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分!在关系里容易吃亏的,往往是这一类人
文 | 芥末酱
编辑 | 陈沉沉
最近重温了一部老片《秋日奏鸣曲》,
里面有一段台词让我很触动:
这是影片主角伊娃在自己的书写的一段话。
她觉得活着是一件需要练习的事情,
需要有一个理想的对象来爱她,通过这个对象,她才能确认她的存在。
这些想法,也许很多人都有过——
觉得活着很不真实;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目标,浑浑噩噩,没有力量;
每天和同事、上司打交道,都需要“练习”;
渴望有个特别的人出现,来拯救自己,改变自己。
这些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因为这一点——
“自体感”不足。
01
自体 (Self) 这个词,出自“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科胡特认为,自体是一系列内在体验的中心,它就像一个储藏室,里面集合了我们的抱负、动力、天赋、理想等。
而在关系中收获的良好体验,就是让自体健康成长的“养分”。
科胡特认为,要形成良好的自体感,其实和三种最基本的需要有关。
分别是:镜映需要、理想化需要、孪生或另我需要。
① 镜映需要:感到自己正在闪闪发光
镜映需要指的是,我们需要感到被肯定和认可、感到自己是被接受和欣赏的,尤其是当(个体) 展示某些有关自身价值的事物的时候。
科胡特把这种需要称为“母亲眼里的光”。
比如小时候我们刚刚学会了骑自行车,这时候我们会主动去搜寻父母的眼里肯定的光芒。
而来自父母的肯定对我们发展个人兴趣极为重要。
但如果父母用冷漠、嘲讽、过度批评的方式回应我们,我们就会感到不被重视和缺乏价值感。
理想化需要的定义是:需要感到与钦佩的他人相连接,进而产生一种平静、抚慰、安全、有力量或有激情的体验。
它和我们与信任的人的融合或亲近的需要有关。
就像给婴儿闻到带有妈妈味道的衣服,他们就容易感到安全;
小孩子摔到了,妈妈安慰和抚摸,会立刻减少他们的疼痛感。
随着我们的成长,个体内在提供的自体-安抚的能力会逐渐加强,我们对理想化需要的需求强度会逐渐降低。
也就是说,成熟的自体会发展出安抚自己的能力,不在需要养育者立刻的安抚。
但这不代表我们不再有理想化需要。
比如在紧张或惊慌时,我们会喊出“我的妈呀”,“老天保佑”之类的话,这就是理想化需要带给我们的影响。
另我需要也叫「孪生需要」。
比如有些人会让你感受到:“Ta的想法跟我很像!”,“世界上另一个我”……这就是一种孪生需要被满足的感觉。
它的定义是“从出生到死亡,需要体验到基本的相似性”。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相似性共鸣”。
另我需要会带来一种我们属于人类社会的一部分的感觉,帮助我们建立与社会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事实上,我们都需要和他人有共鸣,需要知己好友,需要能理解我们的伴侣。
否则我们就容易产生无归属感、孤独感。
另我需要典型的表现有:
小女孩会偷穿妈妈的高跟鞋,偷用妈妈的化妆品;
小男孩会模仿父亲刮胡子的动作。
在长大后,我们会去跟家庭之外的世界建立「同一性」。
学校的社团、豆瓣小组、参与微博话题、明星粉丝团、对自己的职业有自豪感……这都是自体另我需要的体现。
融入团体,也意味着建立同一性成功,随之而产生的是强烈的认同感和兴奋感。
除了以上三种重要的需要之外,自体的成长还有以下需要:
“我能帮你”——效能需要
需要体验到能对重要他人施加影响,并且能够唤起自己的被需要感;
“我不要、不认可”——对抗性需要
通过反对依恋对象,并因此获得肯定以及至少部分自治,同时依恋对象还能继续给予支持和回应的需要;
“我感觉…我想要…”——自体-界定需要
能够清楚表达知觉和情感体验的需要;
“我是正常的吗?”——确认需要
需要确认个体主观感受的真实性(比如我感到冷,你也会感到冷,以此确认我的感受是真实的。)
在成长的早期,我们会经历高度依赖养育者的阶段,通过和他们的互动来满足自体的心理发展需要,这也是我们心理功能逐渐完善的过程。
但如果这个过程受到干扰,就可能造成缺乏安全感、情绪调节能力差、低自尊、空虚、无目标感等问题。
02
回到开头说的《秋日奏鸣曲》这部影片,
在伊娃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理想化和镜映需要,都没有被满足。
伊娃的妈妈是出名的演奏家,受人崇拜。
同样地,伊娃也十分崇拜她。
并且妈妈时常飞去外地演出,把伊娃扔在家里。
理性化需要的满足,要求我们和与信任的人亲近或融合,在这个亲近的过程中,理想化对象会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力量。
没能和强大的母亲产生有力的联结,这也就造成了伊娃的虚弱感。
同样地,伊娃妈妈也没能为她提供“镜映”功能。
需要镜映,可以理解为需要正向的回应。
我们都需要妈妈眼里的光,来确认“我是好的”这么一种感受。
但伊娃感受到的,却只有妈妈的挑剔。
儿时的伊娃,驼背、丑陋、牙齿不整齐、肢体不协调,妈妈希望纠正她这些“缺点”,于是对她进行“改造”。
面对母亲对她的改造,她感到厌恶,又不得不服从。
小时候被忽视、被挑剔,使得伊娃的自体成长还停留在早期的阶段。
以至于在成年后,她再次在妈妈面前弹琴时,她表现得仍然像那个10岁的孩子——
在母亲面前,她既不敢轻易表现自己,
但在内心,又极度想听到母亲的肯定。
尽管现在的伊娃已经结婚生子,但她仍然觉得自己的人生过得十分无力——
成长时的她孤僻、自卑;长大后的她不懂得如何爱别人,也无法相信丈夫对她的爱。
于是在多年后的这次会面里,她对妈妈倾倒出过往她所有的不满。
而片中妈妈,其实也是个自体需求没有被满足的人。
妈妈辩解说,她自己也未曾获取过爱,所以只能把所有情感都寄托在钢琴演奏上。
她对于亲密关系,根本毫无办法。
她完全不懂要怎样回应伊娃的需要,她只想从伊娃身上,获得无条件的爱和追捧——
就像她作为一个演奏家,渴望获得观众的爱和追捧。
他们可能会过于“善良”,对谁都一样好; 也可能会很“圣母”,认为自己应该拯救他人,拯救世界; 他们可能会很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对别人和盘托出; 也可能很容易产生想和别人发生关系的想法……
文:芥末酱 / 责编:陈沉沉 / 值班编辑:苏小菲
[1]《自体心理学导论》 [美] 彼得·A. 莱塞姆(Peter A. Lessem)
[2]《自体的重建》 [美] 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
[3]自体心理学三大理论基石:自体、自体客体与共情.理心
[4]关系的分化:把握分寸有什么重要意义.武志红
[5]无条件积极关注:过度渴望外界回应是怎么回事.武志红
如何应对焦虑,活出高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