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评析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

一、什么是中医理论体系?

1、《教材》:第一章“中医理论体系概述” 认为: 中医是“传统医学科学”,《教材》对中医的这一错误定性,就决定了《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编者,根本不知何为“中医理论”!中医不是“传统医学科学”,而是“传统医学哲学之模拟”,严格的说中医是对内道哲学之“运用”所形成的传统文化 观念。

所以〔2009〕22号《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才说: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这就说明中医是传统文化之核心,而不是一般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是传统“道德”,中医是中国传统“道德”之产物,知此才知什么是中医!连什么是中医就不知,又何谈中医理论?“科学”是分科之学,何来“体系”?只有总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全局之哲学才有其“体系”,而文化观念则是哲学理念之体现,才能形成之“体系”。中医理论只所以有“体系”,因为它源于中国古代内道哲学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所以〔2009〕22号《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才说: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2、传统文化之核心所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源于中国古代内道哲学理念。中国古代内道哲学理念,源于中国古代内道哲学所论的,道“体”决定道“用”,这一道之“体用关系”。中医就是对中国古代内道哲学这一道之“体用关系”的运用,中医就是“用”的这个内道之“体”。中医正是“用”的这个内道之“体”所形成的医学理论,才具有“中医理论体系”。所以中医理论体系,离不开这个内道之“体”,中医理论体系中不能没有这个内道之“体”。所谓“体系”之核心在“体”,没有“体”就不成“体统”,没有“体统”何来“体系”?由此可见,这本《教材》不知华夏古代内道哲学所论道之“体”,所撰写的“中医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成“体统”凑合起来的大杂烩,根本不能指导中医临床。

3、由此可见中医学,不是《教材》中所说的: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内道哲学道之“体用关系”指导下,形成的具有独特观念的传统医学,中医学在长期的传承中,不断疏远道之“体用关系”,远离《黄帝内经》而去,由内道嬗变为外道而术化,至使当今之中医界不知“上古天真论篇” 所论的医道之“体用关系”,只看到《黄帝内经》所论之医“术”而看不到所论之医“道”。

4、《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认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有:①藏象、经络、形体官窍、精神气血津液、体质学说,为有关人体正常形态生理的理论;②病因、发病、病机学说,为有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理论;③治疗原则与方法,药学、组方理论及诊法、辨证理论,为认识与处理疾病的理论与方法体系;④养生、保健、康复理论与方法,为有关预防与延寿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这说明当今中医学界,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之概念认识模糊。中医学理论分层次: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学一般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学一般理论三个层次构成,中医学基础理论则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之核心。中医学基础理论是“藏象”与“脏象”之间的体用关系。由此展开对“理、法、方、药” 予以论述 ,以体现其 “藏象”主导“脏象”,这是中医学基本理论 。“阴阳五行”、经络、形体官窍、气血津液等,是用“藏象”主导“脏象”去阐述论证“理、法、方、药” 的基本中医学术语。

5、只有中医之“道”,才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以中医之“道”展开论述的理论才是中医理论,这样的中医理论,才能形成“中医理论体系”。所以谈中医理论就是论医“道”,及医“道”与医“术”之关系,中医临床才能实现“以道御术” 而成名医。这个中医之“道”,就是“藏象”之道体主导“脏象”之道用的“道理”即医理,这个“道理”即医理,才是中医的“基础理论”。这个“道理”即医理,就是“理、法、方、药”中之“理”。没有这个中医的“基础理论”,就不成其为中医学。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源于中国古代内道哲学基础理论,所以中医是华夏“道”之“用”之产物。

6、中国古代内道哲学基础理论,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关系: “道、法、术、器”是中国古代内道哲学的基础理论,它是一个不可分割之整体,并由此构成中国古代内道哲学体系。其核心就是道体决定道用,由此展开所形成的理论就是中国古代内道哲学的基础理论。

源于中国古代内道哲学旳中国古代中医学,其“理、法、方、药”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它也是一个不可分割之整体,并由此构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其核心就是“藏象”之道体主导“脏象”之道用,由此展开所形成的理论就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国古代内道哲学的基础理论的“道、法、术、器”,是一个不可分割之整体,其内有4个层次,“道”是髙层次层次,然后依次为二、三、四之层次,由“道”主导其他三个层次,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也是如此。

