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书圣已远去,难忘仍是《兰亭序》

而今书圣已远去,
难忘仍是《兰亭序》
——写在第37届兰亭书法节开幕之际
文丨冯建荣

一、千古书圣的诞生

(一)魏晋风度

汉字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石,书法是中华汉字绵延不绝的基础。书法唯其工具功能,而承五千余年之中华文明;唯其审美情趣,而育古往今来之中华儿女;唯其千变万化,而具独放异彩之中华魅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大发展,社会政治的大动荡,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独特的人文现象——“魏晋风度”。士人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的旷达精神,率真任诞、风流自赏的“适意”观念,不甘沉沦、独立审美的自我意识,琴棋书画、诗文酒茶的惬意生活,成了“魏晋风度”的典型展示。这一时期的会稽,“人阜物殷”,如“昔之关中”,成为与建康齐名的江南大都会与“魏晋风度”的集中展示地。

“魏晋风度”表现在书法上,是各种书体交相发展,书法进入了自觉创作的艺术境界,涌现出了众多著名的书法大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法论著,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光辉灿烂的时代,而王羲之正是这一时代最为光辉灿烂的代表。

(二)青出于蓝

在漫长的中国书法史上,影响范围最广、影响时间最久、影响程度最深的,以一个家族而论,无疑当推起自东晋的王氏。千古书圣王羲之,正是在弥漫着翰墨之香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书法世家中,熏陶出来的。

王羲之的叔父王廙、二房从伯王敦、大房从伯王导,都尽力传授自己的书法技艺,使王羲之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书法教育。

少年王羲之在书法上受益最多的,则是来自表姨母卫夫人的悉心传授。卫夫人不仅书法明丽秀美,还总结书法实践,写成了《笔阵图》。

对王羲之成为书圣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还有他的岳父郗鉴、夫人郗璿、内弟郗愔与郗昙。南朝时会稽人、书法评论家虞和认为,“羲之书,在始未有奇殊,不胜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极。”可见,王羲之娶郗璿为妻前,其书艺还不在郗愔他们之上,是在后来与郗氏他们的交流切磋中,不断提高起来的。

王羲之的成功,是一个极好的励志故事。据史书记载,论自身的天资、身体等先天条件,王羲之比一般的孩子还要差些。但先天不足后天补。王羲之正是在良师传道、益友互学、耳濡目染的基础上,勤学苦炼,博采众长,承古启新,脱颖而出,成为千古书圣的。

(三)横空出世

圣人,是中国古代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王羲之作为书圣,不是自封的,而是后世公认的;不是一时的,而是历史形成的。

早在东晋之后的南朝梁时,善书善鉴的梁武帝就认为:“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要求用集王羲之字的办法制成周兴嗣奉旨所作《千字文》。陈隋之际,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将集王字的《千字文》,临写数百本,分施浙东诸寺,极大地弘扬了王氏书风。

唐太宗更是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对王书给出了一边倒的评价:“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唐初弘文馆学士“三少”之一的李嗣真更是称王羲之为“书之圣”“草之圣”“飞白之仙”。这便是王羲之在历史上首获的“书圣”之誉。

唐玄宗开元年间,鉴赏家张怀瓘进一步对王羲之书法得出了“惟”“独”“盖代”“登峰造极”的结论:“惟逸少笔迹遒润,独擅一家之美,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既建立在他开天辟地的书法艺术基础之上,也建立在他光风霁月的书法理论基础之上。他不仅是书艺之圣,还是书学之圣;不仅是行书之圣,也是楷书之圣,还是草书之圣,是名副其实、名至实归的中国书法之圣。

二、无与伦比的贡献

(一)《兰亭序》对人类审美的贡献

古往今来,人们对《兰亭序》的崇拜,是因为她有着举世无双的迷人之美,这是王羲之对人类审美的巨大贡献。

第一,《兰亭序》有书法艺术之美。《兰亭序》28行,324字,从点画看,笔道精致、一丝不苟,藏露正侧、诸法具备,笔划形态、竭尽变化,阴阳互补、刚柔并济。从结体看,化险为夷、反欹为正,俯仰揖让、顾盼有情,疏密相附、变化莫测,形字不同、各尽其妙。从章法看,行路摆动、诗意盎然,节奏鲜明、犹如乐章,韵致天成、巧夺天工。这是一种赏之不厌、取之不完、学之不尽之美。

第二,《兰亭序》有文辞修饰之美。从文学角度分析,这是一篇集记事、写景、哲思于一体的抒情散文,可以称之为越地继秦《会稽刻石》之后的又一篇美文,堪称抒情杰作、散文典范。正是其优美的文辞,才吸引、迷恋和方便了千百年来人们的传颂。

