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宋代的“御侍”和嫔妃制度

在北宋历史上,经常会出现“御侍”这样的词语,它在文献中的意思类似于宫廷侍女,实际上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专门用语更多指的是后宫中低级的嫔妃。在北宋宫廷中为何会出现御侍的制度呢? 本文就来详细叙述这一宫廷制度的来源和发展。

北宋的嫔妃出身,比起唐代,或者唐代以前,都要低一些,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年幼进宫的,如我们在电视剧中所熟知的宋仁宗张贵妃就是这种情况。张贵妃是在八岁进宫的,在册封为才人之前,就是御侍的身份,她当时很可能就是一名级别较低的嫔妃。宋代的御侍储备人员都是选自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孩,像冯贤妃那样的出身背景,还是不多见的。根据明代编撰的《历代名臣奏议》记载,宋仁宗时期的一名御侍景氏,后来嫁给了许宗贤,她出外过着婚姻生活。过了一些年以后,景氏和她的丈夫离婚了,皇帝就允许她回到宫廷为女官,就是“内人”的职务。可见在通常情况下,御侍是可以嫁人的,但是结婚以后,她是不可能再进入宫廷从事这个职务的。至于景氏为什么可以嫁人,没有成为皇帝的嫔妃,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落选了。按照北宋的制度,成为御侍不一定就是皇帝的嫔妃,这其中还有“落选”的制度,毕竟御侍正式成为皇帝的嫔妃,这样的人数也不是很多的。假如御侍落选后,在一般情况下,她就会被授予女官的职务,品级稍微要高一些。如果她想选择嫁人,皇帝也会同意。这样落选的例子在《元宪集》中可以看到两个,其中一个“永乐县君武氏,进封典宝,落御侍”,她以前就是御侍身份,也许是因为皇帝没有看中她,就让她成为了纯粹的宫廷女官。宋仁宗的苗德妃,最初也是御侍身份,她成为了嫔妃以后,就进封为郡君,还是保留着御侍的头衔。从中可以看出,凡是成为皇帝嫔妃的人,在一般情况下需要保留御侍的头衔,同时还要进封为县君,或者郡君。;如果御侍落选后,她就被授封给其它的职务,这个头衔就不存在了。

在成为御侍之前,这些女孩们都要接受非常正式的文化和宫廷礼仪的教育和培训,一般由前任嫔妃来承当这个任务。这些女孩子们的入宫年龄在史书上留下了一些清楚的记载,如宋仁宗的冯贤妃是九岁,董淑妃是四岁,总体来说她们都是很小就离开自己的家庭,这一点在欧阳修的一封奏疏中可以看出来。宫廷教育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皇帝可以聘请一些很有名气的人来教育她们,学习内容包括诗歌、词赋、书法、绘画、历史和宫廷礼仪,这些课程也是北宋时期皇室公主们接受教育的一方面。如宋仁宗的俞昭仪,就受过相当好的文化教育,她对诗词和书法非常感兴趣,还时常拿出一些自己的作品给皇帝欣赏,可以说是一名才女。宋仁宗后来的一名嫔妃董淑妃,她进宫的年龄还非常年幼,只有4岁。不过,这名女子也接受了相当好的文化教育,她逐渐的喜欢上了阅读各类历史典籍,尤其是宋代典章制度,“性和厚,喜读国史,能道本朝典故“。按照当时的标准来说,这名董姑娘就是一名贤淑的女子,她也许还经常的阅读宋朝历代的典章制度。但是,这名女孩成为御侍以后,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直到一件事情发生以后,才改变了她的人生道路。也许,当时董姑娘很有可能会成为宫廷女官,她掌握的知识还是非常丰富的,完全可以胜任这个职务。虽然,对于董姑娘来说,有一天她也许会出宫嫁人,这是不少御侍的结果,毕竟能够成为皇帝嫔妃的只是少数。不过,董淑妃的史料留下的非常少,就连她的家庭出身也不过是非常简单的交代,的确她的父亲是禁军的一名将士,他不富有,但是得到了宋廷的照顾。有理由认为,董淑妃的相貌并不是很美丽,但她是一个富有个性和文化素质的优雅女子,后来得到了仁宗的喜爱和敬重,甚至超过规格的追赠,这是一点都不惊奇的。在宋朝很多从御侍升迁到嫔妃的女子中,也出现了一些多才艺的人,她们很早就喜欢诗词歌赋,或者擅长手工技艺,如杨德妃。这名杨姑娘的确是位心灵手巧的人,她能够轻松的掌握丝带的编织技法,据说她看过一遍就心领神会了,是一位非常聪慧的人。此外,杨姑娘对歌舞和书法也很娴熟,这些优点使得她备受仁宗的喜爱。在当时的宋代宫廷中,可以看到这样场景,不同文化和家庭背景的女孩们在那里接受文化教育,有着不同的性格,但是随着她们长大以后,每个人都能被塑造成典型的,类似闺秀一样的性格和气质,从中可以想见到她们不仅仅在低头细致的刺绣和完成一幅幅精美的手工艺术品,而且还拿着一本书,带着兴趣的观点去领略其中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宋代御侍制度的一些特点和背后引人入胜的地方,她们的命运与平凡家庭出身的女孩是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也可以选择嫁给合适的人。一旦御侍称为皇帝的嫔妃以后,她的地位就会着明显的提升,有些升迁与她们生育子女有着联系,最明显的是张贵妃,从御侍,到才人,再到修媛,最后成为了贵妃,这样的经历和快速的升迁在唐代很少有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