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大全(春秋战国)4

61、玉冲牙春秋晚期高4.5 厘米 宽5.5厘米 断面直径 0.5 厘米1978 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1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青灰色,有透明感。断面作梅花形。一端尖细,一端平齐有穿孔。器身雕琢左旋绚索纹。应是系垂于佩饰下层的冲牙之类的饰物。

62、玉冲牙、玉觽春秋晚期玉冲牙长约 5.6 厘米 玉觽长 4.5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1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冲牙玉料作青黄色。一端雕琢成兽首状,钻有一孔。躯体雕琢成蚕身状。尾部呈钝角状,难以解结,故系佩饰下端的冲牙。成对出土。玉觽青黄色,有浸斑。器身上宽下尖,器身略弯。顶端作兽首形,口微张。口下钻一穿,以便佩戴。《诗·芄兰》;"童子佩觽"。吴問生云∶"觽,所以解结,成人之佩也。人君虽童子犹佩觽,早成其德"。此器下端尖锐,与玉冲牙的钝角有所不同,其功能当用以解结,故正其名为觽。

63、玉虎春秋晚期长 14.6厘米 厚0.4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1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呈黄色,略有棕红色浸斑。半透明,玉质细润,有光泽。两件玉虎系采用同一块玉料做成,所以颜色、形体完全相同。也有人认为原先制作一件玉虎,随后从中分割为二,因此一件上仍留有割切痕迹。虎呈卧姿,身体蜷曲。虎口闭合,尾部卷曲,尾尖上旋。玉人以剔地的技法雕琢虎的身躯上的纹饰。又以粗细不同的阴线纹装饰虎的头尾和耳目。虎的口、尾处各钻一孔,以备系佩。虎的背面磨光。此二器雕工颇佳,造型优美。

64、玉冲牙春秋晚期长5.3厘米 宽0.7厘米 厚0.65 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1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青灰色,半透明。扁平体,弧形。一端作兽首形,通体雕琢蟠虺纹。下端截去尖端,兽首钻一孔,可以穿系。此器出土时皆两两成对。

65、玉半环形器春秋晚期高5.3厘米 宽 7厘米 厚0.1 厘米1978 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1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青色,玉质温润,表面有光泽。半环状,截面近长方形。背上及两侧各有突出的兽首。器表刻蟠虺纹。背上的兽首钻一穿。

66、玉牌春秋晚期长 7.1 厘米 宽7.5 厘米 厚0.2厘米1978 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1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经浸蚀后呈鸡骨白色。扁体,上宽下窄、若倒梯形。四边有对称的牙脊。正面下方中部隐起一兽面纹,其外以同样技法雕琢若干组对称的变形蟠虺纹。位于左右两侧的蟠虺纹皆系侧面,位于中部的确为多岐长角的饕饕纹。除左上角的蟠虺纹无细小的鳞纹、绚索纹和勾云纹外,其他部分皆有上述装饰。此器雕碾极精,造型极为生动,纹饰繁密,工艺难度颇大。其中线上下两端各钻一孔,背面平素无纹,应系作为嵌饰用品。

67、玉梳春秋晚期长 7.7 厘米 宽5.5 厘米 厚0.5 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1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呈黄色,有少量棕红色,斑纹。体扁平,长方形。正面略外鼓起,两侧外突。上部正背两面皆以阴线刻变形的蟠虺纹。下部有十八根梳齿,颇尖细,其中七根残断。此梳背面平整,雕琢精细。以玉为梳,始见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龙山文化晚期墓葬,河南省安阳股墟妇好墓也曾出土两件,惟梳齿较此疏朗而短粗,工艺也较粗糙。妇好墓出土玉梳顶端皆钻有圆孔,可以随身携带。

68、玉璧春秋晚期外径6.3 至6.8 厘米 孔径 2厘米 厚0.2厘米1978 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2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作浅黄色,部分泛白,略有黑斑,半透明。两件成对,形制相同。其上方及左右两边琢有齿脊。璧的外缘略呈扁圆状,好作正圆形。肉面琢有阴线蟠虺纹。此种玉壁与春秋时期所见玉壁形制不同,这种玉壁外缘雕琢齿脊的风格应为战国、西汉,玉璧外缘雕琢螭龙,铺首的先河。