第三,《兰亭序》有崇敬自然之美。《兰亭序》全文表达的,是人对大自然的崇拜与敬畏,是人投身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大自然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时,所感受到的“极视听之娱”与“快然自足”。这种美的享受,是人与山水自然亲近所获得的无上快乐,是以山水自然为审美对象的艺术趣味,是人的本性的尽情流露与人的本色的充分展现。

第四,《兰亭序》有人生境界之美。《兰亭序》在优美的书法、文辞的背后,在纵情山水、放浪形骸的同时,展示的是作者坦荡的心胸、充溢的感情与深邃的人生思考,是“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人生期待,是“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人生感慨,是相融自然、合乎时宜,注重人格、保持本真,珍惜时光、有所作为的人生真言。

有《兰亭序》热的历经千余年而丝毫不降温,实际上就引发出了一个书法创作、书法传世的核心问题,即技术与艺术的问题。只有在好的内容的基础上,辅之以好的书写技术、表现形式,那才是艺术,才能成为千古不朽的传世精品。只有独创的书写内容,加上独创的书写风格,才能称得上是一件艺术性的书法作品,也才能称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书法家。《兰亭序》之所以能够流芳至今,果然是因为字美,但同时更因为是文美。这种文美,不仅仅是文辞之美,也不仅仅是文字表象的内容之美,更是在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自然气息之美、人文情怀之美、人生哲理之美。这正是王羲之及其《兰亭序》给予后来的书家们最为深刻的启示。

(二)对行书、草书、楷书的贡献

书体演变的总体方向,是删繁就简、艺术美观、易写易记。行书正是循着这一方向,由隶书的实用书写逐渐发育而成的一种新兴书体。汉简当中,已经出现了早期的行书。王羲之对行书的最大贡献,是实现了行书书体的定型。他的笔画、结构,既欹侧恣肆,又紧敛遒媚,给人以蓄势待发之感。字与字之间,似断非断,似连非连,给人以意惹情牵之感。笔法草、行杂陈,俊逸流美,给人以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之感。代表作有《快雪时晴帖》《上虞帖》等,而尤以《兰亭序》为极则、法典。

草书在秦末汉初,已经萌芽。汉时,草书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书体。王羲之对草书的贡献,在于增损古法、去除隶意、裁成一体,使今草在张芝初创的基础上,成熟定型。他的今草,用笔使转灵动,点画放纵洒脱,笔势流畅飘逸,达到了顾盼四周、藕断丝连、神采飞扬的境界。在王羲之传世的书迹中,草书作品占了70%以上,代表作有《十七帖》《丧乱帖》《初月帖》等。

楷书或称正书、真书,是在隶书嬗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书体,汉简中已见雏形。汉末魏晋时,由民间流行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不同于隶书的趋时书体。王羲之对楷书的贡献,在于俱变古形,裁成新体,实现了端庄而又生动的今体楷书的定型。他改变了钟繇等楷书中的隶书笔法,将其中的翻挑飞扬,改为收敛内擫,基本确立了楷书笔画之间的配置关系,使笔法更为简洁明快。他变横张为纵展,使楷书的结体更为端庄稳实、大方稳重。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曹娥碑》等。

(三)对书法理论的贡献

王羲之是一位书法实践的自觉者,同样也是一位书法理论的自觉者。世传王羲之所撰的书法理论著述共有九篇。这些书论,揭秘书法的创作技法、论述书法的创作规律、揭示书法的美学原理、剖析书法的哲学意蕴,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价值。他的书论精髓,集中地体现在《自论书》中。

《自论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尽心精作”,来达到“意”的境界,即从开始时的“不足在意”,到中途“意转深”,到最后的“点画之间皆有意”,这实际上讲明了以“意”为标准的书法创作的三境界。

王羲之所论之“意”,乃指书法作品的意趣、气韵、风格,酿诸于脑子与胸中,形诸于笔法与笔势,这正是“魏晋风度”“晋书尚韵”的生动体现。

王羲之的书法理论,是六朝时期人的自我意识在书法创作上的体现,是这种自我意识在书法创作美学意识上的自觉表现,是对书法创作规律的历史性认识与把握,开启了越地书学理论的历史,也为中国书学理论、美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三、绵延不绝的流韵

