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心理育人工作

我校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心理育人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知识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组织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教材,开发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在线课程,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
      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一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培养方案,面向全校所有本专科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识必修课程,设置2学分共32学时;二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2015年编写出版校本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已使用四届,效果良好;三是根据各专业培养和学生需求,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人格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等延伸课程,形成了必修课与延伸课共融互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
      开展宣传活动,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品牌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微信公众号、APP等媒体,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提高师生心理保健能力。
      学校每学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专题讲座或咨询活动。定期开展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婚恋与健康、择偶心理等讲座,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大学生心理协会等宣传阵地,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世界精神卫生日和心理咨询中心开放日等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大学生的自信与成长主题演讲、大学生校园心理剧大赛、大学生心理谏言大赛、心理电影赏析等活动。
      强化咨询服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服务中心建设水平,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专业教师。

学校拥有一支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目前有心理健康专职教师4人,兼职教师8人,能够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求。鼓励和支持专兼职教师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培训,选派教师参加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等各层次各类型的培训和研修学习,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预防干预体系建设

加强预防干预,积极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的覆盖面和科学性。
      学校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定期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活动,从2017年开始,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和筛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撰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报告》,并与贵州省人民医院合作对2017级学生开展网络游戏成瘾筛查和干预。
       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建立转介诊疗机制,提升工作前瞻性、针对性。
每班设立1名心理委员,每个学院由1名辅导员负责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建有大学生心理协会社团,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服务,开通了心理咨询网站和热线电话,制定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暂行办法》,建立了心理危机报告制度,建立校、院(系)、班三级心理健康危机预警联动机制,建立了转介诊疗机制,对严重心理问题及时进行转介。
      完善工作保障,研制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保证生均经费投入和心理咨询辅导专用场地面积,建设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培养基地,培育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
      学校制定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心理咨询中心专用场地500余平米,并投入300余万元,购置了热线电话系统、沙盘游戏、行为观察室、生物反馈仪、3D心理放松室、情绪宣泄室、心理测量室、团体辅导室、个别心理咨询室等设备,不断完善心理咨询场地和设施。
      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一方面承接了“毕节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毕节市涉案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毕节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建设及运行任务;另一方面鼓励师生走进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开展系列活动,与七星关区妇联、检察院合作,共同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讲座活动工作,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救助服务,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管理模式。
      2019年,学校积极申报了贵州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并接受评审专家实地考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