中国古代哲学主论“道”之体用关系,“道”体决定“道”用的原理就是理。汉语中“理”一词分常理与哲理,常理是局部浅显的“术、器”关系之理为“外道”之理,而哲理则是全局高深的“道、法、术、器”关系之理为“内道”之理。中国古代哲学原理是中医医“道”之“体”,中医是中国古代哲学“道”之用,遵循的中国古代哲学“道”体决定“道”用基本原理,所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之“理”,是指“道”之哲理。这个哲理就是“道”体决定“道”用的原理,将这一原理运用于中医就是医理,医“道”之理。这个医理叫“道”理,即医“道”之理,并非是人们所理解的“中医的生理学与病理学” 之“理”,“中医的生理学与病理学” 之“理”,是医“术”之理,而不是医“道”之理,主导的是医“道”之理,被主导的则是医“术”之理。

二、中医学“基础理论”

1、中国古代内道哲学“基础理论”是“道、法、术、器” ,道体决定道用是其核心。这个“道”是体决定用之内道,这个“法”是“道”体决定用之内道体现,这个“术”是“道”体决定“道”用的内道之灵活运用,这个“器”是“道”体决定“道”用之内道灵活运用之结果。所以“道、法、术、器” ,是一个不可分割之整体,老子特别强调“大制不割” ,就是说“道、法、术、器” 这个天下最大的“体制”不可分割,否则“道”没了。知此,就知什么是世界整体观!老子他又特别强调守“一”,只有守“一”,才能维护不可分割的这个天下最大的“体制”。很多人都说中国古代哲学强调“整体观”,却不知这一“整体观”之内容是什么,从而不能运用这一“整体观”去认识世界,甚至连什么是“形象思维”,什么是“立体思维”都不知道,而无法读懂老庄所论的中国古代内道哲学。

当代哲学把存在决定意识,定为唯物主义,意识决定存在定为唯心主义,中国古代把道体决定道用定为内道,道用决定道体定为外道。所以是道体决定道用,还是道用决定道体,是划分内道与外道之标准。内道无形为因,外道有形为果,“道”之体用关系,其本质就是一种因果关系的“道理”。

2、中国古代哲学“道”之用的中医,其“基础理论”是“理、法、方、药” ,象征道体之“藏象”主导象征道用之“脏象”是其核心。这个“理”是,“道”体决定用之道“理”即医道之理,表现在“藏象”主导“脏象”;这个“法”,是“藏象”主导“脏象”之道“理”其体现,“法原于理” ,即治疗法则原于医道之理;这个“方”,是对体决定用之道“理”之灵活运用叫“术”;这个“药”,是体决定用之道“理”其灵活运用之效果。所以“理、法、方、药”,是一个不可分割之整体,这就是中医学“整体观”内容。不知此,就不知什么是中医学“整体观”,进而就不知什么是中医。中医这个“理”是,无形之“藏象”主导有形之“脏象”的“道”理;中医这个“法”,源于无形之“藏象”主导有形之“脏象”的“道”理,是其医“道”之体现;中医这个“方”是,依“法”制定诊治疾病方案为“医术”(不是方剂),中医这个“药”,是在实施依“法”制定诊治方案后病愈之结果而不是其药物。

3、《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就是论的“理、法、方、药” 这一中医“基础理论”。

(1)岐伯开口就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这个“知道者”就点出了中医之核心是“道”之用,《庄子性缮》“道,理也” 。“知道者”就是知其道之“理”,这个道之“理”就是道“体”决定道“用”之理,即无形之“藏象”主导有形之“脏象”之道理。中医道之“理”其道“体”是什么?岐伯已经说明,那就是“朴”!只是后人缺乏悟性不知而已。

(2)岐伯在此说“病安从来”后,又说“其民故曰朴”,这个“朴”就是中医道之“理”其道“体”,“朴”与无形之“藏象”直接相关,无形之“藏象”就是心神,因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朴”者低欲望而养神,就道出“朴”是“病安从来”之因,为道体。“其民故曰朴” 之“故”字,是在说“病安从来”与“朴”之因果关系,“朴”是因,“病安从来”是果,“朴”是中医之道“体”,人是中医之道“用”,人“用”中医道“体”之“朴”而康健长寿,否则: “半百而衰”疾病接踵而来。所以“守朴”就是“法”,这个守“朴”之“法”,就是遵道“体”之“朴”的体现。

(3)岐伯所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就是理法方药之“方”,“方”是术,灵活机动不拘一格。 “病安从来”就是理法方药之“药”,这个“药”非指“药物”,而是指结果,“朴”是终因,“病安从来”是终果。“药”字之本义是和谐,所以“药”字其繁体字“藥”,是草头下一个乐字,“乐”是和谐之象征。人体阴阳调和气血和谐,故“病安从来”。

