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仓大院孙长纲孙永昭碑社会历史关系探究暨冯恕、鲁景龙、张宗汶遗存碑刻书法碑文发现记
2019年春,皇殿孙氏家族聚议:西仓孙家大院目前所存石刻艺术经文革风雨,散佚流失严重,为保护及丰富孙家大院的历史,筹集了部分资金根据族人们提供的线索,寻找并发掘出几十块或完整或残缺的清、民国古碑、墓志铭、华表、碑坊等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石刻艺术品,其中后府门孙长纲孙永昭的父子碑俱保存完整,雕刻技艺华美、书法价值更是枣庄地区仅见:题碑者为清翰林海军协都统北京颜体大书法家冯恕。
冯恕与北京供电局今景。建筑为冯恕华商电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原址 制图 耿争
冯恕———原籍浙江,清光绪进士,晚清翰林出身,晚年定居北京。曾任大清海军部军枢司司长、海军协都统。入民国后,参与创办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并出任华商电灯公司的总办。冯恕书法以颜体为基石,尤善书擘窠大字,特别是榜书、对联,整体风格大气磅礴,墨色饱满,苍劲雄强,取颜楷之间架,辅之以强调节奏的变化,在阳刚体魄中具阴柔之美,展现了颜体书法中宽博雄强、浩然正气的一面。过去京城流传过“无匾不恕”的口碑,可见其书在当时之名重。琉璃厂商店的牌匾多出于其手笔,昔日大栅栏“张一元茶庄”、西四“同和居饭庄”等处的牌匾,均为冯恕一时得意之笔。京城当时曾有“有匾皆有恕,无腔不学程”(程砚秋)的口头禅。
为什么远在北京的冯恕前后18年(1924年孙长纲碑、1942年孙永昭碑)为其题写碑文哪?这要从孙长纲孙永昭父子与曲阜衍圣公府的关系说起,晚清时的孙长纲善于经营农业,曾购置了几千亩薛城南地价低廉的"污下田",经过他精心的排水设计改造,变成了肥沃的膏田,由是家资巨富,他的大哥孙长纪在曲阜衍圣公府捐纳了一个曲阜林庙守卫司百户的官职(四品,秩比守备衔),1902年孙长纲的儿子孙永昭更进一步,实任曲阜林庙守卫司职衔(四品),上任后因政务果断干练,深得76代衍圣公孔令贻赏识,遂向朝廷请赏戴花翎、中议大夫(三品衔),从而成为孔令贻的心腹之人。孔令贻的大女儿名孔德齐(孔德成的大姐),嫁给了翰林冯恕的四子冯大可,由此冯恕成为了衍圣公孔令贻的儿女亲家,那么孔令贻的心腹孙永昭与冯恕认识并相交,成了一件自然的事情(冯恕是否收润笔费,今天我们已无从探究,但冯恕在北京与商家们写牌匾及碑文的价格是令人咋舌的16~20两黄金)。
孙永昭是一位才华横溢之人:其书法仿赵孟頫深得其精髓————以赵体书写的一部《聊斋志异》为夏镇叶家索要去珍藏;精通算学———民国时曾被滕县政府聘为财政预算负责人之一(另一人为黄以元堂兄黄以凯);1927年土匪横行,临城人呼吁修寨城,公推孙永昭主事为寨主,孙则当即捐出千两白银筹事。
民国之后,中国的墓碑与墓志铭的丧葬文化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即碑铭合一(清朝时墓碑立在坟前,墓志铭埋在墓室地下,称为墓表),大概是西风东渐的原因,民国时原来在地下的人物墓表生平被移至碑的背面撰刻(更利于后人了解墓主人的生平事迹):孙长纲孙永昭碑后的墓表撰写人撰刻人分别是姻亲鲁景龙、张宗汶。
鲁景龙:滕县八大家族鲁家寨鲁家,祖父鲁芮元为清咸丰已未恩科举人陵县教谕沂州府教授(六品),鲁景龙的外祖父是沙沟恩贡生王继虞(王又与西仓孙佩瑛、皇殿孙季箴同为儿女亲家),堂兄鲁景峄为朝廷内阁中书、鲁景奚为鲁南名画家,鲁家与西仓孙家前后六世通婚达150余年,孙永昭的仲堂兄弟秀才孙永曜为鲁景龙姑表兄,鲁景龙本人有惊人的商业天赋,鲁家在他经营下成为滕县首富,有"鲁半城"之说,纵横复杂的亲戚关系,相同优渥的社会地位,鲁景龙为孙长纲孙永昭题写墓表也在情理之中。
鲁景龙纂写碑文后,请来书写上碑的是临城当地著名书法名家张宗汶(现陶庄镇奚村人),张宗汶为当地巨室西万张家清朝举人张光汉(滕县志有王东槐作白云先生传)后人,为临城当地两著名书法人之一(另一人为张宗汶的好友廪贡生孙沅卓,今年有幸在蟠龙河下游河畔,见到孙沅卓为张氏族人题写的精美书法碑文)。——西万张氏族谱中有张宗汶(莱泉公)传。
亭台楼榭,感千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把酒凌虚,叹沧桑古碑雪爪鸿泥湮没中……
作者:孙尚培
微游枣庄 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