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府--大埔县(茶阳)
大埔县属山区县,“地无三里坪”,故有“山中山”之称,这里是古代从福建汀州府、江西赣州府等地迁来的客家人结庐聚居的密集地方。
据清乾隆年间通进士杨赞烈《邑名音义考》释:“邑曷为大埔名。盖俗呼水宜稻者曰田;呼平旷高原宜瓜果蔬麻者曰埔。埔者俗单俗字。字书尚未收者也……茶山之麓,弥望平原。无虑数十百顷地。总呼曰埔;埔固块莽矣哉。大埔之名,俗所由称也。”其意是以江河两岸冲积的坝地和山地、旱地之广取名。
大埔历史悠久,已先后发现多处属于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和商墓群,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群聚居。
县志载:
远自夏商周3代,大埔为扬州南裔地
夏商之际属海阳国(南瓯国)
秦汉三国时期属揭阳戍、南海郡揭阳县
晋并吴后,晋太康元年(280年),在原汉揭阳县的大部分地域上置海阳县,晋海阳县地今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梅州市(大部分)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立义招县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义招县为万川县。义招、万川县治均设在湖寮(古城)
唐武德四年(621年)万川并入海阳县(今潮安)。此后,历宋元及明前期,均为海阳县光德乡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立饶平县,大埔为饶平地
明嘉靖五年(1526年)析饶平县的清远等2都置县,改名“大埔”
清乾隆三年(1738年)分出白芒畲、箭竹洋、下畲子、塘子腹、风吹[石示]、青麻园等6处新设丰顺县
1949年后,先后属兴梅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
1958年撤丰顺县,划潭江、黄金、[阝留]隍、大龙华等4个公社归大埔县
1960年复设丰顺县,上述四个公社归还丰顺。明重置大埔县时县城驻茶阳
1961年春,县治由茶阳迁至湖寮镇五虎山麓,隶属梅县地区
1988年划属梅州市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