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 中医的眼里,只有两种病。 2024-05-13 17:02:32 艾御享堂 今天 病有千千种,然而皆不出虚实两型,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虚证、实证,肾虚了,上火了,他们都是什么呢?本文讲述中医虚证与实证,溯源清流,明明白白中医辨证那些事。相传周恩来总理有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遭到不友好的西方记者刁难:请问总理先生,你知道中国有多少厕所吗?周总理笑了笑,不假思索地回答:两个,一个男厕所和一个女厕所。要问西医一共多少种病?有人会说两千多种,也有人会说三千多种。其实基因性疾病目前就有两、三千种。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研究生、博士生的毕业,西医的病名数量还会与日俱增。但是要问中医有多少种疾病?回答会和周总理一样:两种,一种叫虚证,一种叫实证。虚证是内病,即体内阴阳失衡引起的。实证是外病,即宇宙间负能量引起的。 “证”和“症” 这两个字看似一样,实则不同。“症”是症状,而“证”则是各种症状所反映出来的人体内部动态平衡变化的根源和实质。比如,感冒时会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咳嗽、脉浮等症状,而这些症状综合在一起就称为“风寒表证”。“辩证”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对症状等病理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病位、病性等本质,并作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人体内部的动态平衡往往由两个因素组成。一是人体的各种基本物质,如气、血、元阴、元阳、津液等。二是各脏腑功能状态,各脏腑之间能相互协调工作,就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当人体的基本物质出现亏损或脏腑功能紊乱,就会出现各种疾病。所以,对疾病的本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人体基本物质亏损为主要原因的疾病, “精气夺则虚”,称为“虚证”。另一类就是以内外邪气扰乱脏腑功能为主要原因的疾病,“邪气盛则实”,称为“实证”。 “中医的虚证” 中医有虚证、实证之分。弄不清虚实,你最好别碰补药和泻药。中医的虚实与我们生活中感觉到的虚实没关系。中医的虚证全是内在的,是体内阴阳失衡造成的。实证全是外因引起的。“久病必虚”“虚则补之”青少年很少有虚证。人到中年以后身体会发虚。老年人一般都有虚的表现。另外,“久病必虚”,长期生病的人,也必然有虚证。归根结底,虚证是体质虚弱的表现,多数是由内因引起的身体不适,所以需要进补,“虚则补之”。对于虚证,我们后面有大量的篇幅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进行分型辨证,以及介绍各自进补的方法。虚证的表现凡是有人出现不发烧,却怕冷怕热;或没得病,却懒言少语、疲乏无力;或不发炎,却头晕目赤、口舌生疮、牙疼难忍;或没坏肚,却腹痛喜按、便溏、便秘等症状,基本可以判断是患了虚证。一般来说,阳虚的人怕冷,阴虚的人怕热,气虚的人乏力,血虚的人苍白。得了虚证,解剖系统是查不出原因的,应当去看中医。西医压根就治不了虚证。 “中医的实证” 除了虚证,其他形形色色的症状,在中医眼里大都被认为是实证。实证都有外部原因,有“外邪”入侵。实证全是外来的实证全是外来的,是外部原因造成的。所谓不内外因,其实还是外因。传统中医把情绪影响,把痰,把饮食,把虫等对人体的伤害称为内因。把房室伤、金刃伤、汤火伤、虫兽伤、中毒等称为不内外因。三因括约,合并同类项后,中医大家秦伯未提出了十三纲要,简化了中医的病因,减少了无谓的争论。在明眼人看来,没有外部设局或刺激,人的情绪会和僧人一样稳定。说到底,情绪应归外因。另外不内外因中列举的某些因素,也缺乏硬邦邦的理由。尤其是虫子,由于食用了残留在食物中的农药化肥,人们的肚子里基本没有虫子了。按说残留量应当列入外因。中医对病因的提法应当改革,与时俱进。否则若抱残守缺,将失去说服力。 “实则泻之” 中医认为,对实证需要疏泄,所以“实则泻之”。学习中医,要记住虚、实的分类原则。任何一个病证可能是虚证,也可能是实证,更可能是虚实兼有,如体虚之人又招了外邪,就是虚实兼有。中医的血瘀、痰饮、水湿等症状看起来在体内,甚至有人将它们作为遗传,列为先天体质。其实它们都是实证。瘀、痰和湿是近代人高发的疾病,既不属于寒证,也不属于热证,应当成为当代中医研究的重点。“判别中医“虚、实””另外判别中医“虚、实”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从药的性质上判别虚实。虚证可以进补,但实证不能进补。实证会越补越坏。血瘀、痰饮、水湿只能泻不能补,故为实证。对于实证只能排泄、疏解。进一步讲,如何给病邪以出路,如何尽快将邪排出体外,别让病邪留在体内折磨自己,也正是甄别医家医术高明与否的试金石。中医的阴、阳、虚、实、寒、热、表、里这八个字,是“八纲辨证”的精髓。阴阳为总纲,虚实反映了疾病的正邪斗争,寒热反映了疾病的性质,表里反映了疾病的位置。具体而言,虚证是内因引起的疾病,如阴虚、阳虚等。所谓“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要先看体质有否虚的内因。