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识病(210):视力下降
一位26岁女性,双侧视力逐渐恶化,在眼底镜下可见视乳头水肿。
未增强的颌面部CT(A)显示弥漫性硬化和面部和颅骨的增厚,前缘突突的扩大,导致视神经管狭窄,右侧加重(箭头)。T1WI(B)上颅骨弥漫性低信号与骨硬化相对应。还应注意C1前弓的明显增大(箭头所示)。T2WI显示右侧视神经盘膨出,提示乳头水肿(C,箭头)。视神经萎缩,右侧更严重(D,箭头),在冠状面STIR成像上很明显。
答案:Camurati-Engelmann病
Camurati-Engelmann病1例
患者,男,25岁,因四肢骨钝性疼痛伴全身乏力3月余,于2015年3月28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酸痛无力,疼痛范围和程度呈缓慢进行性加重,自觉症状稍轻后于西安某医院骨肿瘤科诊治,给予相关辅助检查后诊断为“畸形性骨炎”,建议口服钙剂,连续服用4周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反而有加重趋势。随后于医院骨科就诊,诊断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给予中药汤剂(补益肝肾为主)口服1周后,四肢骨酸痛及无力感明显减轻。
5个月后症状复现,主诉:四肢骨酸痛,以双下肢症状明显,偶见头颅骨疼痛不适;
自发病以来,夜间颈项以上出汗量多,五心烦热,口不渴,饮食及二便可。
既往史:幼儿时走路晚,呈鸭步。
专科检查:身高179cm;双侧大腿中段周径为35cm、近心段周径为36cm(见图1),脊柱生理曲度存在,骨盆后凸明显,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四肢骨及额骨压痛(+),叩痛(+),四肢肌力为Ⅳ级,双侧跟膝腱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余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为326U/L,球蛋白为36.1g/L,白球比为1.2;骨钙素:92.860μg/L,甲状旁腺素正常;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学及核医学检查见:图2A~C。双膝关节正、侧位DR提示:双侧膝关节骨质疏松,双侧股骨下段、胫骨上段骨质密度不均匀增高,多考虑局限性骨干发育不良;
双侧股骨正侧位DR提示:双股骨及双胫骨上段呈对称性骨皮质增厚,其骨内外膜增厚、模糊,骨髓腔消失,呈网格状改变,双侧肌肉萎缩,考虑为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
双侧股骨CT提示:股骨干骺端近端髓腔存在,右侧变小;股骨中段髓腔明显变窄,皮质明显增厚;
骨扫描提示:颅骨、双肱骨、股骨和胫骨近端骨代谢活跃,多考虑良性病变。
诊断为:Camurati-Engelmann病(CED)。
图1:患者大腿近心段和中段的周径
A.双膝关节正、侧位DR片,提示股骨胫骨骨皮质明显增厚,髓腔变窄,干骺端远端未累及;双侧股骨正、侧位DR片,提示全段骨皮质明显增厚,屈侧更为显著;B.双侧股骨CT,提示股骨中段髓腔明显变窄,皮质明显增厚,股骨干骺端近端髓腔存在,右侧变小;C.全身骨扫描,提示全身多处骨代谢活跃;双股骨骨皮质增厚,对称性骨代谢活跃。
典型的CE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上TGF-β1基因错义突变的不完全显性遗传性骨病,常自幼年发病,男女发病率无差异。
主要表现为四肢钝性骨痛、幼年鸭步、易疲乏和肌肉萎缩,病理表现以骨发育异常为特点,多为全身性、对称性的长管骨内、外骨膜异常增生,致使骨皮质增厚,骨干增粗和骨髓腔变窄,尤以股骨和胫骨等长管状骨为著,其次是颅骨,但不累及骨骺。
在影像学与核医学上具有相应明显的表现,如本例所呈现的X线、CT和骨扫描特点。
由于近年来国外相关研究发现CE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变异性很大,加之有许多疾病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上与本病比较相似,难以鉴别。
为了更精确地诊断本病,笔者认为可以将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作为基本筛查手段,进一步的甄别需要依赖临床病理学组织细胞形态学表现,甚至基因分子遗传学的介入。
由于本病发病早进展缓慢,转归大多良好,但目前尚无根治手段,大多是对症处理,以激素疗效最为肯定。
袁普卫,杨威,康武林,周国干,张晓亮.Camurati-Engelmann病1例[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03):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