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82.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

今之治偏枯者多主气虚之说,而习用《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然此方用之有效有不效,更间有服之即偾事者,其故何也?盖人之肢体运动原脑髓神经为之中枢,而脑髓神经所以能司运动者,实赖脑中血管为之濡润,胸中大气为之斡旋。乃有时脑中血管充血过度,甚或至于破裂,即可累及脑髓神经,而脑髓神经遂失其司运动之常职;又或有胸中大气虚损过甚,更或至于下陷,不能斡旋脑髓神经,而脑髓神经亦恒失其司运动之常职。此二者,一虚一实,同为偏枯之证,而其病因实判若天渊。设或药有误投,必至凶危立见。是以临此证者,原当细审其脉,且细询其未病之先状况何如。若其脉细弱无力,或时觉呼吸短气,病发之后并无心热头疼诸证,投以补阳还五汤,恒见效。即不效,亦必不至有何弊病。若其脉洪大有力,或弦硬有力,更预有头疼眩晕之病,至病发之时,更觉头疼眩晕益甚,或兼觉心中发热者,此必上升之血过多,致脑中血管充血过甚,隔管壁泌出血液,或管壁少有罅漏流出若干血液,若其所出之血液,粘滞左边司运动之神经,其右半身即偏枯,若粘滞右边司运动之神经,其左半身即偏枯。此时若投以拙拟建瓴汤,一二剂后头疼眩晕即愈。继续服之,更加以化瘀活络之品,肢体亦可渐愈。若不知如此治法,惟确信王勋臣补阳还五之说,于方中重用黄 ,其上升之血益多,脑中血管必将至破裂不止也,可不慎哉!如以愚言为不然,而前车之鉴固有医案可征也。

邑某君,年过六旬,患偏枯原不甚剧。欲延城中某医治之,不遇。适有在津之老医初归,造门自荐。服其药后,即昏不知人,迟延半日而卒。后其家人持方质愚,系仿补阳还五汤,重用黄 八钱。知其必系脑部充血过度以致偏枯也,不然服此等药何以偾事哉?

又尝治直隶王××,其口眼略有歪斜,左半身微有不利,时作头疼,间或眩晕,其脉象洪实,右部尤甚,知其系脑部充血。问其心中,时觉发热。治以建瓴汤,连服二十余剂全愈。王××愈后甚喜,而转念忽有所悲,因告愚曰∶“五舍弟从前亦患此证,医者投以参 之剂,竟至不起。向以为病本不治,非用药有所错误,今观先生所用之方,乃知前方固大谬也。”统观两案及王××之言,则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不愈昭然哉!而当时之遇此证者,又或以为中风而以羌活、防风诸药发之,亦能助其血益上行,其弊与误用参者同也。盖此证虽有因兼受外感而得者,然必其外感之热传入阳明,而后激动病根而猝发,是以虽挟有外感,亦不可投以发表之药也。

(0)

相关推荐

  • 【脑髓气郁证】肖春宏老师

    ​[脑髓气郁证]没听说此证,是吧.但是在中医里有此证,临床也常见,此证为气郁证之一(按部位分气郁证,如心气郁证,脾气郁证等等) 1,诊断症状:头胀,头痛,眩晕,时作时休,并因情志刺激而加重.精神抑郁, ...

  • 血管性痴呆 中医治则以“补”为主

    [摘要]对补肾通腑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理论依据进行探讨,并对其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实验动物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肾精亏虚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机,腑气不通是其证候要素,常用药物有大黄.何首乌.生地黄.泽泻等 ...

  • 加味四逆汤治疗脑出血伴血管源性脑水肿30例

    袁 虎 张 俊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脑出血伴血管源性脑水肿采用加味四逆汤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脑出血伴血管源性脑水肿 60 例,均为我院2015 年2 月-2016 年2 月 ...

  • ​刘祖贻研究员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认为本病以湿热毒邪痹阻为关键病机, 治疗宜以清热解毒.利湿通络为法,采用自拟五藤蠲痹饮加减.并附验案3则以说刘祖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认为本病以天癸竭.肾精气亏虚为主要病机,治疗宜以温肾益精为主要 ...

  • 《医学衷中参西录》1.资生汤

    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亦治女子血枯不月. 生山药(一两) 玄参(五钱) 于术(三钱) 生鸡内金(二钱,捣碎) 牛蒡子(三钱,炒,捣) 热甚者,加生地黄五六钱.脾为后天之本, ...

  • 《医学衷中参西录》2.十全育真汤

    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羸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热不时,或多梦纷纭,精气不固. 野台参(四钱) 生黄 (四钱) 生山药(四钱) 知母(四钱) 玄参(四钱) 生龙 ...

  • 《医学衷中参西录》3.醴泉饮

    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生山药(一两) 大生地(五钱) 人参(四钱) 玄参(四钱) 生赭石(四钱,轧细) 牛蒡子(三钱,炒,捣)天冬(四钱) 甘草(二钱) 劳热之证,大抵责之阴虚.有肺阴虚者 ...

  • 《医学衷中参西录》4.一味薯蓣饮

    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生怀山药(四两,切片) 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 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 ...

  • 《医学衷中参西录》5.参麦汤

    治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 人参(三钱) 干麦冬(四钱,带心) 生山药(六钱) 清半夏(二钱) 牛蒡子(三钱,炒,捣) 苏子(二钱,炒,捣)生杭芍(三钱) 甘草(钱半) ...

  • 《医学衷中参西录》6.珠玉二宝粥

    治脾肺阴分亏损,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 生山药(二两) 生薏米(二两) 柿霜饼(八钱) 上三味,先将山药.薏米捣成粗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随意服之.山药.薏米皆清补脾 ...

  • 《医学衷中参西录》7.沃雪汤

    治同前证,更兼肾不纳气作喘者. 生山药(一两半) 牛蒡子(炒捣,四钱) 柿霜饼(冲服,六钱) 一人,年四十余,素有喘证,薄受外感即发.医者投以小青龙汤,一剂即愈,习以为常.一日喘证复发,连服小青龙汤三 ...

  • 《医学衷中参西录》8.水晶桃

    治肺肾两虚,或咳嗽,或喘逆,或腰膝酸疼,或四肢无力,以治孺子尤佳核桃仁(一斤) 柿霜饼(一斤) 先将核桃仁饭甑蒸熟,再与柿霜饼同装入瓷器内蒸之,融化为一,晾冷,随意服凡果核之仁,具补益之性者,皆能补肾 ...

  • 《医学衷中参西录》9.既济汤

    治大病后阴阳不相维系.阳欲上脱,或喘逆,或自汗,或目睛上窜,或心中摇摇如悬旌:阴欲下脱,或失精,或小便不禁,或大便滑泻.一切阴阳两虚,上热下凉之证. 大熟地(一两) 萸肉(去净核,一两) 生山药(六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