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真伪鉴定之施釉工艺鉴定

陶瓷器表面的那层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一般以矿物质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配制,需研磨成浆,使其附着在瓷、陶坯的表面,再经烧制成为玻璃的光泽的陶瓷表层,对陶瓷器物起到装饰和保护的作用。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烧制后就会呈现不同色泽,即颜色釉。

通过施釉,产品表面就变得平滑、光亮、 不吸湿、不透气。同时在釉下装饰中,釉层还能保护画面,使之经久耐用,并防止彩料中有毒元素的溶出。如果使釉着色、析晶、乳浊、消光、开片等,还能增加产品的艺术性,掩盖坯体不良的颜色,从而扩大陶瓷原料的使用范围并提高产品的等级。

古陶瓷的施釉方法主要包括涂釉、浇釉、浸釉、荡釉和吹釉等。根据釉浆的性能、坯体的强度、器物的大小以及施釉的部位等因素而判断采用什么方法施釉。不同的施釉方法产生于不同年代,在陶瓷表面也会留下不同痕迹。施釉工艺为我们判定古陶瓷的制作年代和真伪提供了一个客观标准。

一、古代陶瓷施釉工艺之浇釉

浇釉是将釉浆浇到坯体表面,然后除去多余的釉料。浇釉最早出现在原始青瓷的施釉工艺中。原始青瓷釉料的颗粒相对较粗,掺和其中的草木灰又未经陈腐处理,所以草木灰和瓷土之间易产生分离现象,且悬浮性差。在施釉过程中必须用釉勺不断搅动釉料,使其均匀,再将釉浆浇到器物上去。除此而外,汉绿釉和唐三彩等琉璃釉器也多采用浇釉工艺,这是由于琉璃釉本身也是一种悬浮性较差的釉料,其中的石英和氧化铅极易产生分离现象,大面积的施釉必须一边搅动,一边浇施。此外,景德镇的瓷器在清代之前,大、中型器物也多采用浇釉工艺。这是由于景德镇的瓷土干燥强度低,搬动中易产生破损,特别是釉下彩绘器,在浸釉中极易造成前功尽弃,所以体型稍大者都采用不需剧烈搬动的浇釉工艺。

浇釉分正浇和反浇两种。正浇是要将器物放置平稳,将釉浆从器物上部浇下;反浇是把器物倒置,口沿朝下,釉浆由底部或下半部浇流向口沿称。浇釉又分手工浇釉和慢轮烧釉两种。慢轮烧釉是将制品置于能够旋转的慢轮上,一边转动慢轮,一边将釉料浇于坯体上,在器物表面会留下起始痕迹。元代青花大罐就采用此种浇釉方法,只是在浇釉过程中要将器身浇满,这样就会使底足上也留有釉迹,事后还要清除。

二、古代陶瓷施釉工艺之涂釉

涂釉又称刷釉,是用毛刷蘸取釉浆在器物表面或内壁进行刷涂。涂釉也是一种最古老的施釉方法,是由原始陶器刷浆工艺演变而来的,涂釉器物表面会留有明显横向刷痕,涂釉一般是在慢轮上进行。由于坯体采用素烧工艺,且釉层较厚,在干燥过程中往往产生龟裂现象,迫使工匠在入窑前再蘸水刷涂釉面消除裂纹,烧成后的釉面会隐约留有刷痕。现代仿品都没有此特征,它可以成为我们鉴别真伪的技术要点。

三、古代陶瓷施釉工艺之荡釉

荡釉就是将适量釉浆倒入器物内,然后旋转晃动器物,使釉浆均匀地附着在器物的内壁上,然后将多余釉浆倒出。宋代北方各窑口器物内壁的所谓护胎釉多采用涮釉工艺。

四、古代陶瓷施釉工艺之浸釉

浸釉又称蘸釉,最早出现在西汉晚期原始瓷器上。这一时期的釉浆,悬浮性得到明显改善,开始采用浸釉工艺。浸釉,顾名思义就是将坯体浸入釉浆中,使之附着一均匀釉层的方法。釉层厚度由浸入釉浆中的时间长短和釉浆浓度来决定。古代是徒手操作,往往要浸两道釉,第一道釉的釉层看上去较薄,通常称为护胎釉。对于大多数器物来说,内外釉多同时浸,一次完成。它不但需要有较高的坯体强度,而且还需要掌握熟练的施釉技巧。

五、古代陶瓷施釉工艺之吹釉

吹釉是将釉浆倒入吹壶,用嘴对着壶口上的吹管吹气,流动的气体将釉浆吸入喷口,以雾滴形状喷涂到坯体表面,类似于现代喷漆工艺。吹釉工艺最早出现在清代康熙时期的景德镇,并延续至今。它彻底解决了坯体干燥强度低,不易施釉的难题。20世纪90年代以前,景德镇仿元青花和明代瓷器时,多习惯采用吹釉工艺,瓶罐内壁上会留下吹釉时产生的釉点,且釉面平整无泪痕,凡有此特征者均为当代仿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