(一)书迹流传

王羲之在世时,其书已为世所贵重。南朝宋明帝时,内府旧藏“二王”书迹14帙127卷,后又新入6帙10卷。梁武帝搜访天下,大有所获,藏“二王”书大凡78帙767卷。

唐太宗敕购“右军书大凡二千二百九十纸,装为十三帙一百二十八卷”。

宋代一门皇帝皆习“二王”、普天之下归宗“二王”。宋太宗时编刻的《淳化阁帖》,“二王”书法占了一半。宋徽宗时编刻的《大观帖》、著录的《宣和书谱》,“二王”书法占了不少。

可惜“靖康之难”后,“二王”墨迹散失殆尽。元代以后,“二王”真迹无存。现在可以见到的“二王”书迹,一是唐代的摹临本,二是唐宋以来的摹刻本。《中国书法全集》王羲之王献之卷,共收录王羲之书迹129种(幅),王献之书迹26种(幅),并附至智永的王氏一门书迹28种(幅)。

《王羲之志》收录王羲之《乐毅论》等小楷刻本和临本8幅、《兰亭序》等行草墨本30幅、《郗司马帖》等行草刻本193幅。

《王羲之书法全集》不嫌重复,收录各类王羲之书迹787种(幅),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内容最丰富、编纂最权威的王羲之书法作品集。

(二)文集

王羲之的文集,均为后人所辑,多为书信函札,且较为简短。最早著录《王羲之集》之名的是《隋书》:“晋金紫光禄大夫《王羲之集》九卷。”《旧唐书》与《新唐书》的《艺文志》,均录《王羲之集》为五卷。《宋史》著录有王羲之“《兰亭诗》一卷”。《剡录》载有“《王羲之集》九卷”。

晚明张溥所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王右军集》十二卷,流传至今,其中所收书、帖、序、文、诗共529篇,较唐张彦远的《右军书记》,多出了64篇。

清代家严可均所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有《全晋文》,内录《王羲之集》五卷,共收659篇(条),较张溥本增加了130篇(条),从而给今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王羲之文集的第二个版本。

今人刘茂辰等编撰之《王羲之王献之全集笺证》,共收录王羲之的著述715篇,算得上是目前所见内容最为丰富全面的“二王”文集了。

(三)遗迹

临沂王羲之故居。王羲之出生于琅琊国都城开阳,即今之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至今尚存的金《沂州普照寺碑》,载有其故居的变迁修建情况。现故居整修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南京乌衣巷、桃叶渡。王氏南渡后与陈郡谢氏同住的乌衣巷,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附近,有“王谢古居”标识。王献之送桃叶渡江的桃叶渡,有“桃叶渡”碑与古亭。“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沧海桑田,人生多变,功名利禄,昙花一现,唯有文化,流芳无限。想起这些,未免使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绍兴书圣故里。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蕺山历史文化街区,有戒珠寺、题扇桥、躲婆弄等遗迹。戒珠寺原为王羲之故宅,后舍宅为寺。题扇桥因王羲之热情地为卖扇老姥题扇,帮她促销消愁的故事而得名。躲婆弄讲的是卖扇老姥每天在桥头等着要王羲之题扇,王羲之不胜其烦,只得避而绕道从旁边的一条小弄堂进出的故事。笔飞弄和笔架桥弄讲的是王羲之掷笔扬正气的故事。鹅池、墨池讲的是王羲之喜鹅学鹅、以池为砚、勤学苦练的故事。

绍兴嵊州王羲之故居与墓。王羲之弃官后,隐居于奇丽幽渺、隔绝世尘的剡县金庭(今浙江省绍兴市所辖的嵊州市金庭镇),卒后亦葬于此。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地方政府在遗址地新建了金庭观。惟墓系旧物,墓前有碑亭,内有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参议吴重所立墓碑,由此亦可见当时的浙江最高行政机关与官员对王羲之的崇敬之情。

(四)对中国书法的影响

王羲之是一位已经影响了近1700年书法史的圣人,从帝王到平民、从华夏到邻邦,莫不受其影响。对古往今来中国书法的影响,尤其如此。

早在东晋时期,王羲之的书法便已见贵当世。梁武帝时,进一步强化了王羲之独享殊荣的书坛盟主地位。

陈隋之际的智永等,对王羲之书风的传承弘扬,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唐代书法艺术在帝王的倡导下,承续王羲之的变革精神,进入了规整与变法融会贯通、继承与创新相得益彰的全新时期。其中的狂草与颜楷,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五代十国时,杨凝式被称为“五代中坚”,南唐后主李煜尤重王羲之书。

宋代对王羲之书法的推崇、临习与研究,远超以往,历代帝王莫不推崇“二王”。刻帖的盛行与传布,极大地促进了王书的普及与《兰亭序》的研究,出现了书家迭出的喜人局面。元时,赵孟頫、鲜于枢等引领晋风回归,使王书的弘扬达到了新的高度。明代刻帖益盛,帖学风行,代表性的有文徵明的《停云馆帖》、董其昌的《戏鸿堂帖》等。清乾隆、嘉庆年间,帖学书风达到顶峰。此后碑学勃起,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有受益于右军书帖的赵之谦等。

