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的章法排列除了甲骨文之外,绝大部分都具有排列匀称的特点。即行距与字距之间基本上都呈现出比较整齐的特征。特别是小篆,可谓整齐划一,纵横的行列分布都十分匀称,犹如体操队列一样。
图22-1 毛公鼎(局部) 图22-2 虢季子白盘(局部)所以,很多小篆甚至可以画出格子再进行书写,使之更加整齐。各字间大小基本一致,在纵横行列分明的排列中,一般来说,上下字距要大于左右字距。这样在整齐之中略有变化,横向略紧密,纵向略疏朗,使小篆的字形显得更加修长。图22-3 大盂鼎(局部) 图22-4 静簋(局部)在大篆中,大多也是纵横成行的,但一般是左右字距略大于上下字距。在不同的碑帖中,字距的疏密度稍有不同。因而有的显得茂密一些,如《毛公鼎》;有的则显得特别疏朗,如《虢季子白盘》。在今天 的篆书创作章法排列中,总体来说篆书都要强调纵横排列匀整,左右稍密,上下较疏。篆书的章法排列要讲究大小协调。所谓大小协调,第一是指各字的间距与字的大小要协调。这就涉及间隔留空的问题。一般来说,上下字距要大于左右字距。以小篆为例,上下字距以半个字至一个字的长度为宜。也就是说,上下字间的空白相当于半个字的长度为宜,最多不超过一个字的长度。左右之间的字距一般都排得较密,紧挨着,或不超过半字宽为宜。大篆的间距排列也差不多。当然,还要看整体展示的风格取向。浑厚雄强的风格在排列上较密,清秀隽永者排列更疏朗一些。有时也超过这个常规。而排列得特别紧密或特别稀疏者,如汉碑篆额和《虢季子白盘》就基本是两个极端。第二是指各字间要显得协调,在一幅字中不能有显得特别大或特别小者。这在篆书中要求甚高。达到大小协调而不致各字间显得突兀,一般来说,四方撑满的字如“图、四、王、显”等字,要整体略小,而有的局部开张的字(如“上、下、如、史”等字)则要稍伸长以拓展空间,而不得将两类字写得完全一样高、一样宽,否则会出现视觉偏差。第三是指一字中左右或上下各部分要依笔画间距分布一致的原则来处理其偏旁部首的大小,而不要平均安排其外形大小。篆书在章法排列上要注意体现古雅烂漫的特色。所谓古雅,即指其带有高古、雅致的风味。要做到古,在写小篆时不宜将其线条写得太细、太圆,要有大篆的韵味,笔画稍粗稍直,间距稍微疏朗一些。一些字的写法可以借鉴大篆金文的某些写法,如将极少数的短横写成如大篆的阔笔 (粗点),或借鉴大篆的某些部首,或在个别字形上略做参差化处理。如“结、 江”等字写得左长右短,上齐下不齐,“吉、为”等字写成上宽下窄。这样在一幅字中出现几处大小篆相融合的字,既打破了大小完全一致所形成的板滞,带来变化和趣味,也使作品增加一定的古意。篆书在章法排列中要根据上下左右各字的排列,做一些重心欹侧变化的处理,如一些底部弯曲圆转的笔画,有时既可向左呈顺时针方向弯曲,也可变为向右逆时针方向弯曲。如果相邻几字排在一起,既要区别雷同,还要考虑上下左右的呼应,可处理成左右抱合或对称,则会使整幅作品更具生动烂漫的气息。在大篆中,亦要通过间距的留空、字的大小、笔画的粗细、字的重心变化、欹侧呼应等关系来体现其古雅烂漫的特色。小篆的章法,与楷、隶书比较接近。按时期不同约分两种:一种是唐以上至秦代的模式,与楷书章法相近,平正整齐,横竖成行,行距、间距一致;一种是清代以后的模式,这是从清代邓石如开始的,邓集秦汉两代篆书之长,对小篆的形体、用笔及章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用长锋羊毫书篆,变化多端,内涵丰富,字形狭长,垂脚舒展。章法上成横式排列,左右字距紧凑,上下字距宽松,给人以整齐美。此种章法至今盛行。
写小篆最好叠格、打格或衬格。小篆一般呈长方形,所以要叠长方格,(也有少数写成方篆,甚至是扁篆的)。比例一般为3比2(也有拉长为2比1的),上下之间的字距稍宽一点(一般为左右字距的一倍),可打或叠成双线,写熟了,单线也可以。边款书体宜用行书、行楷或行草书,但不宜用楷书和草书,也不宜用篆书本体,因楷书和篆书本体显得单调呆板,草书不易识。如写中堂、条幅、长联等,最后一行不要少于四个字(字数限死的可例外),这需要在写前精心计算好。如最后一行空白位置较多,可接其下落款,不必另起一行;如空白不多或正好写满行,则应另起一行落款,这也需要事前计算好,预留出落款的行格位置。边款的字大小多少也很重要,字的大小以比正文小一半以下为宜,不可过大或过小。字的多少要看空的行格的长短宽窄而定,分长款、中款和短款(也称穷款,仅落名用印)。款字不可过密挤或太松散,也不可题得太低(沉底)。总之,要与正文和谐,珠联璧合,相辅相成,锦上添花。大篆的章法与小篆稍有不同,要复杂一点。主要有两点不同:
(1)需加释文(如所书内容是尽人皆知的名作,不存在不可识的问题,可免加释文)。要求书写前计算行格时,预先把释文所需位置计算进去。释文一般写在正文的后面(和题款一样,用行书或行楷书等较易识而又不呆板的书体书写为宜)。对联可例外,释文可写在上联左边、下联右边的中部位置;也可单面写在上联的上首(右边),下联的下首(左边)落款,还可将释文和款识联起来在上下联的两边(共四边)书写。
(2)写大篆有时可象写小篆那样横竖成行,也可只有竖行不设横行,象写行草书、简帛书那样大小长短参差错落,富于节奏感,写起来自由、自然、生动,易于根据各个字的形体特点和笔画多少随机应变,发挥出理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