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的跑马圈地,你注意到了吗?| 车展·危机与新生
始终不要忘记的是,BAT的背后是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它有着重塑格局的力量。
记者|契形
时下的车市,正在被各个造车新势力眼花缭乱的表演所搅动的天翻地覆,BAT深耕车市的举措似乎并没有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腾讯顺利牵手了长安与一汽,阿里与上汽的“蜜月”还在继续,百度则早已与奇瑞、北汽达成了合作。
似乎在谷歌、苹果声势减弱之后,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却暗暗地在智能网联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正在这片新领域里加速圈地,捉对厮杀,让本就躁动不安的汽车行业开始暗流汹涌。
只是在大洋彼岸的谷歌、苹果先后遭遇挫折的警示下,BAT是甘愿做一个供应商,不是绝对主角的地位吗?而在这个智能化技术革命所催生的新时代,BAT就真的没有考虑过颠覆传统车企?甚至只是中国的谷歌或者苹果的角色吗?
没有回答这些的BAT却还在不断跑马圈地,即将举行北京车展就是新的战场,而你可以慢慢看,也要用心看。
BAT跑马圈地
似乎,没有任何一家厂家愿意主动拒绝BAT的合作,或者拒绝它们背后所代表的智能互联风潮。
4月12日,长安汽车与腾讯正式签署智能网联汽车合资合作协议,即将筹备建立合资公司着重开展与车联网整体方案打造及运营相关的系列业务,加速汽车智能化的推广普及,在人工智能、5G和自动驾驶等方面展开探索,全面覆盖车主的出行生活。
自此,腾讯也算搭上了智能互联时代的顺风车,深度切入了汽车领域,但它最大的两个对手早已在前方等候多时。早在2014年,长安汽车就陆续与百度、阿里智能领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BAT——这三家中国市场上当之无愧的互联网科技巨头,此前就借助于智能互联时代到来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布局汽车领域。阿里依托旗下的高德地图等业务介入智能汽车服务,腾讯则进行了战略性投资;百度强化了自动驾驶领域,在无人驾驶上布局。
如今,它们又开始在汽车领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跑马圈地,争锋相对,纷纷与车企强化合作。
最出彩的是阿里。2016年8月,荣威RX5这款战略性车型迎来上市,号称首款“互联网汽车”的它搭载了YunOS for Car智能操作系统,也顺利借助智能互联的风口打开了市场。
一炮而红的RX5也让这套系统开发者的阿里看到了新窗口。在去年10月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带着AliOS系统与神龙就未来汽车智能化达成战略合作,宣布将陆续推出搭载AliOS的智联网汽车,而合作首款车型即为C4 AIRCROSS。
同年的12月,阿里也与福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开始共同推进智联网汽车、人工智能、智能移动服务和数字营销等领域的合作。
它的对手们亦在加速。去年11月,腾讯车联推出车联网解决方案“AI in Car”,汇集了腾讯体系内安全平台、内容平台、大数据、服务生态和AI能力,提供智能化、场景化、个性化、社交化的服务体系。
此后,腾讯分别与广汽、长安、吉利、比亚迪、东风柳汽五家汽车厂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而广汽的iSPACE也实现了“AI in Car”的首次落地应用。
就在4月16日,腾讯还与一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
并基于腾讯车联“AI in Car”智能解决方案,将聚焦在场景研究、信息安全、车联网生态、云平台与大数据等领域。
而布局汽车领域最深、期待最高的百度也不断出手。去年4月,百度就与奇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在车联网、高度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2017年10月,百度则与北汽达成在自动驾驶、车联网、云服务等领域的战略合作。
……
背靠着智能网联时代的浪潮,以车联网、智能出行等为切入口,科技巨头BAT正不断在汽车领域跑马圈地,在各个车企站队中开始将这个古老而又传统的行业搅动,开始了新一轮的厮杀。
但相比于彼此间的缠斗,市场更担心的是BAT是否能够借助中国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变革机会实现对传统汽车行业的颠覆。
