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祭奠”也是“庆典” | 汶川十年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图文|黄云杰
在四川的第一个晚上,是住在北川县擂鼓镇的一家民宿。如同所有的家庭旅馆一样,这里的隔音效果不佳,从墙面的那头总是会隔三差五地传来麻将机隆隆的洗牌声。
此刻,距离“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还有不到12个小时。
“玩一玩嘛就是。”也许是习惯了独自守夜,房东的主动有些令人意外。面对陌生的住客,又逢上特殊的日子,十年前的那场地震成了夜谈的主要话题。
擂鼓镇夜景
“我们一家很幸运,在大地震里都幸存了下来。”尽管是劫后余生,也没能让房东忘记那段噩梦般的日子。“一晃十年过去了,现在回忆起来还是想掉眼泪。”
灾难降临的时候,房东带着妻小探亲,恰巧行至在一片开阔地上。“走着走着,突然人就站不住了,就像锅里的沸水那种感觉,过了两三分钟才反应过来。当时立刻就是跑去学校找我的大儿子,好在一家人都平安无事。”
“那时候真的可以说是弹尽粮绝,家也没了,我们也不知道去哪。后来有部队和志愿者赶过来,把我们安置在了绵阳的九洲体育馆。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拿到那两个馍馍时候的心情。”房东有些激动,转眼也便回复了平静。“开始是体育馆,后来安置在板房里,再搬过几次,这边复建也差不多就陆陆续续住了回来。”
民宿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像房东一家这么幸运。“我们这没了快一半,有的就剩一两口人,还有的活下来了但受伤太严重也失去了劳动能力。”
在后来的复建过程中,济南成为了擂鼓镇的对口援助市。“那个时候也谈不上什么工作之类的了,国家都这么帮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在为灾后重建努力。”
房东说最后活下来的都是幸福的,对于他们完整的一家而言或许的确是这样。“今天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很多,我以前做大的梦想就是开一家宾馆,现在也实现了。擂鼓在国家帮助下最少前进了20年。”
谈及这些,除了对国家感谢房东没有表现得太过高兴,只是在说起儿子时,才真正有了幸福的样子。房东说儿子现在在念大一,上的是中国地质大学。
擂鼓镇夜景
也许十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地质灾害早已给当时懵懂的少年心中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中国地质大学绝非偶然。
不管看过多少震撼人心的照片,当你置身老北川地震遗址的那一刻,所有的感官依旧随着一旁死寂的断壁残垣失效,甚至连灵魂也开始抽剥离析,有的只剩无言的沉默。
向左滑动
老北川地震遗址
早上6点多,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一串浅短的鞭炮声唤醒了这座死城。
在一处坍塌的废墟旁,两位夫妻或是兄妹模样的家属开始摆弄起祭祀用品,点蜡烛、烧纸钱,安静得好像从未来过。陆续,老北川地震遗址开始迎接越来越多的人流,人们开始在纪念碑前献花、默哀。
北川人民祭奠亲属
7点30分,整个老北川地震遗址上空响起了哀乐,声音低沉,从山谷出发就着一股冷风向远处散去,散到几公里外的在民宿里,与那隆隆的麻将机器声交织在一起。
或许是在经历了生死之后,原本就乐观的四川人民变得更加超然。
在废墟之中长出的一朵小花
在返程的路上,偶然捎上了一位想要返回擂鼓的老人。因为语言上的障碍,一路上更多的是老人自己的独白。“我20岁入党,今年88了。今天过来放几朵花,祭奠一下。”
讲起过去的事情,这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显得非常平静,“十年前那会,我在屋里头打麻将,突然整个房子就开始用力摇,桌上的麻将也都自己跳起来。”对于这段回忆,老人家似乎并不难受,偶尔还自顾地哈哈大笑起来。
而当讲起另一件没有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灾难时,老人家露出了满脸的严肃。“汶川地震后来有一年云南大旱,我捐了12万,都是捐给了红十字会。”
匆忙中拍下了老人的一张照片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朴素的年迈老人居然在2010年一口气捐出了12万,特别特别要注意的是,那个时候擂鼓镇的灾后重建尚未完成,这12万可以说是一种别样的舍己为人。
这或许就是他作为一个老共产党人的党性与修养,如果没有这一个偶然,恐怕没谁会知道有这么一个感动中国式的平凡而伟大的存在。
老人没有过多的谈及自己的家庭,只知道他的儿女在外工作。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很早就从家里出发,步行到遗址上祭奠一下,没人知道他去祭奠的是谁。
送回老人后,我们继续沿着302省道一路向前,据此不到30公里处是北川县城的新址,重建之后那里取名“永昌”,其中寓意不言而喻。
新北川县城
新规划的县城看不到高楼,连政府办公楼也仅仅只有几层那么高——地震再也无法威胁到他们。城里到处是四平八稳的马路,道路两旁花团锦簇、张灯结彩。如今的北川已经被打造成了一个旅游风景区。
与老北川相比,这里似乎感受不到任何的悲伤,甚至空气中还弥漫着一丝的喜庆。在城中的新生广场,居民穿起了民族服饰在抗震纪念碑前载歌载舞——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不远处是一条特色小吃街,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小吃,一旁的羌族文化商业街更是人头攒动,而中间的亲子乐园里更是传出各种欢声笑语。
载歌载舞的居民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这两天是大地震十周年嘛,这边在搞点活动。”在“5·12大地震十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所有的悲痛仿佛都留在了老城遗址里,而在这弥漫着祥和气息的北川县新城里甚至更像是一个“庆典”。
正如新生广场的名字,这里便意味着新生。
放眼望去,随处可见奔跑玩耍的小孩。显然,这些不足十岁的孩子没有经历过噩梦,他们的脸上都是孩童天真烂漫的笑容。
他们是新北川的未来和希望。在十年前开始那场生与死的较量里,最终还是生命战胜了死亡。
向左滑动
愉快玩耍的孩子们
“我打完了抗美援朝的最后一场仗,差点就冲过了三八线。”张大爷(化名)搬到新县城后,喜欢没事就来新生广场溜溜弯,即使他只剩下一条腿,也不停想看看眼下的国泰民安。
谈起地震,似乎在北川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他们的故事。“与战斗相比,这场天灾更加可怕。”打了一辈子仗,见惯了生死,但想起十年前的灾难张大爷仍然心有余悸。十年过去,对于那场地震,老人不想多提。
“现在挺好的,我跟老太婆每个人一个月都有5000多的退休金,国家给建了房子,儿女在外工作,很安逸了。”对于这样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我们不想多做打扰,张大爷笑了笑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离开。
新北川的向日葵花园
时值放假,在新生广场上,还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两位学生模样的姑娘被我们的设备吸引而来。交谈中得知,她们是附近职高的学生,今年毕业。在十年前经历大地震的时候,那个年纪的他们本该像远处游乐园中的孩子一样天真无邪的玩耍。
“没有什么啦,现在生活挺好的。”两人笑颜如花。对于未来,她们没有过多的追求,只是想在眼下找到一份好工作。
在5月12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新北川与老北川之间,看到的是两幅完全不一样的景象,或许在这个顽强坚毅的民族身上,“祭奠”与“庆典”本就不冲突。我们祭奠过去,同样也拥抱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