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化工行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和2016年重点工作

2016石化产业发展论坛上,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做了题为“石化化工行业当前面临的形式和2016年重点工作”的报告。经授权,将报告全文发布,希望对石化化工企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石化和化学工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密切相关,在我国工业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行业总产值11.8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8%。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学品生产国和第二大石化产品生产国。但仍然“大而不强”,产业整体层级不高,发展极不均衡,结构性短缺与结构性过剩并存。

1
行业当前面临的形式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工业需求增长难以大幅提高,同时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将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及老龄化程度加深,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人们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持续改善,石化和化学工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能源资源制约、环境安全要求以及气候变化等新的要求。

国际环境方面

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将长时间存在,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增长乏力,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1

国际油价有望回升,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原油价格不仅对于石化化工产品的价格体系具有基础性影响,而且对于化学工业的原料结构调整方向具有决定性影响。世界石油供需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大规模开发岩页油和伊朗重返国际原油市场改变了世界原油供应格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正在改变世界原油需求格局,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正在快速发展,预计“十三五”末油价有望回升到60美元/桶,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

经济不均衡复苏,石化产品市场重心东移

整体上来看,全球经济正在从金融危机之后的低谷逐步走向复苏,但不同国家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在发达国家中,除了美国经济保持较强劲复苏之外,欧元区、日本等其他主要国家恢复乏力,其国内化工产品市场已经成熟、消费量趋于稳定;未来全球石化化工产品的消费增量将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东盟等经济稳定高速发展、人口数量众多、经济基础体量较大的亚洲国家,全球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重心将进一步向东亚和南亚地区转移。

3

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产业变革

在日本、韩国、西欧,大部分石化化工产品市场已经成熟,自身市场增长有限,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正通过发展高端产品、全球产业链布局和信息化等手段增强石化产业的竞争力。领先的化学品生产企业利用科技与产业优势,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逐步减少通用石化产品产量,致力于发展并输出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等高端化和差异化的产品。

制造业发展方式正在深刻变革,智能制造成为新型生产方式。一方面企业通过传感器、无线射频等技术从机器和生产线中获得更详细的各类数据,另一方面根据原有客户资源和服务数据,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二者有效对接,实现供给侧的自我更新和自我优化,实现从“潜在需求挖掘”到“新供给”再到“新需求”的正反馈。

无论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0,还是美国提出的工业互联网,其核心内涵以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国际领先的大型企业广泛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化工生产流程深度集成优化,实现上下游企业以及跨产业的协同运营,将生产要素进行全面整合优化,给石化化工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国内环境方面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1
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拉动大宗化工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十三五”期间,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约为56.1%,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60%,将有超过5000万人从农村走向城市。同时,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据估算,将使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增长120%以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将大大地拉动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投资,促进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进而拉动大宗石化化工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2
经济转型升级使高端化工产品需求比大宗产品更快增长

一方面,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7000美元,大部分居民消费习惯已经超越“温饱型”达到“发展型”,部分发达地区居民则已达到“中等发达型”。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对产品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遍要求更清洁的能源、性能更好的材料、更舒适的穿着、更安全的化学品、更高效的肥料和低残留农药。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化工产品将是未来的重点开发方向。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对高端化工产品提出了更多需求。

3
“一带一路”等对外战略将推动产业国际化拓展

“一带一路”是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未来十年构建开放性经济新体制的最重要的战略导向和最大的政策机遇,必将带动我国石化企业的海外战略实现新的腾飞。“一带一路”途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以及伊朗、沙特等重要的油气资源产出国,我国石化化工企业与这些国家的深入合作,有利于提升石化产业的资源保障能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总人口和GDP分别占全球的62.5%和28.6%,且沿线国家如中亚、东盟、印度等多是经济增长较快的新兴市场,对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快速增长,将为我国化工产品出口创造新的空间。而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或加速阶段。我国石化化工企业“走出去”深化产业合作,既契合上述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需求,又可带动我国优势产能与工程技术输出。同时,上合组织自贸区、中东海合会自贸区、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等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石化化工产品的国际服务贸易;“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设立,将极大推动与石化和化学工业密切相关的公路、铁路、港口、码头、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完善,从而为石化化工产品生产与贸易创造更好条件。

总的来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由石化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2
2016年行业管理重点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石化化工行业管理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力量,创新行业管理方式,综合运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管理手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适应新常态,做好存量调整和增量培育,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具体而言,2016年,我们重点要做好5项工作:

1
加强规划战略引领

研究新常态下石化化工产业的重大战略问题,编制并发布“十三五”行业发展规划,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存在的部分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工程化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布局集约化水平不高、安全环保水平仍有待提升等五大问题,制定行业规模增长和产业质量提升等方面的规划目标,提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我们考虑将重点实施创新驱动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化工新材料进口替代工程、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程、化工园区规范升级工程、传统化工提质增效工程、农用化学品优化升级工程、和“一带一路”合作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2
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石化化工行业规范化发展。研究制定MDI、铬化合物、煤制烯烃行业规范条件,对轮胎、氮肥、磷肥等行业实施公告管理,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传统化工产能过剩长效机制。按照《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开展化工园区改造,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环保和产业发展水平。完善《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高风险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方案》,继续推进危险化学品搬迁工作,优化危化品企业布局。

3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整合资源,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以发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电子化学品、推动高端工程塑料在装备中的应用为突破口,促进化工新材料进口替代。大力发展膜产业,推动水溶肥的开发和应用,引导化肥工业转型升级。

4
深入推进石化化工行业两化深度融合

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规划建设全国危险化学品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并鼓励在地方炼厂、轮胎、氯碱等行业进行智能工厂和数字油田试点,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提高安全发展水平。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智能化改造试点,逐步在全行业推广国产装备在改造提升危化品企业的应用。开展智慧化工园区试点,提升园区的安全管理水平。

5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开展“我国石化化工行业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分析近年来国内石化化工企业“走出去”案例,对石化工程、轮胎、化肥、农药、氯碱、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提出我国重点行业“走出去”的目标、方式和配套政策措施,分行业提出项目清单,做好境外投资投向引导,研究企业之间联合起来“走出去”的模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