谁会颠覆谁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在这个巨大的不确定时代里。
“21世纪挑战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对手,从技术上说并不属于当今汽车行业的一部分,目前没有任何汽车行业的玩家能够独立击败来自外部的入侵者。”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对手名单里,科技巨头才是真正的威胁所在。
更早的时候,李书福就在一次论坛上宣称“谷歌、特斯拉、苹果、沃尔沃这四家是未来互联网汽车的领导者”。
谷歌、苹果这两家科技巨头名列其中。事实上,在2017年中之前,谷歌与苹果对汽车行业的颠覆意图从未停止。
从2009年开启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后,谷歌的目标一度是到2020年发布一款不需要人驾驶的汽车。但是随着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无人驾驶汽车难以商品化,谷歌于2017年终于让那辆呆萌 的Waymo 无人驾驶车选择退役,逐渐退出了造车项目。
同样举措的还有被评为创新型公司第一的苹果,而且动作更快。2014年启动“泰坦”造车项目的苹果在2016年10月就大幅缩减汽车项目团队规模,暂停造车计划。
它们一度的收缩让市场一度期待“谷歌、苹果给汽车行业带来变革”的声音弱了下去,也让科技巨头搅动汽车市场的期待不再。
如今这股风潮从大洋彼岸传到了中国市场,传递到了BAT身上。事实上,以2014年1月的国际科技风向标CES展会为标志,世界主要汽车厂商、互联网企业都在入场,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也紧跟潮流——这一次,他们需要面对的是百年来一直独自上路的整车制造企业,而它们固有的长周期、大投入、高技术、多链条等复杂特征也给科技巨头们提出了难题。
“苹果退出造车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业内人士汪云青认为。
这也给了BAT一丝警示。必须要意识到的是,这一轮BAT在汽车业内的跑马圈地中,主要以与车企达成合作为主,关于汽车智能化应用也处于初级阶段,它们并没有执着地讲述颠覆的故事,哪怕是已经实现无人驾驶上路的百度。
“我们将把在汽车、TV、手机以及各种IoT上积累的技术能力开放给所有行业的伙伴,欢迎一同打造AliOS,为行业做出更多创新。”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AliOS总裁胡晓明表示,“汽车是AliOS驱动万物智能的开始,我们将定义一个不同于PC和移动时代的物联网操作系统。”
阿里似乎只是将AliOS当成一个系统,或者汽车领域应用的一个补充,或者是阿里生态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一个新物种般的存在。
但是在智能网联时代的推动下,BAT的欲望会止步于简单的合作吗?要知道的是,尽管没有与电动汽车塑造产业新格局那么清晰,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产业重塑的力量与方向却依然坚定,代表着一个国家崛起的方式,让其中佼佼者BAT总是能够裹挟着时代前进的气息切入缺乏新意的汽车市场。
“不要忽视BAT背后是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它对汽车行业有着重塑格局的力量,尽管现在遭受到了不少打击。”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提醒到。
事实上,相比于谷歌、苹果的退守,BAT却很执着。百度带着周岁的Apollo还在加速着无人驾驶的研究,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甚至表示,未来3到5年时间,在开放道路上将出现完全替代司机的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将为百年历史的汽车产业带来颠覆性改变。”他坚信着这一点。
就在不久前,阿里已经对外确认其团队正在研发L4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已有车辆进行了常态化路测,并具备了在开放路段测试的能力。
美国传统汽车产业与科技巨头没有燃烧的战争,在中国就一定不会点燃吗?
沉默的BAT只是用行动来展示它的建议。在即将举行的北京车展上,重叠的将是不断的BAT身影。广汽与腾讯合作的合作iSPACE概念车将在即将到来的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与阿里合作的互联网SUV雪铁龙C4 AIRCROSS也将到来……
这届车展上,BAT没有像造车新势力那样锣鼓喧天地吵闹,但你敢忽视它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