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欣赏:等待和希望
等待和希望
文/张恩勇
送孩子上学回来,天还不亮。妻子说:“你看今天的月亮好圆啊!”此时的月亮还挂在西边的天空,真的好圆!仿佛在等待东方的朝霞满天。
这一问让我想起了《基督山伯爵》里的开场白:在美好未来到来之前,人类所有的智慧都包含在这四个字里——“等待”和“希望”。
一排排高大的树木,在冬风里摆动着它的枯叶,等待春天的到来。就像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排列在学校门口的两边,等待孩子出来。等待的幸福感满满地写在家长的脸上。
就这样,人生在等待和希望中开始了。
小时候,放学回家,母亲不在家,等待着母亲下地干活回来。只见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放下农具,就进厨房做饭。有时侯,母亲下班早,做好饭在家门口,等待孩子放学回来。在相互等待中,我度过了一段贫穷而幸福的日子,那是童年,少年,青年。那是一段可以等待母爱的日子,事实上,等来的是母亲的满脸皱纹,等来的是母亲满头白发。而母亲等来了孩子的长大成人。
春暖花开的时候,等待播种插秧!
夏雨阵阵的时候,等待间苗除草!
秋高气爽的时候,等待三秋大忙!
冬风烈烈的时候,等待储备收藏!
四季在等待中交替轮回,黑夜等待黎明,阴雨等待晴天,月缺等待月圆,久旱等待甘霖,寅年等待卯年!
等待大地的丰收,等待母亲的微笑。
关于等待的记忆,最深刻的是等待母亲赶集回来,母亲总会买点炒花生的,分给她的几个孩子,我至今想起来,还是小时候的花生香,现在的花生味道跟小时候的比起来,差得远。再有,就是在学校获得一张新的奖状,到家等待父母亲回来,听听父母的表扬,看看他们欣慰的笑脸。一个贫穷的年代,一个贫困的家庭,唯有学习才有出路的年代,孩子的奖状是父母的等待!
后来等来了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在20世纪80年代,考上大学在十里八村动静很大。也许是从明朝万历年间有我们的村庄开始,我是第一个“科举”上的。父老乡亲多少送点路费,也有送袜子或者毛巾的,让我感动的流泪!开学前的一段日子,我家就像过年一样热闹,父母也从来没有过的高兴,就像从此能跳出苦海似的!我是不吃苦了,将来也会穿上皮鞋的。那时,老师教育学生常说的话,“考上大学穿皮鞋,考不上大学穿布鞋;考上大学拿工资,考不上大学打牛腿。”那时考上大学好像就是农村孩子的唯一希望,我实现了!希望总是有的,只要你足够努力,只要你耐心等待!
等待是人类的最大智慧,哪怕像我当时一无所有。后来就等来了工作,事业,家庭,孩子。在日出日落的更迭中,我早起和学生一起跑步,晚上检查学生休息。白天三尺讲台,晚上看书写点东西!无风吹日晒,无饥饿冻馁,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青春王国演绎着青春故事,奋斗的年龄唱响奋斗之歌!我是一位辛勤的摆渡者,送一拨学生到彼岸,又接上一拨。等待着桃李芬芳的快乐!
在打铃上课、打铃下课中,我等待孩子们成长,让每一朵生命之花绽放,老师静待花开!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等待。你等待我,我等待你。我出差,你等我回来。你上班,我等待你下班。你出门,妈妈在门口,从送行的那一刻开始等待,等待孩子早日归来!天冷了,亲人拿着棉衣等待;下雨了,朋友举着雨伞等待;进步了,老师面带微笑等待;受挫了,教练鼓励的眼神等待!等待的焦虑不安与等来的幸福快乐,同样都是一种享受!
四通桥西的天桥不会忘记,我领着孩子,欣赏着道路两旁的美景,确切来说就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还有三环上车水马龙。昭熠(我儿子的名字)等待妈妈下班回来!车站门口,拥挤人群里,有你在等待,在洪水般的人流中,寻找亲人的归来!在众多的等待中,最有意义的莫过于在学校门口等着孩子放学,等着等着,小草从地底下钻出来;等着等着,一池荷花盛开;等着等着,果子挂满了枝头;等着等着,梅花在雪花中笑开!等来的是希望。
我曾经对年轻人讲,年轻就是一笔财富。年轻有足够的时间等待。现在轮到我了,就要自我安慰,年老也要耐心等待,等到后浪起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历史的必然。想想就无比兴奋,因为这是希望之所在!
最后还是很佩服大仲马这位法国著名作家,他在讲完唐太斯变成基督山伯爵的曲折离奇的故事后,留给玛西米蓝和朋友们的一句话:在美好未来到来之前,人类所有的智慧都包含在这四个字里——-“等待”和“希望”!共勉!
(2020年12月3日于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