69、蚀花石髓管春秋晚期长1.95 厘米 径0.8厘米 孔径0.5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2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肉红色,枣核形,两端截平。器表有白色纹带三周;其一周宽0.1厘米;另两周各宽0.15厘米。凡腐蚀显花的部分不透明。未腐蚀的部分迎光亮处有透视感。此器曾经夏鼐先生鉴定,认为它的白色纹带系用某种药剂腐蚀出来的花纹,微微下凹,无光泽,手感粗糙,故定名为蚀花石髓管。这件肉红色蚀花石髓的年代约当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早于培克(H.C.Mackay)蚀花石珠分期*的第二期两个半世纪。从地理分布而言,也应当是目前这种蚀花石髓珠分布最东的极限。至于这种蚀花石髓珠管是否为本地所制造,抑或是从境外输入的,有待更多的材料出土和进一步加以研究。

70、玉牌春秋晚期长 3.4 厘米 宽2.8 厘米 厚0.1 厘米(大)长3.3厘米 宽2.5 厘米 厚0.1 厘米(小)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2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为浅绿色,有透明感。共出土 12枚。皆长方形,片状体。两短边各有两个齿脊,齿脊近旁各钻一孔。两长边各有四个齿脊。玉牌正面刻双勾蟠虺纹。他们的尺寸大小相同的各六枚。

71、玉簪帽饰春秋晚期上高1.7 厘米 顶径1.3厘米 底径 1.4厘米下高1.8 厘米 顶径1.5厘米 底径1.4 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2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上件浅黄色。顶端截平,束腰,下端宽大。侧面钻一小孔。周身刻勾云纹。不见簪身。下件浅黄色,帽顶较大,圆柱形,下端较小。周身雕琢勾云纹。下端横钻一孔。不见簪身。

72、玛瑙珠串饰春秋晚期最大的径1厘米 厚0.5厘米 最小的径0.6厘米 厚0.2 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2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肉红色,有透明感,器表有光泽。扁圆形,大小不一。也有圆形的。可以组成串饰。

73、 玉长方形穿孔饰春秋晚期长了.4厘米 宽2.6厘米 厚1.6厘米1978 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 2 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白色,半透明,有光泽。两件器形基本相同,尺寸相近。扁平长方体,周边雕琢成对称的齿脊。两端正中钻大圆孔。两侧各钻有三个小圆孔。通体雕琢勾云纹。此器背面中部均雕长条形沟槽,沟槽两旁各雕琢两对长方形的孔眼,并且与上述大圆孔相通。这种玉器恐系穿缀于某种织物或器物上的装饰。

74、玉管春秋晚期长 8.1 厘米 外径 0.7厘米 内径 0.4 厘米1978 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2 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为浅黄色。器身作细长管状体。中段一侧横钻一孔。器表琢成多节状,并雕琢勾云纹和并列细线纹。

75、玉两头兽饰、玉兽鸟合体饰春秋晚期两头兽饰长 2.9 厘米 高1.3厘米兽鸟合体饰长 3.1 厘米 高6厘米1978 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 2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两头兽饰浅黄色,有光泽。此器作扁平体,扇面形。中部有凹槽,将器表一分为二。其两端各雕琢兽的前半身形象∶一兽首低垂,口微张,靠近兽口处钻一孔;另 兽首闭口,头向下垂。上述两兽的上下缘皆雕有齿脊,表面琢阴线勾云纹。玉兽鸟合体饰浅黄色,有光泽,体扁平。兽头后上方突出一角尖,作半环状,有一钻孔,可供悬佩。兽尾端向下弯曲,垂作鸟首形,分作三片弧出,造型极其生动。此兽通体饰阴线勾云纹。口部钻有一孔,以供系佩。

76、玉觽、玉饰春秋晚期玉饰长4.4 厘米 宽0.5厘米至0.8 厘米 厚0.5 厘米玉觽长4厘米 宽0.6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2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饰灰白色,质地温润,有光泽。扁条形,三面平直,一面微鼓。两端稍细,中段较粗,截面近方形,由上至下纵钻一孔。此器表面雕琢蟠虺纹。玉觽玉料浅褐色,有黄褐色斑纹,半透明,弧形。一端作兽首状,另一端尖锐。头部钻一孔,以利系戴。

77、 玉虎春秋晚期右∶长2.7厘米 高1.3厘米左∶长2.9厘米 高1.9厘米1978 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2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呈浅黄色,扁平体。两虎尺寸大小不同,器形纹饰相似。虎首低垂,口微张,躬身卷尾。虎身雕琢云纹。虎背及头尾均有穿孔,可以缀附于他器作为装饰。

