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欧阳崇一书1  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

今天是《传习录》连载第148篇。

崇一②来书云:“师云:‘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若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③之’则是专求之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④窃意良知虽不由见闻而有,然学者之知,未尝不由见闻而发。滞于见闻固非,而见闻亦良知之用也。今日落在第二义,恐为专以见闻为学者而言。若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似亦知行合一之功矣。如何?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⑤。”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⑥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近时同志中盖已莫不知有致良知之说。然其工夫⑦尚多鹘突者,正是欠此一问。大抵学问工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月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则语意之间,未免为二。此与专求之见闻之末者,虽稍不同,其为未得精一⑧之旨,则一而已。“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云择,又云识,其⑨良知亦未尝不行于其间。但其用⑩意乃专在多闻多见上去择识,则已失却头脑矣。崇一于此等处见得当已分晓。今日之问,正为发明此学,于同志中极有益。但语意未莹,则毫厘千里亦不容不精察之也。

①《答欧阳崇一书》。《年谱》系此书于嘉靖五年(一五二六)。是年阳明五十五岁,在越。然南元善刻《传习录》先此一年,为嘉靖四年。二者必有一误。

②崇一。欧阳南野,参看第一○四条,注一。

③多见而识。《论语·述而篇》第七,第二十七章,孔子之语。

④师云……第二义。阳明之语,见第一四○条。

⑤无知也。《论语·子罕篇》第九,第七章。

⑥人。施本、俞本作“门”。

⑦工夫。南本、施本、俞本下均有“间”字。

⑧精一。参看第二条,注四。

⑨其。南本作“则”。

⑩用。南本、施本、俞本作“立”。

千里。参看第四条,注六。

译文

崇一在来信中写道:

“先生说‘人的德性良知不倚仗见闻,若说多闻而选择其中的善依从,多见多识,那是只在见闻的细枝末节上寻求,这就执着于次要的见地了。’我以为,良知虽不倚仗见闻而存在,然而,学者的知,未曾不是由于见闻引发的。局限于见闻固然错误,但见闻也是良知的作用。如今,您说见闻是次要的,大概专门是就只以见闻为学问的人而言的,如果已能致良知而在见闻上寻求,这仿佛也是知行合一的工夫。不知这种理解是否正确?

良知并不是从见闻上产生的,而见闻都是良知的作用。因此,良知不局限于见闻,但也离不开见闻。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以外,再别无他知。所以,致良知是做学问的关键,是圣人教人诲人的第一要义。如今说,只在见闻的细枝末节上寻求,那就失去了主宰,寻求的只是次要问题了。近来,同志们没有不知道致良知的,但他们的工夫仍有许多糊涂之处,正是因为缺少你的这一疑问。这一般而言,学问的功夫关键是要抓住核心问题。若专把致良知看成最关键的事情,那么,多闻多见无不为致良知的功夫。在日常生活中,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也无不是良知的作用与流行。离开了见闻酬酢,也就无法致良知了。因此,良知与见闻即为一件事。如果说致良知,并且从见闻上寻求,那么,在语义上把良知见闻看成两件事也就在所难免了。这虽然与只在见闻的细枝末节上寻求良知的人稍有不同,但他们都不理解惟精惟一的宗旨都是类似的。“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然说了“择”与“识”,可见良知也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只是其用意还是在多闻多见上选择、认识,将最关键的东西给失去了。崇一,想必你对这些问题已经知道了,今天的问题,正是为了阐明良知学,相信对同志们有很大的裨益。只是意思表达的不够清楚,为了以防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情况,也不能不作认真仔细的鉴察。

精读《传习录》第148篇

(0)

相关推荐

  • 在事事物物上致良知

    人孰无良知乎?独有而不能致之耳.--王阳明 话说, 湖南观察使崔群拜访东寺如会禅师. 崔群问: "师以何得?" 师曰: "见性得." 此时如会禅师正生眼病, 崔 ...

  • 向世陵|闻见与德性——朱子、阳明“知”论辨析

    向世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儒家哲学和儒释道关系研究. 摘要: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的两分是宋明时期流行的做法,德性之知不萌于闻见则是自张载.二程开始的代表性观点,目的在于维护 ...

  • []《卷中·答欧阳崇一》良知不由见闻、不滞见闻、不离见闻

    各位朋友好,咱们今天读<传习录点中卷>中的<答欧阳崇一>,欧阳崇一就是欧阳德,他是江西泰和人,是王阳明弟子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弟子,当然也是江右王门很重要的一个中坚人物.欧阳崇一给 ...

  • 找到自己,做自己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与利,何时才能知足? 得与失,何时才能 ...

  • 该如何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梁启超高度评价其为王阳明留给中国学术界最有价值的口号.但是后世学者中不乏一知半解之人,误会者有之,诋毁者也有之.我是阳明先生的忠实粉丝,极不愿 ...

  • 致良知,很简单却不容易

    私意萌时这一"知",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把那私意消除去,便是立命工夫. 形式上看 王阳明心学经历了几个阶段: 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 表面上看起来 从前说知行合一,后来说致 ...

  • 答欧阳崇一书

    发布时间:2021-05-15学以为己原文[35.1]崇一来书云:"师云:'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若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之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窃意良知虽不由 ...

  • 答欧阳崇一书2  在良知上体认

    [原典] 来书云:"师云:'<系>言何思何虑,是言所思所虑只是天理,更无别思别虑耳,非谓无思无虑也.心之本体即是天理,有何可思虑得?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体,不是以私 ...

  • 细品|《传习录》卷中·答欧阳崇一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

  • 《卷上•答欧阳崇一》良知与思在线收听

    各位朋友好! 我们今天仍然看<传习录·卷中>的<答欧阳崇一>.上一次我们讲了这篇文章的一开头一段,那我们接着讲下面一段.这一段我个人是很看重的.因为他主要谈到一个问题,就是思. ...

  • 《答洪驹父书》(黄山谷)

    作品原文 答洪驹父书 驹父外甥教授 :别来三岁 ,未尝不思念.闲居绝不与人事相接 ,故不能作书,虽晋 城亦未曾作书也.专人来,得手书.审 在官不废讲学,眠食安胜 ,诸稚子长茂 ,慰喜无量 . 寄诗语意 ...

  • 答顾东桥书(32.13

    发布时间:2021-04-17 拔本塞源 原文 [32.13] 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吾之说虽或暂明于一时,终将冻解于西而冰坚于 ...

  • 答刘内重书

    发布时间:2021-05-03 意必之私 原文 [30.1]书来警发良多,知感知感!腹疾,不欲作答,但内重为学功夫尚有可商量者,不可以虚来意之辱,辄复书此耳. [30.2]程子云:"所见所期 ...

  • 黄庭坚:《答李几仲书》

    <答李几仲书> 黄庭坚     昨从东来,道出清湘,八桂之间,每见壁间题字,以其枝叶,占其本根,以为是必磊落人也.问姓名于士大夫,与足下一游归者皆曰:"是少年而老气有余者也.&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