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喜欢抚弄奇迹的感觉,很安静

这个故事讲的不是执着,是真诚。

青春是我们最大的资本。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过如此得意的宣言。而这位九零后,得意之外,并没有肆意挥霍这资本。她的青春,光彩迷人。

2010年,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籍大二学生林华选择了“漆”作为自己的专业,当时她没有意识到,这随手翻开的一页,为之后的时光,镀上了炫彩霓虹。

她天然巧手、独立,还没毕业就被文化公司抢去,做手工艺设计的工作,如此踏入社会,前景很不错。

她只做了一年。


你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是没办法伪装的。

一年之后辞职,玩了三个月。

回到苏州开一家工艺小店,她有巧手,她算是会赚钱。但是她不要再回去做“不够手工”的工作。

那种生活太复杂、太浮躁。后来她说:“技艺是人在宇宙中为自己找到的位置。”

她找到了大漆。

投入、专注,一道工序,亲手从天亮做到饥饿难耐。很安静,正是她向往的感觉。

漆艺制作是艰苦的,需要时间酝酿,需要不断打磨。

像生命,像生长的过程。

“它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专注自己的技艺和内心。”

三个月,一个奇迹。

大漆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天然汁液,是一种半透明的涂料,大漆可以是斑驳的、粗糙的、细腻平滑的……制作大漆,像在抚弄奇迹。

这奇迹,是缓慢的。

俗话说,“百里千刀一斤漆”,走百里路割一千刀才有一斤漆,之后的提炼加工、工艺工序,更是繁复。历时几个月做一件盏托,并不夸张。

自然,最好。

因为血缘亲近,福建籍的林华接触了几件建盏修复,过程中她也学习和把握着古代经典器型的精髓。之后她就爱上了,这化腐朽为神奇、盏上添花的美丽。

他们做的老器物修复,不是找同样的瓷片去拼复,而是用大漆的脱胎工艺把残件缺失的部分复原甚至再创造。

其中用到了金粉和金箔,所以名叫“金缮”。单从工艺上讲,金缮工艺并不复杂,但每个人对于美的呈现和追求都不一样,作品如镜鉴,手艺人的审美、耐心、基本功,都写在作品上。

渐渐地,她和小伙伴吴玉铃,越来越默契,对手上的活计与物件越来越感恩。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手艺爱好者,口号喊得很响亮,她吐槽,大家不如静下来,选择学习一门技艺,去感受那种坚持的投入和专注。

少些浮躁气。

她说:“工艺和材料带给你的内在影响,要自己做和体悟。”

然后你会发现:原来你是可以静得下心的,

原来你是可以做得很好的。

有梦。

近二年,“漆生活”工作室风生水起,去年到今年的计划是漆和建盏,今年接下来的计划是漆和茶入(茶仓和茶叶罐),他们每年会做漆与不同窑口不同年代的老器的结合,也会相继的出一款或者一个系列的纯漆器设计作品,更大的“野心”,是希望大漆能够回归生活器。

但林华他们想要的目标,却是回到山里去。

他们都是山的孩子,对山有依赖和归属感,“那里怎么呆都舒服。”

静谧的时光里,她会教爸爸做漆,爸爸教她做茶。

互承手艺。

她觉得,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不必要的。

赚太多钱没有必要,巨大的信息量也没有必要。

和自己对话,很重要。首先要完全表达自己,才能分享给别人。

为了达到“种点东西、种点菜”的生活目标,他们已经试着在福建老家打理起了老茶园。如果能赚钱,就可以继续养着这双爱大漆的手。

有梦有朋友,未来,有看头。

采访及资料来源:林华、吴玉铃、漆生活

编辑:Abab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