王书是中国古代书法史的主脉,影响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书家。同样,王书也是近现代中国书坛的主流,影响和引领着书法发展的方向,其中尤以“二王”书派的领袖人物沈尹默,中坚人物马公愚、邓散木、潘伯鹰、白蕉以及李叔同、郭沫若、林散之、吴玉如、沙孟海、高二适、赵朴初、启功、蒋维崧、马一浮等为代表。

(五)对日本书法的影响

追慕兰亭雅趣,书写翰墨风流,自古以来就是整个东亚的共同文化意象。早在汉晋之时,中国的《论语》等典籍就传到日本,由此开启了汉字传入日本与日本书法的历史。到了奈良时代,随着日本遣唐使、留学生和学问僧的纷至沓来,以及鉴真和尚的东渡日本,包括书法在内的中国文化大量输出。

平安时代,是书法日本体的形成与日本书法艺术的繁荣高峰时期,其标志是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三笔”和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三迹”书家的出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文字“假名”,也是借用中国传去的汉字草书,略经变化而成的。这就使得草书成为中国书法在日本的最发达书体,也使得假名书法成为与中国书法并驾齐驱而又特色鲜明的日本书法。这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也是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创造的生动体现。

到了江户时代后期,日本书坛又出了著名的“幕末三笔”贯名海屋、市河米庵和卷菱湖。明治时代,出使日本的杨守敬,被尊为近代日本书道之父;日下部鸣鹤、中林梧竹、岩谷一六并称“明治三笔”。大正、昭和时代的川谷尚亭、内藤湖南、西川宁、津金隺仙、安藤拓石等,都是王书的忠实传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绍兴与日本之间的书法交流活动日益频繁。1981年4月7日至9日,在书法圣地兰亭举行的新中国第一次书法盛会,以及提议成立兰亭书会,正是由中国著名书法家田桓、钱君匋、沙孟海等与著名旅日书法篆刻家陈茗屋联合发起的。

(六)对朝鲜半岛书法的影响

中国与朝鲜半岛隔河相连,文化交往可以追溯到秦汉乃至先秦时期,书法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一是续兰亭雅会。新罗人崔志远少年入唐求学,进士及第,返国后成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鼻祖。今全罗北道井邑郡有传为崔致远建的“流觞台”遗址,可见仿兰亭流觞的遗绪。

高丽时代,文人多有仿兰亭的修禊之会。朝鲜时代,承中国“续兰亭”之名的雅集颇多,且多在山水间或庭苑内举行,诗酒风情,翰墨风流,成为一时盛事,其中尤以在“癸丑”年举行的活动最具代表性。

二是习右军书艺。唐时,新罗僧人金生习王书惟妙惟肖,以致高丽使洪瓘携金生行草入宋时,观者惊为右军真迹。高丽时代,忠宣王及文臣李齐贤与赵孟頫多有交往,并经由赵孟頫而学习王羲之笔意。朝鲜时代,世宗大王第三子平安大君李瑢书法奇绝,号称天下第一;他还将所藏王羲之书迹古帖进献给兄长文宗,通过朝廷印刷出版,极大地推动了王书在朝鲜的流行。这时的另一位书法家韩濩,其书有“国书体”之称,其名远扬中国和琉球,被认为是当时王羲之的海外传人。

三是题曲水流觞。这些题咏,多不针对具体某图,多统称北宋李公麟所绘,多强调儒家的名教思想。

四是多交流活动。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绍兴与韩国的书法交流活动明显增多。

“二王”特别是王羲之的影响,不仅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空间上的广泛性,而且还具有领域上的深刻性。“王学”已经日渐成为一门学科,“兰亭学”也已初步形成。这种研究,是王书对当代书法保持了旺盛的影响力的具体体现,也是这种影响力持续保持下去的理论基础。

竹茂林幽,景胜人悠。赋觞咏,鸣鹿呦呦。骋怀方泽,游目平畴。贵适天地,乐山水,写春秋。华夏荑柔,文字如舟。赖书艺,馨播九州。兰亭遗韵,翰墨风流。可观宇宙,展襟抱,任优游。

三月初三惠风舒,四十二贤多雅趣。崇山茂林映清流,峻岭秀竹观天宇。游目骋怀寄逸兴,列坐其次吟诗曲。而今书圣已远去,难忘仍是《兰亭序》。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