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四时八节六十甲子,一首歌决讲明白
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奇门遁甲》作为中国古代术数文化的代表之一,传说《奇门遁甲》起源于黄帝,形成于西周时姜尚,最后被汉代的张良化繁就简并定型为九局,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学领域最高的思维指导原则。
诸葛亮的《八阵图》就是依据奇门遁甲的图式所造,《八阵图》虽只是几块石头垒砌而成,但却能挡东吴百万大军,救刘备于急险危难之境。所以诸葛亮曾言:不知“奇门”者不可言兵。不仅如此,就连中国著名的军事论著《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的《九变篇》及《九地篇》也是出于奇门遁甲。
相传奇门遁甲后来辗转传至宋朝祖师坍山真人,真人开创了奇门遁甲之元极派,在奇门遁甲军事运用的基础上又推衍出民间人事预测,风水勘察,为百姓排忧解难。
对于奇门遁甲,清代四库全书撰写《遁甲演义》的提要中称“奇门遁甲于方技之中,最有理致”,《中国神秘文化百科全书》中称奇门遁甲是“中国方术中式占的集大成者”。
《易纬·乾凿度》记载以十干中的“乙、丙、丁”为三奇,以八卦变相“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八门,合称奇门。以十干中的“甲”最尊贵而不显露,“六甲”隐于“戊己庚辛壬癸”这六仪中。三奇和六仪置于九宫,“甲”不占宫,故称遁甲。
奇门体系复杂,但它却有基本的建构框架,也就是说有构成奇门遁甲的核心部件,那就是时空框架,从时间的概念来说,四时八节与六十甲子是奇门遁甲的时间构成。
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的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两至、两分、四立刚好为数是“八”并包含了二十四节气,故民间以“四时”、“八节”代表二十四个节气。
把二十四个节气中的每个节气分解为上、中、下三候,一共七十二候,每候五天,那一年恰好是三百六十五天,对此,
《烟波钓叟歌》云:
先须掌上排九宫,纵横十五在其中;次将八卦论八节,一气统三为正宗;阴阳二遁分顺逆,一气三元人莫测;五日都来换一元,接气超神为准的。
排九宫,就是根据洛书的八个方位加中五就是九宫,因洛书的横、竖、斜的总数都是十五,古人认为这是天意,八卦定好了,八卦对应的“八节”即两至、两分、四立,正好每个“节”统三个节气,如冬至、小寒、大寒在坎一宫,这就是“一气统三”;所谓阴阳二遁分顺逆,就是按照孟喜的阳气顺行(顺时钟)、阴气逆行(逆时钟)的原理,以子午线为界,阳起于子,左行;阴起于午,右行,排好八节、一气统三之后,一个重要的时间观念出现了:“一气三元人莫测。”
何谓“一气三元?”
就是说每个节气大概时间是十五天,为了预测的准确和方便,奇门遁甲就把十五天分成上、中、下三元,而这三元又分属于六十甲子表里的其中一元,因六十甲子表起于甲子,终于癸亥,在六十甲子表中,还有六甲、六乙、六丙等,每一组恰好为“十”,
故六十甲子可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所以奇门遁甲有年奇门、月奇门、日奇门、时奇门,根据上、中、下三元的理论,把十二地支亦按上、中、下排列,就得出子、午、卯、酉为上元,寅、申、巳、亥为中元,辰、戌、丑、未为下元,而一气三元总是分属地支上、中、下的其中的一个“界标”,从甲子到己卯为十五,从己卯到甲午又是十五,从甲午到己酉是十五,因此,一气三元总是以甲子、己卯、甲午、己酉为界标,又叫“符头”,这是奇门遁甲重要的时间依据。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奇门遁甲一直被当作为“帝王之术”而长期秘藏,因为奇门遁甲具有“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功能,以至于历代王朝都将之神藏于库,只有少数人能掌握,因此被誉为“帝王之学”。
奇门遁甲正通过配合时间、方位,改变人生逆境的学术,即使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能作出明智的决定,扭转劣势。把它灵动的效应活用到现实人生上,进而开拓并掌握制胜关键的人生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