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书随笔: 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长的快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长的快乐
——《致教师》读后感
最近一段时间自己开始拜读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老师的全新力作——《致教师》,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这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以求让自己和孩子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题记
第二辑﹒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
小学大学问
——如何认识小学教育?
【佳句摘抄】
1.在教师成长中,思考、写作与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真正的思考是从写作开始的;
2.好的课程让知识拥有了生命的温度,师生与之遭遇,并将生命体验融入其中时,就能够书写出生命的传奇;
3.当孩子能够真正在学校找到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找到适合他自己的东西,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就会快乐地学习,就会享受学习的幸福,才会热爱学习;
4.教育的品质取决于教师的品质,学生学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得如何;
5.父母对教育的理解越是深刻,对教育的参与度越高,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6.小学生的父母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与他们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与孩子一起享受成长的快乐,一起享受教育的精彩。
【感悟反思】
今天朱老师谈到的“如何认识小学教育”这一话题,无疑给了很多一线的小学教师以及年轻父母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陪着孩子慢慢长大,一起享受成长带来的快乐,一起感悟教育的别样精彩。
其实对于小学教育目前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误区,很多家长不知道该如何陪着孩子顺利渡过人生启蒙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
第一种错误做法就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只要在学校好好挺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就可以了,不需要家长过多地陪伴与呵护;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轻松一下,不能勇于承担作为父母的责任,将孩子从小就送到寄宿的学校就读,这其实是对孩子极大地不负责任。
另外一种错误的做法就是:有的家长也深受“一切向分数看齐”的错误导向的毒害,从孩子进入校门的第一天就开始过度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这种错误的理念导向,让一些孩子开始逐渐讨厌学校,讨厌学习,这难道不是成年人不正确的做法导致的恶果吗?
以上两种不正确的做法,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为此,在小学这个关键的启蒙教育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静下心来仔细研读以下几点建议和做法:
1.小学阶段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远胜过分数的高低;
2.陪着孩子一起阅读写作,会让自己的孩子终生受益;
3.让孩子至少学会一门乐器,会极大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
4.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关爱他人,是给孩子最大的恩惠。
……
总之,在小学阶段我们成人需要做的就是:陪着孩子慢慢长大,一起享受孩子一天天健康长大带来的那份欢乐与幸福,仅此而已,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朴素自然的,不需要任何雕饰的,记住:默默用心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