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死亡,就会早点走在路上

1/

占据我内心深处的色彩,原来一直是黑与白。黑与白才是永恒,在黑天白夜之间出生成长死亡,没有谁可以离开以这两个色彩为基调的人生。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一个人所知所想所见极其有限,缺少了专注,自然难免流于轻浮。

2/

故乡,是唯一一个与出生和死亡紧密关联的汉语词汇,她带着天然的『母亲』属性,能在一个人疲惫不堪的时候为其补充所有营养元素,甚至包括思念和爱的能量。

故乡,还有亲人可供陪伴,是幸福的事。

3/

人只要活在问题里,就看不到答案。

这是刚刚看来的一句话,突然就有被击中心脏的感觉。

问题就像死亡陷阱,越陷越深,填平这个陷阱的唯一方式,就是解决问题,用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然后让自己呼吸到新鲜空气。

4/

故乡那一座座空房子才是黑洞,它们吞噬了曾经的繁华与喧闹,让故乡的生气一点一点消失,直到死亡。

一座死去的村庄才是黑洞应有的样子。故乡这样的黑洞越来越多,死亡近在咫尺。

5/

时间一年一年不可逆转也不可遏制的流逝,辞旧迎新,秋去冬来,我们感叹生活美好的同时,内心又充满越来越无法视而不见的恐惧。

其实,我们恐惧的不是牙齿的松动,也不是头发的脱落,也不是视力的衰退,甚至,也不是容颜的苍老……

而是突然清晰的发现自己,苟且了这么多年,依然一无所知,依然一无所有,依然一无是处。

就这样终结,回天乏术,欲哭无泪。

比起这种恐惧,死亡反倒显得无足轻重了。

这样一想,在抵抗恐惧的过程里,终归会主动去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6/

你看,路,这个汉字的形象饱含深意,在一个街口停止,又在另一个街口开始,多像出生和死亡,多像产床和墓地。

生死之间,多少人一生离不开出生时候的那张床,床上出生床上死去,终其一生,他们不知道路在哪里。

7/

欧文·亚隆说:“人生的困扰大抵来自四个方面:不可避免的死亡,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我们追求的自由以及生活并无显而易见的意义可言。”

这些话直指人心深处,让人生虚伪的面纱应声而落。你突然发现完全裸露的自己,那么不真实,甚至那么丑陋。

很多时候,我们故作高深,盔甲里面的思想和肉体不堪一击。如果说整个人生由无可奈何和懦弱组成,那些盲目客观者会不屑一顾的批判我太悲观。

是的,在没有任何显而易见的意义的人生面前,活得真实一点并不容易。冷眼旁观,你触目可及的都是浮华和伪善。

在现实面前,我们轻易洞穿别人的故事,不敢承认在人生的场景里,我们自身的演技那么拙劣——笑场、穿帮、矫揉造作,把生活演绎得七零八落。

看客总是绝对的多数,当事人都是置于刀俎之上的鱼肉、待宰的羔羊、儆猴的草鸡,甚至被污蔑为过街的老鼠。

麻木不仁,落井下石,这是看客常规表情,你要是企图幻想他们还稍存人性和善意,你会更加痛苦和失望。

死亡和孤独并不可怕,此时才显得自由的可贵。毫无疑问,自由才是抵抗冷漠的最好武器,不论身体,还是灵魂,自由会让所有看客恐惧。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迅何其具有总结和预见力,扪心自问,我们如何定义自己?

如果没有自由,我们也依然还是一个奴隶。标榜教养与尊贵,多么一厢情愿。

8/

不论怎样的夜晚,总会有人醒着,从沉睡到惊醒,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缘由。暮鼓已熄,晨钟未鸣,梦中悲伤的呼喊仿佛是一种诅咒,如影随形。

拜伦说,所有的悲剧以死亡结束,所有的喜剧以结婚告终。

何其精当!

9/

漠视死亡大概有三种状况:

一是人性丧失殆尽,早已成为杀人工具;

一是洞穿人性冷暖,早已超越人世纷乱;

一是历尽人性百味,早已被迫随波逐流。

想起年轻时代的荆无命,也想起年迈时期的荆无命,他最终承认他比不过李寻欢。他说李寻欢的徒弟学会的是怎样救人,而他自己的徒弟学会的只是如何杀人。

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性高度。

10/

乌云和太阳互相成就了各自的多姿多彩,这如同红花绿叶,我们习惯了说红花配绿叶,其实,绿叶又何尝不是配红花。

点缀和反衬也是相互的,因为有丑陋才显得美丽分外养眼,因为有黑暗才显得光明分外璀璨,因为有苦难才显得幸福分外甘甜,因为有死亡的无限长久才显得生命的分外短暂……

头图@丹尼尔先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