4、“上古天真论”所论的“理、法、方、药” 这一中医“基础理论”,直接针对的养生之“道”,体现的是“治未病”之“法”,指导的是“治已病”之“术”。懂得养生之“道”,遵循“治未病”之“法”,就能“以道御术” 对“已病”之临床妥善处理。

5、中国古代哲学所论之“道”是循环往复的,我们从哪里来就要回到哪里去。医治人之疾病,也要让疾病从哪里来就要回到哪里去才行。要想让疾病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就必须按养生之“道”原理去调治,这就体现“治未病”之“法”,指导的是“治已病”之“术”去操作。这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之所在。中医之“道”,驾驭中医之“术”,“道”是原则不违背, “术”是手段不可拘束,这就叫“以道驭术” ,外圆内方就是“以道驭术” 之体现。中医之“术”,就应将上述中医之“道”基础理论中的“理、法、方、药” 这一内容予以相应之变通,才叫中医之“术”,对中医之“道”的灵活运用。中医之“术”在灵活运用“理、法、方、药” 这一内容时: “理”就是病因,“法”就是治病求因去因之法则,“方”就是见机行事圆籶活滑之治疗手段,“药”就是用治疗手段之结果,使疾病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达到病人气血阴阳和谐康复之目的。

三、中医之“道”治人,中医之“术”治病

1、中医之“道”治人,先治其心,后治其身。

(1) 治其心“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岐伯说的“恬惔虚无、志闲而少欲” ,就是治其心。心治则人治: 能做到“恬惔虚无、志闲而少欲” ,就“心治”,“心治”后就能做到:“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 ,这就是“心治”之结果而实现了“身治”。“身治”则是“人治”之体现,这就是传统中儒释道所主张的“修身养性”。所以中医文化的本质就是传统的道德文化,正因为如此,中医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

《老子》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由此可见,中医之“道”治人源于《老子》,“上古天真论”就是对《老子》这一论述之解读,研究《内经》必须结合老庄研究才能出成果。“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就是恬淡虚无 之结果,《老子》在此的“无不治”,包括人之病在内,可治天下一切。

岐伯所说的:“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 ,就是心未治而人未治之表现,就是背立朴道之结果,就是不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之体现。

(2) 治其身:治其身就是“修身养性”之道德,其结果实现其治未病,使人身心双健康,治其身就是治未病,现在叫预防医学。岐伯对曰: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就是“治人”之结果,“身治”之体现。“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半百而衰也” ,就是“人未治”之结果,“身不治”之体现。“治心”就是降低欲望又叫“养性”,“治身”也叫“修身”修持自身的行为,“治未病”是治理自身的健康而不病。知此就知何为“修身养性”,就知何为“道德”,就知“修身养性”之“道德”与中医之关系,就知中医为什么是中国传统道德之核心。

2、中医之“术”治病,应先治其人,后治其病,这叫顺其道而行之。中医之“术”治病,与西医之“术”治病不同,中医之“术”治本,西医之“术”治标。相对来说西医之“术”治标,比中医之“术”治标来得快,所以急诊就西医不就中医,当然不乏其例外。中医之“术”治本,首先是治其人,后治其病因,否则也是治标。其次才是治其病因,不能治其人,就不能治其病因,因人的因素是其病的因中之因,为其病的终因。高明的医生治病治终因,治人之心性及行为,一般的医生治病治引发疾病之原因,庸医与西医之“术”一样治标证。所以上(等) 医,治病治其人,中(等) 医,治病治其因,下(等) 医,治其人之病。“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 , “上工”医治其人为, “中工”医治其病因, “下工”医治其病证。当今“下工”医治,其人之病者常见,能治病治其因的良医不多见,能治病治其人之名医罕见,这就是当今中医之现状。导致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就是不知“上古天真论”所论的: 中医之“道”治人,中医之“术”治病之精神,而不知中医之“术”治病: “应先治其人,后治其病”这一道理。深谙上医治病治其人之中医哲理,就知中医不但能治病,还能治国。治病之要在于治人,人的欲望得治而病不治而愈,治国之要也在于治人,人的思想得治而自然国泰民安,所以才十分注重政治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之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治人道德。所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说“修齐治平” 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这个“修齐治平” 就是治人以治国。

3、传统中医文化,就是传统道德文化: 传统道德就是通过治心而治人,传统中医养生、治未病之医道,也是通过治心而治人,从而实现治身以治病之目的。知此,就知:中医之“术”治病,应先治其人,后治其病之哲理。知此,就知中医之“道”治国,应先治其人,后治其社会之哲理。知此,就知国发〔2009〕22号《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为什么要说: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中医文化既能治人治病,又能治人治国,有利而无害,当然是囯之瑰宝。可科学技术则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造福人类,用得不好毁灭人类,不但不能列为囯之瑰宝,相反还需道德对其使用之制约,才能化害为利。

