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网冲刺科创板:起飞还是腾飞? | 艾问人物

艾问每日人物音频 第1039期

喜马拉雅FM/36氪/ 爱音斯坦FM/凤凰FM
蜻蜓FM/网易云音乐/十点读书/酷狗音乐/荔枝FM

寻觅2020最具影响力创始人

申奖入口

欢迎来到本期艾问人物!
医疗科技,正在全球资本市场里闪闪发光。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催化了一些不同方向的科技公司朝着医疗科技蜕变,中国医疗科技三极: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1药网正式诞生。
《艾问人物》经调研发现,壹药网耀方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1药网”)日前与海通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科创板挂牌上市。
1药网的故事在两位联合创始人的带领下上演。
强强联合筑就创业梦想
办公室里,并排摆放着两张距离不到两米的桌子,两个人正在认真讨论公司的事务。
他们一个是曾经的亚马逊全球供应链副总裁、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的于刚,一个是曾经的戴尔中国区总裁刘峻岭。二人正是1药网的联合创始人。

(从左到右:于刚和刘峻岭)

时间倒退到2007年的一天,刘峻岭萌生了创业的念头,他把想法告诉了于刚。于刚听后很严肃地问他是全身心的承诺还是单纯试一试?他说他已经考虑了很久,再不创业就晚了。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就这样,戴尔两位亚太地区最高层的高管同时离职,联手创业。
说做就做,这两个原本掌握上百亿美元采购和数十亿美元销售、管理上千人的高管,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小半年,正谋划干一场“轰轰烈烈”的事业。
在上海一个仅有10平方米左右的小办公室里,他们经过了整整4个月的讨论和市场调查,准备进入当时方兴未艾的电商行业。2008年7月,总部位于上海的1号店正式上线,这是国内首家网上超市,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网上超市”的先河。
但在当时知道的人微乎其微。为了走进大众心中,于刚加大营销,在此他可是下了“血本”:做了10万本300页的精美目录册,每本光成本就要11块钱。为了省钱,就只好节省人工费用。于是,他让员工一起去“扫楼”派发,自己也加入其中。
有趣的是一天晚上,他在自家小区分发时,竟然还被保安“遣送回家”了。但糟心的事随后就发生了,付出和回报并没有成正比,这种投入了巨大成本的线下推广方式结果并不理想。在1号店正式上线那天,他们总共就拿下了21单业务,绝大部分还是自己员工下的单。

“我们这才意识到目录成本的投资回报率非常低,目录的信息是静态的,也不是电商的做法。”吃一堑,长一智,线下不通,那就线下。于是,于刚开始将推广目标转向线上,找了当时的“流量大户”天涯社区、新浪乐居合作,在线上进行推广。果然,这次得到了意外的惊喜。1号店的用户越来越多,第一年400万的销售,第二年的4800万,第三年8亿到27亿、62亿、100多亿、200亿......

1号店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一直持续保持高速的增长势头,2013年实现了115.4亿元的销售业绩,已成为国内最大的B2C食品电商。众多的VC、PE蜂拥而至,最后,沃尔玛持续加码持股1号店,让1号店的决策速度变慢,两位创始人于刚和刘峻岭退出。
幸亏于刚有先见之明,他考虑到了医药是大众所需,所以做1号店的时候,他专门做了个医药频道,叫1号药房。在沃尔玛收购1号店的时候,他们把这块剥离出来,自成一派。
从1号店退出之后,他们开始着重打造医药板块,回归1药网。在拿到了网络医院牌照、B2B分销批发牌照、平台牌照,药交所牌照等资质之后,两人提出了打造智能供应链、大数据、云平台和医药专业知识的生态圈的概念,将生态圈里面所有参与的医院、药店、药企,以及医生和病患,都整合到一起
在1药网,病患不仅可以实现线下买药,也可以线上到网络医院就诊,医生在线开处方,然后在线药店把药送到病患家里,形成一个闭环。这件事做完之后,1药网转型为111集团。

于刚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进入互联网+医药领域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从美国看到了成熟的行业发展路径;二是此前的电商创业经历让他对“互联网+”模式有非常大的信心。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前景光明的在线医疗
1药网自成立以来一共经历了8轮融资。2018年9月12日,111集团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4美元,共募集资金1亿美元,成为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赛道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企业。

(来源:企名片)

