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马家窑——在马家窑文化广场上 || 作者 匍勤
怀古马家窑
——在马家窑文化广场上
作者 ‖ 匍勤
作者匍勤,原名李景强,会宁土高人。农民。文学爱好者,现在定西海旺建投集团打工。
《三李一唐一禄的独塬(二)》《三李一唐一禄的独塬(一)》《九·一八》《车过会师大道》《罐罐茶》《雨肥》《吃饭的故事》《我的老师张天水》《药瓶(散文)》《黄蒿(外五首)》《立冬四题》《乡愁(外一首)》《父亲的学校——谨以此文献给O三年去逝的父亲》《一呼一吸》
每每经过安定的马家窑文化广场,一种旷远经久的文化洞穿力不只磁石一般吸走我的眼神,而且迫使我的魂魄不由自主向她靠拢贴近。这是一只放大且深加工的似乎是半球形的碗,但它却来自于于五千七百年的新石器晚期,而高贵的它就出现在临洮,出现在马家窑。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从那有意辟开的门洞进入,仿佛深入到有竖柱有火塘的先民穴居内,对着它橙黄米黄的古朴鲜艳光洁,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服口服。
摩挲着它浑圆的胎腹,仿佛几千年来饮食起居丧葬风俗有如漫漫长夜里亮起的东方曙光,让我懵懂的思绪日渐清晰。就是这些洮河边的砂石泥土,在先民的手里捶打搓揉成坯,又在七百度的態熊窑火中涅槃成形。此刻,我仿佛看见,着麻衣缠布腰带的先民手拿毛笔,正用心在一只只陶罐器皿上描摹,那千姿百态动感极强的曲线纹,仿佛是波涛滚滚的黄河,已历五千八百年的岁月风雨黄土掩埋,但线条仍是哪么鲜明生动极富韵律。
文化是历史的缩影,是时代的镜子,怀着无可比块地尊崇和漾慕,我有意去探访洮河,去看看马家窑、去走走寺洼和辛店,去寻找极有民族学民俗学哲学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学术精魂的马家窑文化故址。
发源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东鹿西倾的洮河,古语称碌曲,意为鲁神之水,神水,它绵延七百多公里,最后在永靖并入黄河。而临洮作为它的上游,曾经孕育并诞生了人类最珍贵的远古文化——马家窑彩陶。
马家窑彩陶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晚期,经三千多年的繁荣发展,当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日渐衰落以后,处于洮河边的马家窑文化又延续发展了数千年,而且图案精美内涵丰富数量众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文化高度。
试想远在三千多年前,当先民们用一只只毛笔作为绘画工具,以线条作为造形手段,以黑色(类于墨)作为主基调,在一只只陶罐器皿绘上神奇的动物图纹、恢宏的歌舞、对比的几何形态,鲜明的动物姿态,粗旷却又温润的黄河,中华文化根深蒂固的渊源就有了一种画龙点晴独领风骚的作用,一如母亲河般的久远,绵延奔流,生生不息。
而且以图案典雅富丽、古朴大方为写意的马家窑彩陶,不只是人类文化的优秀结晶与传承,更成为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基础,长期以往的坚持,形成了以线条描写为特征的国画的基本的表现形式。
蜿蜒曲折的洮河流入到临洮县城西南二十公里的衙下,这里河岸宽阔,波平如镜,滋润着一方百姓的生息。明史上,这里曾是藏、族土司赵琨的衙门,但比起更悠久的寺洼山文化,这又算得了什么。
寺洼文化又称庙坪鸦沟遗址,同时也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14到前11世纪。马鞍形陶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青铜器则有戈、矛、镞、刀和铃。
寺洼文化以墓葬为主,罐灰砂粗陶,表面磨光,颈部有对称的双耳,高肩,深腹下杀,马鞍形口沿,表面多红褐色,一般不具纹饰,有的仅在耳和颈部有附加的泥条堆纹,作曲线状或指压纹。但衙下集镇出土的元代花卉纹青花玉壶春瓶却是彩陶文化的再传瑰宝。
源于马厂类型,但早于沙井文化的辛店文化,他的又一大特点是圜底、鼓腹、绳纹,时间不晚于距今三千四百年。
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青铜器型有锥、矛、匕、凿和铜炮等。彩陶有罐、盆、鬲、钵、杯,纹以双钩、S纹、太阳纹、三角纹等。
早在一百年前(1924年)安特生(瑞典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就踏上甘肃临洮的考古之旅,从而让马家窑文化公之于众,并为世人所熟知。今天我们在骄傲先民们充满智慧的劳动成就时,心里不免有一些痛楚,因为有那么多的史前文物因为得不到抢救性挖掘、保护而遭偷盗甚至流失海外,事实上像这种新石器晚期的部落穴居生活、丧葬习俗,陶罐文化不只马家窑有,整个甘肃大地都出现过,希望人们在欣赏马家窑精美文物的时候,想一想你们那里是否也出现过盗挖古墓葬的人和事,是否也有不作为的地方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令祖先的骨骸抛野,国宝痛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