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度过酷暑?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珍贵,为何下旨不许再制?

古人如何度过酷暑?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稀罕,为何下旨不许再制?

文 | 韦爵爷

炎热的夏天,酷暑难耐,真的吃什么都没胃口,干什么都提不起劲,还好在高科技遍地的今天有空调、电扇这样宝贝,让我们可以在室内享受清凉,但是在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古代,人们是怎样度过酷暑的呢?面对这种自然条件,充满智慧的人类总会想到适应自然的办法,在古代凉席就是古人用来避暑的方法,古代气候温室效应还没有这么严重,所以用凉席就完全可以舒服地度过夏天。

凉席这一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我想大家每到夏天还是会睡凉席,而且现在凉席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在古代,凉席也有许多不同的质地,不同的叫法。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下古代的凉席。

在古代,席子通常由莞草、蒲草、芦苇、竹篾的材料制作,而其中竹蔑是制作做凉席的最合适的材料之一。竹篾也叫簟,它是用细芦苇编织而成的,算得上是高档寝具,在先秦通常是收敛君王才能用的。在早期,席子是冬天用的,因为它质地温和柔弱,而簟是夏天用的,因为它质地清凉、凉爽宜人,祛暑降温之效显著。夏簟在宋元时作为受欢迎,于是人们都将他称为“凉簟”,演变至今就成了现代的凉席。辛弃疾也在词中写到过,它途径南剑州时许多人家都在使用凉簟。

古时候,有两种凉席特别受有钱人的欢迎,是席子中的上品。一种叫“桃笙”,这种凉席用的是阆中山的桃笙竹篾来编制的,选料十分讲究,据说夏天睡在上面都不会出汗。

另外一种叫“黄琉璃”,它的制作方法更为精细,要把竹篾磨得很细,再进行编制,这样出来的席子又黄又量,很像琉璃的颜色,它是送礼的最优选,许多达官贵人间流传的赠品很多时候都有它。

李清照的词中把凉席称为“玉簟”,并不是说这是玉石做成的席子,而是非常精美的竹席而已。但其实在古代,确实有有钱的人用玉石编制凉席的现象,称为“玉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材料的慢慢广泛,出现了比玉席还要高级的象牙席,被称为“牙簟”,据说,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的寝殿内就有各种玉簟、白象牙簟、绿熊席等,可见其生活多么奢侈。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副极其珍贵的象牙席,是出土自雍正年间的罕见文物。据说这副席子是在广州制造的,一共只有五副,其制作难度之大,制作费用之高,超乎人的想象,于是胤禛为了推行节俭之风,曾下旨不允许再制造这种奢华的象牙席。其实这样,也是变相保护了大象,看来还要感谢雍正的这一圣旨,为现代保护动物的举措做了非常好的榜样。

除了上面讲的几种席子,古人还喜欢用兽皮做凉席,古代山林流行打猎,猎得的动物皮毛可做席子,肉可吃。甚至有人用猪皮做席子,称为 “壬癸席”,是把猪毛刷干净晒干后,让工人编制成席,质地又凉又滑。不得不说,古代的匠人不仅手艺好,还是极具创新思维的,他们在凉席的基础上,还制作出了冬夏两用席,这种席子克服了凉而不暖,暖而不凉的缺点。

在古代席子就有如此多的质地和制作工艺,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古代的封建思想严重,阶级之分清晰,有钱人用上好的席子,没钱的就用普通的席子,于是各种种类的席子应运而生。而到了科技发达的现代席子已经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员,鲜少有那种天价席的出现。

最后,小编真的要再次感谢下古代的匠人发明了这一避暑神器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了一丝清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