今年8月,111集团在二季度财报中披露,将推动子公司1药网登陆科创板。同时,引入新投资者注资约 4.2亿元,为加速增长提供充足资源。111集团表示,上市的目的是在中国获得新的增长资金来源,提高公司在中国投资者和潜在客户中的形象,并加强其在中国领先的数字医疗平台
纵观111集团成立至今,始终未能实现盈利。在过去的3年里,2017年至2019年,其公司净亏损分别为2.49亿元、3.8亿元、5亿元。据其日前披露的三季度财报,公司第三季度创造单季度收入新高,实现净营收23.6亿元,同比增长112.8 %;但仍亏损1.086亿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未实现盈利之前,公司的资金来源仍以融资为主,而科创板就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目前,1药网旗下共有三大业务板块:一是B2C 医药平台“1药网”,作为在线零售药房为消费者提供各种药品和其他商品,包括药品、保健品、隐形眼镜、医疗用品和设备、个人护理产品以及婴儿用品;二是B2B医药平台“1药城”,提供全面智能和集成的分销解决方案,业务涉及从供应商进行采购、仓储、处理订单和发票、收付款并交付给药店的过程;三是互联网医院“1诊”,为消费者提供在线医疗咨询服务。

(来源:1药网官网)

截至2020年9月30日,1药网为30万家线下药店提供服务,总数超过全国50%的线下药店总数,覆盖中国31个省。
“1药网”和“1药城”,经过2017年在B端和C端业务、线上和线下、自营和平台、医和药的全面融合发展,形成并确立了“B2B2C”的核心战略模式,通过B2B2C的模式,为医生、药店、医院、药企、药品流通商赋能。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从事在线医疗相关业务的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目前来看,还是主要聚集在发达地区。北京地区的企业数量达到350余家,占比超过31%,是相关企业的聚集地,紧随其后的是广东、上海、浙江,在线医疗相关企业均在100家左右。

但在线医疗企业的融资普遍还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据公开数据整理,截止今年3月,共有201家天使轮融资企业、181家A轮融资企业。从成立时间来看,2010年起远程医疗公司年注册量呈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2015年是相关企业成立数量最多的年份,一年内共成立超过250家公司。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线医疗行业中国市场规模达到491亿元,2020年预计接近千亿,保守预测2026年达到2000亿元,远程医疗方面,2018年我国远程医疗市场规模130亿元,未来五年符合增长率均为27.63%,2022年将达到345亿元。

【左图:中国在线医疗市场规模及增速;右图:中国远程医疗市场规模(亿元)】

这样看来,在线医疗行业的前景还是十分乐观。

1药网能否后来居上?

如今,国内疫情渐渐好转,但互联网科技赋能医药产业的大势已定。花旗银行调查显示,40%的用户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才开始使用在线医疗,其中75%的用户表示,疫情过后还会继续使用在线医疗,包括在线诊疗和网上买药。
有医药行业分析师认为,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因拥有互联网巨头背景被广为熟知,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大部分独立发展的互联网医药科技平台才刚刚走入大众和投资人的视野,这些平台如1药网仍处于价值投资洼地,本身拥有自身核心竞争优势,并建立了全渠道的产业服务模式,处于业务高速增长期。
如今,1药网经过十年的“风吹雨打”,已拥有极高的成长性。相关财报显示,1药网2020Q1营收为2.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0.34%,环比增长16.90%。而过去五个季度,1药网营收的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100%以上。对比国内其它医疗科技公司的估值,1药网拥有更广阔的生长空间。
据易观数据2020年3月发布的“中国医药流通类 APP榜单”显示,1药网以208.7万的月活排名第1;1药城排在第五位,在整个B2B领域位列第1名。
其实,1药网这样的高速增长绝非偶然。根据财报,过去五个季度,1药网营收的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100%以上,环比增速处于12.01%~32.49%之间。

(资料来源:东兴证券)

如今,互联网医疗在中国呈现爆发式增长,数字化医疗科技一步步走进现实,满足了大众更多的需求,解决了他们更多的问题。根据预测,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接近2万亿。
今年疫情的爆发让在线医疗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或许很多人会把它定义为“在当下非冠肺炎疫情下的特殊产物”。其实不然,此次疫情不仅培养了大众对于在线医疗的认知,其在这次疫情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也将使得它在以后的社会中更加受到重视,尤其是管理层,可能将其纳入医疗体系的一环,刺激在线医疗体系的加快建设。
《艾问人物》(iask-media.com)认为,毫无疑问,当下的在线医疗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微医、春雨医生、1药网等作为在线医疗应用代表,应该着力细分领域,在打造口碑和品牌的同时,要以患者为中心,回归医疗本质才是关键。
当下的1药网正在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圈,药店、药企、医生、患者等统统被打通,它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起飞”和腾飞,它能否成为医药产业互联网上最闪耀的那颗星?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
《1药网冲刺科创板:由1号店创始人创办,覆盖全国超一半线下药店》,IPO早知道
《1药网市值翻倍空间:被低估的高成长医疗科技明珠》,懂财帝
《珞珈创业故事系列之十八 | 于刚:创业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在线医疗股涨high了!有公司估值一月暴涨600亿,疫情刺激行业快速发展》,证券时报
作者:可爱小丸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