后面的寒、热、表、里四个字,多与实证(外因引起的疾病)有关,或与虚实兼有的病证有关。是实证,就要进一步区分是热证还是寒证,是在表面还是进入到体内。古代中医通常又把实证分成两大类:寒证和热证。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主要针对寒证。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主要针对热证。现代医学定义的病毒性流感,属于中医的热证。不论虚证、实证,这些都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定论。八纲辨证是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辨证等其他辨证的纲,纲举目张。整个中医都是围绕着虚证或实证展开的,中医就是要解决人体中“虚虚实实”的问题。 内容仅供临床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 试针试药 赞 (0) 相关推荐 黄苔主病之常与变 中医舌诊之黄苔主病论及热证.里证.实证者多,提及表证.寒证.虚证者少.验之临证,黄苔主热证.里证.实证相对多见,乃黄苔主病之常,然黄苔主表证.寒证.虚证并不少见,乃黄苔主病之变.中医教学临证皆需揆度奇 ... 中医基础-八纲辨证 第五章 八纲辨证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一.八纲辨证的概念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辩证的纲领.八纲辨证:运用八纲对四诊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辨别疾病病位的浅深.病性的寒热 ... 广义经方体系简介 一.什么是经方? 经方者, 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二.什么是类方? 类方 ... 中医眼中,只有两种病——虚证和实证! 导读:病有千千种,然而皆不出虚实两型,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虚证.实证,肾虚了,上火了,他们都是什么呢?本文讲述中医虚证与实证,溯源清流,明明白白中医辨证那些事. 相传周恩来总理有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遭到 ... 病有千千种,但在中医眼里,只有两种病 病有千千种,然而皆不出虚实两型,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虚证.实证,肾虚了,上火了,他们都是什么呢?本文讲述中医虚证与实证,溯源清流,明明白白中医辨证那些事. 要问西医一共多少种病?有人会说两千多种,也有人 ... 中医眼里,只有两种病 中医理论与实践 中医眼里,只有两种病 转自<传播国学中医> 要问西医一共多少种病?有人会说两千多种,也有人会说三千多种.其实基因性疾病目前就有两.三千种.随着科技的发展,随 ... 在中医眼里,只有两种病! 导读:病有千千种,然而皆不出虚实两型,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虚证.实证,肾虚了,上火了,他们都是什么呢?本文讲述中医虚证与实证,溯源清流,明明白白中医辨证那些事. 相传周恩来总理有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遭到 ... 病有千千种,但在中医眼里,只有两种病! 病有千千种,然而皆不出虚实两型,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虚证.实证,肾虚了,上火了,他们都是什么呢?本文讲述中医虚证与实证,溯源清流,明明白白中医辨证那些事. 要问西医一共多少种病?有人会说两千多种,也有人 ... 在中医眼里,只有两种病 相传周恩来总理有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遭到不友好的西方记者刁难:请问总理先生,你知道中国有多少厕所吗?周总理笑了笑,不假思索地回答:两个,一个男厕所和一个女厕所. 要问西医一共多少种病?有人会说两千多种 ... 你不知道吧!病有千千种,但在中医眼里,只有两种病! 病有千千种,然而皆不出虚实两型,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虚证.实证,肾虚了,上火了,他们都是什么呢?本文讲述中医虚证与实证,溯源清流,明明白白中医辨证那些事. 要问西医一共多少种病?有人会说两千多种,也有人 ... 【中华医学】病有千千种,但在中医眼里,只有两种病! [中华医学] 病有千千种,但在中医眼里,只有两种病! 作者:寿叶堂 病有千千种,然而皆不出虚实两型,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虚证.实证,肾虚了,上火了,他们都是什么呢?本文讲述中医虚证与实证,溯源清 ... 中医的眼里,只有两种病。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病有千千种,然而皆不出虚实两型,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虚证.实证,肾虚了,上火了,他们都是什么呢?本文讲述中医虚证与实证,溯源清流,明明白白中医辨证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