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出发,告诉你产仔间隔是怎样影响猪场生产效率的
产仔间隔(FI)是一个用来表征猪场生产效率的常用指标,它的定义是母猪两次产仔之间的天数。它与母猪年产仔窝数存在直接关联:
母猪年产仔窝数 = 365 (一年的天数)/产仔间隔FI(完成一次产仔需要的时间)
接下来我们向您介绍产仔间隔怎样准确计算,哪些因素影响产仔间隔以及产仔间隔对猪场生产效率的影响。
产仔间隔有很多种计算方法,第一种非常简单,我们有下面的例子来说明:
例1:在一个具有“典型”生产成绩(115天妊娠,24天断奶,断奶到配种5天)的10头母猪的场,该场的产仔间隔为:
产仔间隔:115+24+5=144 天
如果10头母猪的表现完全一样的话,那么这个猪场的产仔间隔为144天。
但是,如果其中一头母猪在配种之后21天出现返情,那么这头母猪的产仔间隔就增加了21天即:
产仔间隔:144+21=165 天
那么该猪场的平均产仔间隔就变成了:
也就是说,一头母猪的返情,导致猪场的平均产仔间隔时间延长2.1天,所以说返情对于产仔间隔存在负面影响,其他繁殖失败也有类似作用。
关于“断奶到配种间隔”,考虑到返情的问题,使用“断奶到成功配种间隔”更为恰当。参考文(“Weaning-to-service interval: What affects it and how to control it”)。
如果我们把我们的例子应用到一个特定时间段内的真实猪场的话,那么该猪场在指定时间段内的产仔间隔为:平均妊娠长度 + 平均哺乳长度 + 平均断奶到成功配种间隔长度。
第二种计算产仔间隔的方法是使用母猪年产仔窝数,这个数据相对容易获得。我们用另外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个算法:
例2: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猪场在6个月内的产仔窝数,并且我们知道这6个月中母猪的平均数量,那么这个场的母猪年产仔窝数为:
一旦我们获得了母猪平均年产窝数数据,我们就可以按照最前面提到的公式来计算产仔间隔了。
假设一个猪场的平均妊娠非常稳定,那么对产仔间隔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就是哺乳时间和断奶到成功配种间隔。
a) 哺乳时间长度:哺乳时间长短对产仔间隔有非常大的影响,哺乳时间延长一天产仔间隔也会延长一天。这是延长断奶时间的一个直接坏处。当然,不可否认,延长断奶时间还有很多好处。
b) 断奶到成功配种时间:这个因素收到另外两个指标的影响,一个是断奶到配种间隔,一个是繁殖失败。
断奶到配种间隔:理论上来说,断奶到配种间隔越长越不好。我们必须设法减少延迟发情(断奶到发情超过6天时间的)母猪的数量。
繁殖失败: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任何形式的繁殖失败对于产仔间隔都有负面影响。比如,一头母猪在配种55天之后流产,又过了25天该母猪发情并成功配种(累计增加了80天的非生产天数),那么这种情况对于产仔间隔的影响是普通返情4倍。这个可以参考我们另外一篇关于非生产天数的文章。
我们用另外一个例子来说明产仔间隔对猪场生产效率的影响,特别是对母猪年产窝数的影响:
例3:假设存在这样一个猪场,猪场每窝的断奶仔猪数是保持一致的:比如10个。两个不同产仔间隔之间的差异是:
如果产仔间隔 = 151 天
那么该猪场母猪年产窝数为:母猪年产窝数 = 365/151 = 2.417
如果我们用这个母猪年产窝数的数据乘以每窝断奶仔猪的数量,那么也就是说该场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为24.17头。
如果产仔间隔 = 158 天
我们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母猪年产窝数 = 365/158 = 2.31
同样的算法,那么该猪场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为23.1头。
也就是说,根据本例的计算,如果产仔间隔增加7天,就意味着母猪每年少提供1头仔猪。如果是一个500头母猪的场,就意味着少断奶535头仔猪,或者说产仔间隔增加1天,少断奶仔猪76.5头。
所以我们必须严格控制产仔间隔以及它的同源参数“母猪年产窝数”。及时关注对于产仔间隔有影响的因素,对生产成绩做出预测和调整。
来源:硕腾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