官屯、旺牛屯、造化屯、道义屯、韩英屯、田伊屯、上小屯、包道屯、正良屯、西拉拉屯、李相屯、高士屯、田家屯、刘尔屯、靠山屯、三宝屯、大夫屯、肥牛屯、榆树屯、金家屯、毛君屯等。
堡:堡、墩、台缘于明代辽东边墙设置的军事戍守机构和设施,有两层含义一为土筑的小城,二读作“铺”,义为驿站。明代在沈阳地区修建起了辽东边墙,有“十里一堡、五里一台”之说。如在清代乾隆年间《盛京通志》中记载沈阳老地名,章义城(现彰驿镇)、净烟堡(即明静远堡,现马三家镇静安堡)。据1622年的满文档案记载,其中镶红旗负责管辖沈阳、蒲河、平虏堡、十方寺、上榆林、静远堡、武靖营、长宁堡、会安堡、虎皮驿、长永堡、长胜堡十二城,这里的地名都与如今有变化,如平虏堡(今平罗堡)、静远堡(今静安堡)、上榆林(今尚义林)、长永堡(今高花堡)。此后,这一带又曾换由两蓝旗驻守。天命九年(1624)初,努尔哈赤和还曾到彰驿站围猎,并在此设宴款待从蒙古带领部众前来的驸马恩格德尔和前往迎接的八旗诸贝勒,并入彰驿站城居住,此后又让恩格德尔驸马在平罗堡一带定居,驸马、公主去世后,也安葬在平罗乡上蒲河村。再如,保合堡、平安堡是明代今皇姑地区出现的两座军堡。按当时的规定,军堡亦建有周长一华里左右的军城,城内由军士驻守,其家属则在城外形成村落并从事屯垦。军堡有军士百余人,其毗邻的军屯户数也已近百。明代的保合堡、平安堡现已遗迹难觅,但却与当时的太平庄及塔湾湾的数座军屯村庄构成了今皇姑区域的主体。据民国六年《沈阳县志》记载有:苏家堡、文成堡、白塔堡、韩城堡、张当堡、仁而堡、佟罗堡、天赐堡、王纲堡、沙河堡、浑河堡、狼家堡、红菱堡、林盛堡、达子堡、弓匠堡、吴良堡、祝三堡、李达堡、大挨金堡、侯家堡、张家堡、十里堡、泥沟堡、陵堡子、金胜堡、李七堡子等等。
寨:有防守用的栅栏,旧时驻兵的营地,村庄等释义。寨字有很强的军事含义。据民国六年《沈阳县志》记载就有:三家寨、白清寨、杨城寨、国公寨、施家寨、孙家寨、大长王寨、高八十寨、小高八十寨、李家寨、东渔樵寨、王其寨、王宝什寨、娘娘寨、李二十寨等。以白清寨为例,它南与本溪市的张其寨接壤,东与抚顺市的海浪寨毗邻,素有三市三寨之称。由于其地理位置险要,也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据史载,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6年),唐朝名将薛礼率兵与高句丽作战时,曾在今青龙山南麓,沙河北岸扎下营寨,并攻占了金鸡凤凰岭,雄踞三疆界,控制了沈水(今浑河)以南,萨尔浒以西的三疆地区,设下了辽东七十二寨,互为犄角,控制着辽东的军事局面。现在能叫上名称的有沈阳的白清寨(当时称白旗寨),抚顺的海浪寨,本溪的张其寨、火连寨、班家寨、施家寨、李儿石寨等。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4年),在白清建立寺院一座(今广福寺),以祈求白旗寨的兴旺发达,遂将白旗寨易名为白兴寨,在康熙三十八年的广福禅庵的碑志上已延用了白兴寨的名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白兴寨设立了“寨衙门”,由开明士绅郭怀清出任会首。小事就地解决,大事送往县衙处理,并赠送二根黑红两色棒锤,竖立在白清大庙的山门前。郭怀清为官清廉,办事公正,很受群众拥戴。自从设立寨衙门以来,地方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从此,白兴寨山清、水清、官清、民清,经乡亲父老公议,县衙批准,将白兴寨改为白清寨,一直沿用至今。
窝棚:能避风雨的简陋的小屋。窝棚多指东北一些地区简陋的棚子,是“闯关东”一代人在落脚后的居所,通常前面要惯有姓氏,如胡家窝棚等等。窝棚的形制大概是以树干为梁,两头分别再以“人”字形木杆为支撑,形成近似一角帐篷型的结构。在两面坡上以树枝茅草为料,既当墙也做棚。三角形的两头有一头留出个“房门”,另一头留一个方形气孔为窗,人们统称“马架子”,又叫窝棚。据民国六年《沈阳县志》记载了很多窝棚名字,举几个例子:李家窝棚、刘家窝棚、尹家窝棚、穆家窝棚、赵家窝棚、仇家窝棚,朱家窝棚、苏家窝棚等等。
牛录:满洲人出兵或打猎,按族党屯寨进行。每人出一支箭,十人为一牛录,其中有一首领,叫“牛录额真”。据民国六年《沈阳县志》记载由牛录的地名就包括:坡牛录堡子、大托牛录堡子。除此外,新民市有法哈牛录,辽中设有阿司牛录,敖司牛录,乌伯牛录。这些牛录分布在辽河、蒲河、浑河两岸,通往关内的交通要冲,互为犄角之势,遥相呼应,相互支援,形成了进退自如的军事布防。现在,乌伯牛、小邦牛和敖司牛虽然还保留着这些称谓,但按汉语的习惯,只延用了前面三个字,改成了今天的乌伯牛、小邦牛和敖司牛了。偏岗乌鹃牛录则改成了偏堡子村,巴沙牛录改成了八三堡子,金达牛录改成了大邦牛,冷司牛录改成了冷子堡,沙图牛录改成了蒲河村。原属于辽中县的达都牛录和西佛牛录在1913年划归台安县管辖,改为达牛镇和西佛镇了,而有些牛录永远地被历史尘封了。1906年,辽中设县,选择阿司牛录为县城,并建立镇制,起名为辽中镇。如于洪区坡什牛录改称为坡牛录堡子,后又被简称成颇堡子、破堡子,变得与原命名之意凤马牛不相及,到了民国十七年(1928),终因嫌其名不雅,改成了大兴屯。又如也什牛录,被简称为也什牛,但后来由于谐音的关系村名又成了“噎死牛”,并根据其汉语意思派生出相关的传说,叫来叫去,当然会嫌其名不雅,至上世纪50年代时终于改成了“全胜村”的“雅称”。这种变化,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满族文化的融合过程。
除以上名称外,在农耕聚落外还分布有岗子、洼子、甸子、堆子等等。岗子即地势较高之地,如上岗子、沙岗子、黄岗等等。相对于岗子地势较低之处为洼子,如朱家洼子、郑家洼子等等。甸子是专指适合放牧的草地,或是林木丛生的水畔、漫滩等,如后甸子、北甸子等等。堆子也指高地,有人工堆积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