78、 玉饰春秋晚期长4.5厘米 宽2.1 厘米至1.7 厘米 厚0.4厘米至0.7厘米1979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3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呈棕黄色,有褐色斑纹。器表有光泽。扁平体,倒梯形。横剖面呈梯形。顶边与左右两边有齿脊,宽厚的一端雕有隐起的蟠虺纹组成的兽面纹。通体饰蟠虺纹。蟠虺纹间的空隙填以羽状地纹。窄薄的一端凿有方墨,可插于他器之上的子榫作为饰物。

79、玉兽春秋晚期长2.2厘米 高1厘米 厚0.23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三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棕褐色,半透明,有光泽。体扁平,雕琢成伏卧回首勾角状,弓背,卷尾,前、后肢皆向前屈伸。通体雕琢阴线勾云纹。此玉兽耳尖钻一孔。器表遗留有朱砂遗迹。玉兽形象祥和,纹饰华美。

80、 玉长条齿边形饰春秋晚期长7.3厘米 宽1.6厘米 厚0.6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3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呈白色,器表光洁。长条状扁梯形。二件。左右两长边琢出齿脊。两面雕琢隐起的蟠虺纹。上下两缺口位于中部。由上向下纵钻一孔,以便贯系,并与他器合成一组玉佩。

(0)

相关推荐

  • 天珠何以值千万,资深藏家、专家详细解读天珠历史,认识天珠

    鉴定,结缘,了解天珠,联系阿灵请关注公众号[煌藏宝斋]便可以联系阿灵,注意:不是屏幕下方的公众号.天珠在我国历史久远,早在春秋晚期的楚国贵族墓地就有天珠陪葬.1. 在197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 ...

  • 馆藏玉鹿赏析

    鹤鹿纹玉笔架 明代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鹤鹿纹玉帽顶 元代现藏于河北省民俗博物馆. 虎鹿纹玉饰 辽金时期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鹿头形玉饰 商代晚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 鹿 ...

  • 中国玉器大全(春秋战国)1

    中国玉器大全(春秋战国)1

  • 中国玉器大全(春秋战国)2

    21. 石玦与石片春秋中期石玦径 4 厘米至 4.2 厘米 石片长 3.7 厘米 宽2.7 厘米至 3.3 厘米1955 年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1号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石玦和石片皆青灰色璞玉(俗称玉根 ...

  • 中国玉器大全(春秋战国)3

    41.玉双系拱形起脊饰春秋晚期高5.8厘米 宽3.2 厘米 厚0.3厘米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玉料呈青白色,半透明,质地莹润,有光泽.器身拱起作盾形,正面中部起十 ...

  • 中国玉器大全(春秋战国)5

    81.玉冲牙春秋晚期长7厘米 中宽2 厘米 厚0.1 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3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棕褐色,半透明,表面有光泽.两件成对,器形.尺寸相同.扁平体,弯作牛角状,其较宽的一 ...

  • 中国玉器大全(春秋战国)6

    101.玉竹节形饰春秋晚期长6.1 厘米 宽1.2 厘米 厚1厘米 孔径0.5厘米1986年江苏省吴县严山出土江苏省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藏玉料呈牙黄色.略呈长方体.中贯孔.孔系自两端对钻而成.器表起三周 ...

  • 中国玉器大全(春秋战国)7

    121. 玉璧春秋晚期外径 11.9厘米 孔径5.5厘米 厚0.15厘米至0.3厘米1979年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1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呈蜡黄色,灰褐斑,半透明.体扁平,正圆形.器表光滑,碾磨 ...

  • 中国玉器大全(春秋战国)8

    141. 玉璧战国早期外径 19.9厘米 内径6.9厘米1978年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乙组52号墓出土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玉料呈青色,质地纯净温润,有光泽.两面纹饰相同.玉璧内外缘有阴线刻轮廓 ...

  • 中国玉器大全(春秋战国)9

    161.玉璧战国早期外径11.5厘米 内径5厘米 厚0.8厘米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玉料呈青黄色,有褐色浸斑,表面有光泽.内外缘皆雕琢细密的陶索纹轮廓线.两面雕琢平凸的 ...

  • 中国玉器大全(春秋战国)10

    181.玉透雕双龙佩战国早期长12.9厘米 宽4.9厘米 厚0.3厘米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玉料呈黄色,有酱黄色的瑕疵.玉质温润,半透明,器表有光泽.体扁平,近横长方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