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谈管理(提升情商:放下道理,不争对错,去跟你的感受联结)
1
讲道理,争对错:
情商低的两种僵局
情商低是生活中让人很苦恼的一件事情。
对于当事人本人来说,知道自己情商低,说话做事get不到点,找不到分寸,不招人喜欢,确实是让自己很难受。
但要去改变情商吧,好像又找不到准确的法门。
和情商低打过交道的人就会知道,他们经常说话做事不恰当,很多时候表现都很无语,让你哭笑不得。
情商低,很要命,但其实也并非不能改变。
怎么提升呢?
一句话:关注你的情绪感受,关注别人的情绪感受。
众所周知,情商是“情绪智力”一词的缩写,
情商这个词最初的提出者Salovy和Mayer等人认为,情商包括5个方面:
情商的关键词是“情绪感受”。
人和人为什么有情商的高低?主要因为不同人在情绪感受和处理上不同。
简单说,高情商的人,对人的情绪感受有准确敏锐的感知。
并在这种感知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系列应付办法,
因此在人际关系处理上比较有分寸,让人觉得恰当舒服。
而低情商的人,对人的情绪感受力准确性较差,或者没有感受力,导致说话做事对人的情绪感受照顾不周,显得情商很低。
一个人,如果跟自己的情绪感受失联,ta往往会活在很多道理中,于是ta跟人沟通的方式就陷入了这样的局面:
讲道理。
嗯,如果在道理上没有达成一致,就会更进一步:
争对错。
一个沉浸在自己道理里的人,是看不到别人对他皱起的眉头的:
“人是需要适度讲道理的,但你整天满嘴道理的样子,真的情商很低。”
2
只讲道理的人,
活在“应该”之中,
而不是“真实”之中
道理,源于外界要求的内化。
在我们的成长中,如果早年的养育者对我们只讲道理,只提要求,不关注我们的情绪感受,我们就很容易发展成一个“过度应该”的人,这些“过度应该”表现在:
这些养育者跟孩子的联结不是通过情感,而是通过“要求”、“对错”、“道理”。
这样就会导致这个孩子情绪情感的智力部分没有得到充分引导、锻炼和发展,而过度的发展了很多“道理化”的能力。
等他们长大后继续采用这种模式去跟别人进行互动,复制早年用“道理”跟人联结的模式,让人觉得情商低。
过度的讲道理之所以让人觉得情商低,是因为,只讲道理的人,看不到活生生的人的存在,看不到每个个体的个性差异,他们固执的活在某些大道理里,认为人应该遵从他说的那些道理。
这就会造成两种后果:分裂和强迫。
一个只讲道理的人必然容易活在分裂里。
因为凡是道理,都容易有对错,都容易沉浸在理所当然的对错思维里。
他们理直气壮的认为:
自己坚持的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这么做是对的,那么做就是错的;
所以他们时常会陷入到和人争对错的的局面里。
不光这样,当面对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更棘手的问题场面时,对错思维很明显会暴露弊端,因为既然涉及到复杂,就不可能是谁对谁错这么简单。
具有对错思维的人还很容易对事和人进行评判。
所以,只讲道理的人,容易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很多不接纳。
他们在说“应该怎么怎么样”,总是在给自己和别人提要求,而完全看不到真实的自己和别人,他们无法把人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整合起来,因此会很分裂。
严重的人,可能会陷入偏执之中。
一个只讲道理的人也是最容易发生强迫行为的人。
当『道理』和『应该』跟自己的『真实的感受』冲突时,他们首先是压抑自己的感受,或者让自己的感受让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由此,构成强迫。
通过强迫的方式让自己做事的人,体验不到自己做事的乐趣。
ta容易陷入到机械和麻木里,有时这种强迫过多,还会引起当事人大量的内心冲突——那些被我们压抑的情绪情感正通过潜意识的方式来表达抗争。
我通常用马和骑马的人来比喻这种关系:
马是情绪感受,骑马的人是“要求”;
骑马的人必须了解自己马的感受、特点,才能更好的管理马,和马一起奔向目标;
而如果骑马的人只关注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完全不顾马的感受,一味的抽打马,希望它奋力奔跑,这样的方式可能会把马搞崩溃,引起马的对抗,导致别扭效率低的局面。
总之,无法让马快乐的奔跑,也就无法发挥出马的潜力。
同理,通过强迫的方式让别人做事的人,也容易激起别人的反抗,让自己和别人都不爽。
3
关键是去“理解”
过度讲道理不能促进对人的理解,沟通的本质是理解别人,而理解别人的前提是先理解自己。
如果我们过度的活在各种道理中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自己,因为我们抱有的视角一定是先判断“我这样对不对”,“我这样应不应该”,
而不是“我为什么会是这样”,“我想要什么”“做什么会让我很开心”这种基于理解自己的思维角度。
一句话,过度的道理和要求是在围绕一个外物(早年养育者的要求)构建自我,在这种构建里,我的感受和需求是不重要的,我必须围绕这个外物发展自己,否则我就是没道理的,不应该的。
