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最精妙的一篇文章,贡献了三句名言,第三句影响千年 2024-08-03 16:53:26 问:《史记》中哪一篇最妙?答:《陈涉世家》问:为什么。答:一篇文章,说了三个金句,还流传千古。在《史记》中,《陈涉世家》记述了农民陈胜吴广首举义旗,推翻秦朝强暴统治的历史。陈胜,字涉,虽是一个农民,却有着不同反响的人生,在《陈涉世家》中,他说过的三句话,振聋发聩,流传千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诗词君今天就来说说这三句话。 苟富贵,无相忘 陈胜年轻的时候,给人做帮工种地,休息的时候,他对身边的人说:如果以后富贵了,可不要忘记彼此呀!只要是你身边的朋友富贵发达了,那么,就应该无相忘吗?实际上,“苟富贵,无相忘”正确的理解应为,对于那些在自己微末时帮助过自己的人,当你发达时,不忘他人恩德,予以回报。可千百年来,似乎,身边的朋友“发达”了,就应该提携帮助自己。可是,如果你并没有帮助过他人,对于他人的成功无功无德,又有什么资格要求他人发达后,必须提携你呢?如果别人愿提携,应该感激,如果不愿,也是人之常情,不应怨恨。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当陈胜对一同种地的同伴说出“苟富贵,无相忘”时,周围的人却嘲笑他:你只是一个帮人种地的,怎么会富贵呢?陈胜感慨地说了另一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是小鸟;鸿鹄,是大鹏。小小的燕雀怎么会知道大鹏的志向呢?自陈胜后,大鹏的故事很多。那一年,12岁的周恩来,生活在中华不振的年代,当老师在课堂上问他:诸公为何读书?有说为做官,有说为挣钱的,只有周恩来,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的想法,或许有人不解,有人嘲笑,也可能有人赞叹。但重要的,他并没有因为他人的嘲笑或赞叹而改变自己的志向,正如陈胜没有因为朋友的群嘲而丧失斗志一样。值得我们尊重的,不仅是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人”,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志向的人,不论志向是否开花结果,这种坚持的行为本身就值得尊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被征兵去渔阳,却遇雨延期,秦朝律法,误期都要斩首。陈胜揭杆而起,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流星划破黑暗的天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喊出了几千年来百姓心中“不认命”的真实情绪。世上没有天生的贵族,因为不认命,陈胜吴广终于称王。因为不信命,项羽刘邦最后灭亡秦朝。出身见识固然重要,但若因此觉得一辈子都不如人,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说: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宁可看不起没钱的白头老翁也不要看不起贫穷的年轻人,因为少年人前途不可限量。少年人如果努力迟早有天会飞黄腾达的,就不相信一辈子总是穿着有破洞的裤子。人人平等,不分高低贵贱。一个人的成绩是做出来,不是天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不平等的命运!有人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陈胜吴广称王,刘邦成就帝业。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依然相信血统论,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中国人却在两千年前喊出的这句话,让“不信命”融入了中国人的骨子里。出身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 赞 (0) 相关推荐 部编版九下 · 第22课《陈涉世家》知识点、同步练习、教案、学案、PPT <陈涉世家> [史传文学的特点] 1.寓褒贬于叙事中,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春秋笔法) 2.以人物为中心,强调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 人物刻画的方法一般有: (1)通过语言,行动等刻画人 ... 《史记》中的30句名言 <史记>中的30句名言<史记>中的30句名言,句句经典,古人的大智慧,受益无穷! 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释:天下吵吵嚷嚷,都是为私利而来:天下拥挤奔忙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陈胜 吴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秦国征用了一批贫民百姓去戍边,途中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是里面的屯长.此时天降大雨,道路不通,无法按规定期限到达防地.按秦法规定,延误戍期,一律处斩. 于是陈胜.吴广杀了押送他们的将尉,对大家说:&q ... 《史记》里最精妙的一篇文章,三句名言,影响千年《陈涉世家》 我问朋友:<史记>中哪一篇最妙? 答:<陈涉世家> 我问:为什么. 答:一篇文章,说了三个金句,还流传千古. 在<史记>中,<陈涉世家>记述了农民陈胜吴 ... 《史记》中最精妙的一篇文章,贡献三句经典名言,影响世人两千年! 在<史记>中,要说哪篇文章最为精妙,那<陈涉世家>必定榜上有名.这篇文章记述了农民陈胜吴广首举义旗,推翻秦朝强暴统治的历史. 陈胜,字涉,虽是一个农民,却有着不同反响的人生,在 ... 史记里有两个秦帝国 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二十一) 以前读<史记>的时候,总有种说不出的困惑,因为史记里秦帝国相关传记和刘邦.项羽.萧何等楚汉之际大佬的传记,内容往往过于割裂. 和秦帝国有关的记载,给人 ... 读史记·史记里的时间要怎么算? 读史记总有一种感觉,就是时间有点乱.这种乱不是体现在某一个本纪或者世家里,而是查阅相关资料时,出现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国君的年代衔接上,或者某些事件上. 举个例子. 史记秦本纪里写秦献公二十四年卒,也就是 ... 《史记》碎金——(第306篇) 《史记》碎金——(第306篇) 史记妄言——伊尹(第325篇) 关于伊尹,一说为了辅佐商汤,混入家奴,借机"负鼎俎,以滋味说汤."后得重用.另一说,"汤使人聘迎之,五返."就是5顾茅庐.比诸葛亮还要端架子.但事实怎么样,不得 ... 中国女人最缺的大智慧,史记里都有(20-45岁必看) 拉开差距的是人生关键几步 一辈子不长,关键的就那么几步. 18岁,要选什么专业? 20几岁,是留在大城市打拼,还是找一个安稳的人嫁了? 30多岁,是抓住事业上升期,还是辞职生二胎? 40多岁,是原地踏 ... 滑稽多辩的乱世贤臣,司马迁都在史记里夸他 大家好,我是王公侯,这是"有趣历史人物"第4篇文章. 这篇先聊<史记●滑稽列传>记载的第一个人"淳于髡",本来咱们是写俳优的有趣的事的,而淳于髡却不 ... 史记里记载了哪些故事 时间:2017-07-08 19:44:50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 <史记>作为一部体大思精的长篇宏著,亦史亦文,从重视它的史学意义到发掘它的文学价值,从对它的简短评价到长篇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