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辨治痤疮的常见方证是?
原创 胡希恕经方医学 胡希恕经方医学 2018-09-10
按语:学习—跟诊—整理—讨论—深化体会,一群亲师友、肯用功、爱思考和乐分享的师兄学姐们正投入到冯老医案整理的活动中来,我们将陆续刊出大家的体会文章,同时整理者也将及时在文后回复读者的提问或意见建议。
冯世纶教授案例:
孙某某,女,26岁,2018年1月27日就诊。
面部痤疮4年,生理期及食辛辣刺激物加重,曾服用中药效果不佳,近期加重。刻下症:纳可,睡眠可,无口干口苦,月经尚规律,血量少,有血块,无痛经,腰酸,大便成形,日1-2行,小便调,手足不温,脉沉细,苔薄白。
王俩宜师兄解析:
六经辨证:面部痤疮,生理期及辛辣刺激物加重为上热,手足不温为下寒,为厥阴病(上热下寒); 腰酸,手足不温,脉沉细,苔薄白为太阴病;血量少,有块为血虚夹瘀。
综合分析:患者既没有恶寒发热的表证,也没有口渴、口干、恶热及胃家实的里证,其表现为面部痤疮,生理期及服辛辣刺激物加重为上热,手足不温为下寒,主要表现为上热下寒的错杂表现,患者月经量少有块为血虚夹瘀,故辨为半表半里阴症的厥阴病夹血虚血瘀。
辨方证: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赤小豆证
药用:柴胡12g、黄芩10g、天花粉12g、生龙骨(同煎)15g、桂枝10g、生牡蛎(同煎)15g、干姜6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6g、苍术10g、泽泻10g、茯苓12g、炙甘草6g、赤小豆15g,七剂,嘱先浸泡30分钟,煮沸20-30分钟,煎二次,分二次服。
2018年2月27日复诊:服上方14剂面部痤疮减轻,腰酸已,四逆,脉细,苔白,原方增干姜为10g,药用:柴胡12g、黄芩10g、天花粉12g、生龙骨(同煎)15g、生牡蛎(同煎)15g、桂枝10g、干姜10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6g、苍术10g、泽泻10g、茯苓12g、炙甘草6g、赤小豆15g,7付,煎服法如前。
分析:
厥阴病属半表半里之阴证,不似表证、里证单纯,较为复杂多变,运用胡老理论,用排除法确认,既没有表证又没有里证,便是半表半里证。其上热下寒,以寒为本,以和法治之。半表半里方证很多,简单说,当正邪相争初入半表半里寒热往来,热明显属少阳用小柴胡汤机会多;当呈现半表半里阴证,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或乌梅丸或泻心汤类方机会多。血虚血瘀每兼水盛,血不利则为水。半表半里病位上热下寒兼血虚(血瘀)水盛,遇到这类型的厥阴病,冯老每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本例患者,有腰酸,四逆,其合方中又暗藏有甘姜苓术汤治腰酸。方中加入赤小豆乃合赤小豆当归散养血排脓,诸方合用,方证对应,故疗效佳。
平江县南江镇博爱中医门诊部 王俩宜整理
2018年8月16日
编者按:
本例患者证情单一,俩宜师兄主要以排除法辨证,是对胡老用排除法判定厥阴病这一学说和方法的验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