活在大道理里的人,无法接纳真实的存在,也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和别人,他们只能接纳道理。
当人们不接纳现实时,就无法发展出“理解”的能力。
因为理解的前提是先要接纳,接纳自己、别人情绪感受的真实性、正当性、合理性,然后才能尝试去发展理解自己,理解别人的能力,由此构成情商。
所以情商高的前提是:你首先要先接纳情绪感受的合理性、正当性,然后再去分析这背后的原因。
从批判到接纳意味着人要发展一种能力:整合的能力。
把好的坏的、对的错的整合到一起,从整体的角度客观的看待问题。
心理学家梅兰妮克莱因提到:
整合能力是人的心理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没有发展到整合阶段的人,心理发育会停滞在偏执—分裂里。
这意味着,孩子无法整合妈妈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因此对世界的看法停留在分裂里。
整合能力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前提,那就是:孩子在心理上必须能确认自己是好的。
因为只有确认了自己是好的的时候,我们才能承受的起妈妈不好的一面。
那么这依赖于妈妈始终要向孩子传递:“妈妈是爱你的,你是好的,你没问题”这样的感受和信念。
当有这个基本保证的时候,孩子就不会怀疑自己有问题,他就会建立对世界基本的信任感。
这时,如果妈妈有一些不好的地方,他也具有了承受的能力,由此好坏得以整合——妈妈是一个好坏各有的人,但她是爱我的。
然后他尝试可以去理解到妈妈不好的一面的原因。
一言以蔽之,只有解决了“自我认同”的人,才有能力去理解别人。
而只讲道理的人,很明显,还停留在需要用道理去自我认同的阶段,他无法确认自己是好的,由此也就不具备理解别人的心理空间和能力。
而“自我认同”的欠缺,其实是一种“心理饥饿”。
4
提升情商:
少关注道理和要求,多关注感受
道理和要求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被外界灌输的一种东西,它其实不是你的东西,更多的是父母和外界提的一些要求。
这些要求未必符合你、也未必适合你。
你甚至没想过它们或许不合理,或许没想过:你为什么一定要符合这些要求,为什么按照这些要求活着。
它们只是因为你小时候这么做,父母很认可,所以还在继续保持的某种惯性。
或许也可以这么说,小时候你通过遵守这些道理、要求,来获取父母的爱和认可,来确认自己是个没问题的孩子,来确认“我很好”的方式。
一句话,你需要很懂事,很正确来换取父母的爱和认可。
但是这样做的时候,你心里压抑着大量的不被爱和认可的恐惧:
害怕自己不对了、不懂事了、不讲道理了,这些爱和认可就消失了。
所以你总是需要强迫自己,在道理和自己的感受面前,你优先照顾了这些道理,
而不是尊重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接纳情绪和感受的合理性。
就像小时候,父母总是不接纳我们情绪情感的合理性,总是评判我们不应该这样那样一样,比如小孩不应该馋嘴,小孩不应该让大人生气,小孩不应该哭闹,小孩应该懂礼貌一样。
他们从未尝试过理解:
为什么我们会馋嘴?
为什么我们要干一些事,让大人生气?
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哭闹?
什么时候我们会哭闹,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我们不懂礼貌?发生了什么?
这些对情感和感受的忽视,甚至否定,让我们的真实自我得不到发展,总害怕自己不够好。
我们依然处在向某些标准证明自己合理性的阶段,一如当年那个孩子。
但实际上,你任何的行为都是合理的。
小孩不就是会馋嘴吗?
小孩凭什么不能让大人生气?
小孩凭什么不能哭闹?
小孩为什么要懂礼貌?
怎样才算懂礼貌?
这些要求和规矩其实是可以变的,因为视角不同,需要的要求和规矩就完全不同。
在这一点上,并没有绝对正确的道理。
可是小时候,我们被剥夺了这种坚持我们的感受,说出我们观点的机会,
我们被强迫只能服从大人的要求和道理,被强迫执行,
由此我们也就失去了发展关注自己感受、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更客观的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
也就是说,你对世界的认识,必须是要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进行的,
这样发展出来的观点和能力就不会只是一个空洞的道理或者一个死板的要求;
它会是灵活的、多角度的、多种观点并存的,而不是强迫的和非此即彼的。
认识到他人的视角和自己的视角会有不同,并把这些区分开来,更多的能去理解别人而不是评判别人对不对,合不合适,这样我们就能从争论道理进入理解的阶段。
是的,当你尝试去理解的时候,你的情商就有了提高的可能。
本质上,情商就是对情绪情感感受的理解分析应对能力。
但首先,要提升这个,你得先放下道理,放下对错,然后去关注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