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玩石山形是首选
赏玩、收藏造型石,除了选择石种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选择好题材和主题。如果从文化品味,传统审美,经典传承等方面讲,景观类主题的石头无疑是一个最佳切入点。
所谓景观,其实就是以山形为代表的自然景象,也包括类似附属于山水景观的建筑等人文景观。其中山形石是造型石中的大项,也是赏石界拥趸最多的。
赏石圈有玩石始于山水,终于山水之说。意思最初玩石往往是从山水景观石开始的,其收藏经历与审美观在历经深刻变化,兜了一大圈子终究还是回归山水,因为山形最有味道,也最耐看。禅宗“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名言我们都已经耳熟能详,但这种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周而复始的规律,还是需要人生的历练才能够深刻体会。
山形石是观赏石中最接近大自然的,也可以说是自然的缩影。赏石最初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一种自然式体验,它是自然山川的浓缩,是人们亲近自然、卧游山水的表征,人们在赏玩山形之时,往往追求的是一种忘我的境界。
山形景观石的欣赏境界
可以在情景交融中,引发赏石者产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的联想和感悟。山形石或危峰兀立,或怪石嶙峋,或悬崖峭壁,或连绵起伏,或千岩万壑,或石上流泉,化作清幽天地,将人们从闭塞的空间带往无垠的旷野。
传统文人欣赏的厅堂案几就是山水景观石,所以这也是赏石者山水情结之由来。山形石在古今赏石史上,地位是登过峰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多有偏爱。
南唐后主李煜珍藏一石,“广不盈尺,前耸三十六峰,错落有致”,就是一尊山形石。北宋皇帝宋徽宗不仅收藏山形石,还亲自题名“万庆云奇峰”。大诗人陆游“收藏多方奇石,均为山形石”。明代著名书画家米万钟嗜石成癖,“袍袖所积,唯石而已”,而所藏之石“皆以奇峰取胜”,又全都是山形石。
如果追溯到厅堂案几室内赏石的玩赏,最初就是从“砚山”开始的,研山作为一种案头清供,不仅可观,亦可用;它不仅是山,还是字;它不仅自然悠远,还具有更多的文雅气息;它不仅可游目骋怀,还可发思古之幽情。
如果说,唐代的文人士大夫还主要侧重对园林峰石的搜求,而宋代开始注重于对斋室的文房供石藏玩的话,那么南唐所出现的砚山,恰好是这两类奇石收藏的过渡,一方面它将石头从庭园移到文房,另一方面也将供石搜藏纳入了文玩的行列。
山形观赏石就像山水画的创作一样,就是以自然为师,小中见大,因此山形石的底座往往不需要繁复的装饰,简约、古朴,凝练,给人以视觉上的清雅,不喧宾夺主、要末倒置。
人们通过对山形景观石的物理、情理及感悟赏析,使山形石之境与人之情融为一体,这种境界即反映现实又表现理想和渴望,是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的一种升华。
古人对山形石偏爱,极大地影响了今人的审美情趣。曾几何时,人们(特别是苏浙沪皖)把山形石奉为至尊,并赋予“文人石”的雅称,其地位与身价非常了得。
当代山形石的赏玩需要从审美的角度对它加以审视,具体四方面进行考察。其一,要浓缩自然山水精髓。山形石所呈现的景观,必然是大自然真山的意象,即所谓“山河藏于石”,不可牵强附会。其二,山形石要讲究布局章法,要张弛有度,峰峦比例协调。
其三,要有巧夺天工的山川精神。观之其气韵天成,无阻无塞,充满文气,令人感觉到古意,百看不厌,过目不忘。其四,要天人合一,高度凝练,神采非凡。要符合古典审美,古典画意,让人观之神驰心醉,有悠游栖居其中的遐想和冲动。如果达到这四点,这样的山形石才可称得上不可多得,如果能符合其中一点,也可以说是拥者有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