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庄子杂篇:寓言1、无心之言,合于分际;6、罔两问景,无待

由七章文字构成,寓言是寄托寓意的言论,本篇第一章说明本书所使用的文体,进而说明为什么要使用寓言重言,接着说所使用的语言都是无心之言,合于自然分际,有些学者认为本节是庄书的凡例。第二章庄子与惠子对话,借孔子弃绝用智,未尝多言,讥讽惠子恃智巧辩。第三章写曾子心有所系,未达化境。第四章写颜成子游进道的过程。第五章写不执着生死。第六章写无待,与齐物论文字稍异,而义同。第七章写去骄泰的神态。本篇节选了一、六章

寓言占十分之九,其中重言占十分之七,无心而自然流露的言论每天都有,合于自然的分界。寓言十分之九,借由外人来论说。亲生父亲不给自己的儿子说媒,父亲夸赞自己的孩子,不如不是他父亲的人夸赞的真实。不是我的过错,是一般人都有的过错。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就会应和,不同的就会反对,和自己相同的就去赞同,和自己不同的就去否定它。

重言占十分之七,是为了终止辩论,因为这是长者的年论。年龄虽长,却没有处世的见解的人,就白活时间那么长,那不能算先于别人。做人如果没有什么可以领先于别人,就没有人领悟做人之道,做人又没有做人之道的,就是迂腐的人。

无心而自然流露的语言每天产出,合于自然的分界,因为它散漫流行,不拘常规,所以得以常存。不掺入个人主观成见不发言就能物理自然合一,本来自然合一无差别的事物,加入了主观的成见,就产生了差别。掺入主观成见的言论加在自然合一无差别的事物上就产生了差别,所以说:“说没有主观成见的言论”,说没有主观成见的言论,虽然一生都在说话,但却像什么都没说;一生都没说话,也达到了说话的效果,有所由来的可,有所由来的不可;有所由来的是,有所由来的不是。怎样算是?是有是的道理。怎样算不是?不是有不是的道理 。怎样算可?可有可的道理。怎样算不可?不可有不可的道理。万物都有它的是,万物都有它的可。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不是无心的自然流露的言论每天都在产出,合于自然的分界,怎么能维持这样长久!万物都有它们的种类,以不同的类型相互传承,始终像个圆一样,找不到它的端倪,这是自然的均衡。自然的往复循环。自然往复循环的运转,就是自然的消长变化。

赏评: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是庄子寄托于他人他物以表达自己思想的言论。如鲲鹏蜩鸠,海鸟蜗牛,栎树马蹄,朝菌蟪蛄,举凡动物植物,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信手拈来,无不栩栩如生。

庄子寓言体裁多样,内容繁复,造型极具艺术魅力,不仅在先秦诸子中无出其右者,甚至在世界文坛,也罕有可比。如汤显祖所言:“奇物是拓人胸襟,起人精神。”重言是庄子的一项巧妙 策略,借助受人尊敬的历史人物,特别是借用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门生来宣说道家思想。卮言是虚其心,以明心境的自然流露,这些言论流露出来,自然合于外在的真实。

6、影外微影问影子说:“你刚才俯着身体,现在又仰头,刚才束着头发,现在又披发,刚才坐着,现在起来,刚才在走,现在又停下来,为什么呢?”影子说:“这样的区区小事,又何必问呢!我活动,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我,像蝉蜕吗?我,像蛇蜕皮吗?像是又不是。有火光和阳光,我就出现,阴天和夜里,我就消失了。火光和日光是我所依待的吗?何况那没有依待的东西呢!它来我就随之来,它去我就随之去,它往我就随它往,它徜徉漫步,我就随它徜徉漫步,活动罢了。又有什么可问的呢?”

1、寓言十九,重言(借重先哲时贤的言论)十七(十分之七),卮言(卮,酒杯,酒杯满了自然外溢,用以形容自然流露之言)日出,和以天倪(合于自然的分界)。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

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60岁)艾(50岁)。年先矣,而无经纬(处事的头绪)本末以期年耆(徒称年长)者,是非先也。人而无以先人(无以超过人),无人道也。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陈久之人)。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散漫流行,不拘常规),所以穷年(尽天年)。不言则齐(不掺入主观成见就物理自然齐一)齐与言不齐(本来没有差别的,加入了主观成见,言论就不齐了),言与齐不齐也,故曰:“言无言(说没有主观成见的言论,无言指无心之言)。”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终身不说话,未尝不说话。指若能体认事物的真况,即使终生不说话,也达到了说话的效果),有自也(有所由来,即有它的原因)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万物皆种(皆有种类)也,以不同形相禅(以不同的类型相传承),始卒(始终)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自然均衡)。天均者,天倪也。

6、罔两(影外微影)问于景(影)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撮(束起头发)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正,何也?”景曰:“搜搜(区区)也,奚稍问(何足问)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我活动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火与日,吾屯也;阴与夜,吾代(谢,消失)也。彼吾所以有待邪?而况乎以无有待者乎!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徜徉)则我与之强阳。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

(0)

相关推荐

  • 《庄子·寓言》解说和语译

    (解题) 本篇以首句 "寓言十九" 之首二字为篇名."寓言"之外,更提出"重言"与"卮言".是说<庄子>之书 ...

  • 寓言注

    (以司马迁云庄子著书十余万言而大抵率寓言也,故后儒皆谓<寓言>当是<庄子>前序,寓言,重言,卮言皆庄子行文之言,故解意拗曲,殊非庄子原旨.盖寓言.重言皆申道之论,一托物一托人, ...

  • 庄子·杂篇·寓言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 .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 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重 言十七,所以己言 ...

  • 庄子·杂篇·寓言(译注)

    寓 言 [题解] "寓言"本是篇首二字,但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庄子>阐述道理和主张,常假托于故事人物,寓言的方法正是<庄子&g ...

  • 白话庄子杂篇:庚桑楚

    庚桑楚是老聃的弟子.本篇取首句人名为篇名,由十二篇文字构成,本篇每一章借庚桑楚与弟子的对话,说明为政之道应自然无为,抨击尧舜以来,标举贤名,使人民互相倾轧,任用心智使人民互相争盗的混乱政情.第二章谈养 ...

  • 庄子《杂篇·寓言》全文与翻译

    寓 言 [题解] "寓言"本是篇首二字,但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庄子>阐述道理和主张,常假托于故事人物,寓言的方法正是<庄子&g ...

  • 庄子·杂篇·天下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 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 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

  • 庄子·杂篇·列御寇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 "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 馈.&q ...

  • 庄子·杂篇·渔父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 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 ...

  • 庄子·杂篇·说剑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 ...

  • 庄子·杂篇·盗跖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 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 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 孔子谓柳下季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