所以中医是传统文化,其理念是中国古代内道哲理,而不是现代自然科学原理,研究中医只能用中国古代哲理去研究,而绝不能用现代自然科学原理去研究,哲理高于自然科学原理。中国古代哲理不但可以指导,对中医传统文化的研究,还能指导对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因为中国古代哲学原理,是环宇这个大自然哲理之模拟,可以解决天下一切问题。

四、中医学理论体系架构

1、中国古代内道哲学理论体系:中国古代哲学原理中,无形原始之道“体”,犹如大树上之天下之地。中国古代哲学原理中,大树上之天下之地为原始无形之道体,大树地下“根、柢”两部份为次生无形之道体,两者之关系为原始的道之体用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基础理论。无形次生之道“体”,犹如大树地下之根、柢两部分,树之 “柢根”犹如中国古代哲学原理之源,“树根”犹如是中国古代哲学原理之流,是中国古代哲学基本理论之根柢。中国古代哲学原理有形之道“用”,犹如大树地上之树干、枝两部两分,“树干”犹如中国古代哲学原理有形之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般理论之本,“枝叶”犹如中国古代哲学原理有形之道用中之“用”,是中国古代哲学之常识。大树地下“根、柢”两部份,与地上“干、枝”两部份,犹如道“体”与道“用”之关系,即道之“体用”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理论之体现。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国古代哲学的天道之柢根、根、本构成是由中国古代哲学基础理论,和中国古代哲学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古代哲学一般理论,三部分构成。

2、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体系,好比一棵大树分四部分: 地下分根、柢两部分,地上分树干、枝叶两部分,这四部分构成大树的自体。大树的生成,上依赖天,下依赖地,中依赖自体,大树的体系,由天、地、自体之根、本四部分构成。大树其下之根、柢两部分,是看不见的,而哲学之道“体”因其看不见是次生无形之体。地上之树干、枝叶两部分,是能够看见的,而哲学道之“用”因其有形,也是能够看见的。看不见的大树之地根、柢,决定能够看见的大树之树干、枝叶,无机物之上输,大树之枝叶,决定有机物之下输。天、地、自体地下、地上四部分之结合,决定大树之生长死亡,是大树生存理论的体系。而哲学无形之道“体”,决定哲学有形之道“用”,犹如看不见的大树地下之根、柢,决定能够看见的大树地上之树干、枝叶,对无机物输送一样。

对此,必须区分“基础”理论、“基本”理论、“一般”理论之不同,“基础”理论优先、“基本”理论次之、“一般”理论下之。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体系,由道之本源、“基础”理论、“基本”理论、“一般”理论,四部份构成。道之本源这个天地原始道体为“道”,道体决定道用之基础理论为“法”,阴阳运行之基本理论为“术”,阴阳运行结果之一般理论为“器”,这个不可分割之整体的“道、法、术、器” ,构成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体系。

3、中医学理论体系架构:中医学理论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原理,为有形的道之“用”,那就是“朴”。“朴”既是次生的无形之道“体”,又是原始的有形的道之“用”,是中医之源。

这个次生的无形之道“体”,犹如大树地下之根、柢两部两分,“树根”犹如是中医学原理之流,树之 “柢根”犹如中国古代哲学原理之核心,是中医之“柢根”。树地上之干、枝两部两分,“树干”犹如中医学原理有形之道“用”,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树枝”犹如中医学原理有形之道用中之“用”,是中医学的一般理论。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与中医学理论之关系,是道之“体用”关系,哲学为道“体”中医为道“用”。犹如大树地下之根、柢两部两分,与树地上之干、枝两部两分之关系,即道之“体用”关系,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由内道基础哲理之原及根之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学的一般理论,四部份构成。 “藏象”主导“脏象”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阴阳应象”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经络、气血津液、病机、组方及辨证之诊法,中医学的一般理论。中医学之哲理为“理”,中医学之“藏象”主导“脏象”为“法”,中医学之“阴阳应象”为“方”,中医学之“一般理论”为“药”,这个不可分割之整体的“理、法、方、药” ,构成中医学理论体系。

4、《教材》认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错的《教材》认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①藏象、经络、形体官窍、精神气血津液、体质学说,为有关人体正常形态生理的理论;②病因、发病、病机学说,为有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理论;③治疗原则与方法,药学、组方理论及诊法、辨证理论,为认识与处理疾病的理论与方法体系;④养生、保健、康复理论与方法,为有关预防与延寿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由此可见,《教材》认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凑合的大杂烩,并且主次颠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