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连孩子都不想要,却依然想要学区房

房子是当世唯一的安全感

评论尸的不定期更新

人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将自己的生命转化成一种不朽。

我们吃饭、喝水、睡觉、工作,日复一日地将生命转化成代表财富的数字。

再将这个数字塑造成新的生命——他们继续吃饭、喝水、睡觉、工作,周而复始。

这是亘古不变的的道理,以至于每一个在办公室里加班到深夜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在家熬着的父母。

老 C 在一家互联网下半场公司工作,公司正在爆发式增长,身居总监的他每天要到凌晨才能回家。

每每回到家中,岳父都会从客厅的沙发里做起来,到厨房给他端上一碗阳春面,然后问:「加班累不累啊?周末有没有休息?」

但话题最终总还是要转向什么时候要孩子和什么时候买学区房。

不结婚怎么行?不生孩子怎么行呢?物种如何延续?

口号振聋发聩,面的味道似乎没有课本里那么暖。

我们的生活比过去精彩多了,快乐远不止来自于家庭和婚姻。

在投行工作的小 W,年薪 35 万,不打算结婚,「在这行工作,太早结婚就被拴死了,倒不是说我想着出去玩。可是陪客户玩不是工作的一部分么?」

在媒体工作的小 H,月薪 5K,不打算结婚,「可别提了,就这点钱出去撸点串子就没了,谁愿意嫁给我呀。」

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小 K,月薪 7K,不打算要孩子,「和男朋友倒是想结婚,但是孩子还真不打算要。虽然现在不予许在孕期辞员工吧,但最近资本寒潮一来,公司也不容易的,肯定没法正常休产假。」

但越来越多的人不结婚和不生育,还是因为对这件事有着本能的恐惧。

担心这两件事会从我们现有的生活中剥夺太多——如果我们过的已经足够快乐了,那么为什么还需要放弃这些快乐去享受天伦之乐呢?

然后,我问他们,那你们打算买房么?

「房子肯定还是要买的,最好还是学区房,以后升值潜力大。」

好像房贷就不会夺走他们的生活。

但为了买房,中产们别说生活了,连活都快活不下去了。

为了能挤进学区,别说只有一个小屋,哪怕只有一个卫生间一个过道也要买。

为了能把户口落在北京,宁可在燕郊买房每天花 4 个小时在工作往返上,也不愿意将通勤费省下来在公司附近租个房子。

为了能抢到买房资格,结婚离婚再结婚再离婚。

为了买房,一个女生晚到了几分钟导致在房产限购新政前没能过户,在过户大厅哭的天昏地暗。

这都是真事儿,我觉得他们都不是炒房者,因为炒房炒不出这么真挚的感情。

「你买一个地下室的钱,够在 Airbnb 上租一辈子海景房。」

我对一个打算在燕郊买房的姑娘说,她摇了摇头说身为北京人的我不懂。

从居住需求上来说,即便是对于那些拥有着最强刚需的中产阶级来说,房子也早已不是用来住的。

中产们对房子的心态很复杂,很纠结。

他们最初买房的动因也是「改善居住」,他们知道租一个房子更合算,也知道以自己的实力最多在北京 10 环买一个老破小。

但「买的房是家,租的房是房,那能一样么?」

只有家里才能放得下全套的宜家家居、无印良品的小摆件和小米全套的智能电器,在租来的房子里怎么用?

十环?十环怎么了?家住潮白河,在金融街上班才能体现出买宝马三系的意义啊。

啊,我国中产是一个连高端搬家服务都用不起的群体。

买房养老和养儿防老的人是那么相似,以至于他们相看两厌。

孩子短期内没有直接收益,每年要花大量的钱,而且要持续花二十年。

房子短期内没有直接收益,每年要还大量的房贷,短说也要还二十年。

考虑到孩子会夭折、孩子可能没出息、孩子可能不孝,所以养孩子作为一项投资一点都不保本。

考虑到房子周边的化工厂可能爆炸、房价可能会跌、房子的 70 年产权有可能不给续期,所以买房子作为一项投资一点也不保本。

但再不济,孩子能陪你聊聊天,房子也始终是能住的,孩子给老人带来的安全感与房子太相似了。

只要能明白年轻人为什么处心积虑的买房,也就能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父辈想方设法的想抱孙子了。

这种安全感源自于远古时期让我们得以生存的某种本能,我们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努力固化成某种固定资产。在过去将孩子视为资产的那个时代,孩子是这种安全感的最佳来源,而当中产厌恶了那种被当做资产的感觉的时候,他们便将安全感转移到了房子的身上。

一个老人眼中的子孙满堂恰如一个中产眼中的房产遍地,即便是住不过来、租不出去、没人接盘,一个可以回归的家也比租来的宫殿要好。

不要再说中国消费畸形了,我们最大的消费买房竟然不是一个物质需求是精神需求。

这觉悟水平比只会玩玩音乐看看话剧的资本主义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可是房子和孩子一样不靠谱呀。

4 月 1 日愚人节当天,国家领导人在华北画了一个圈。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我不知道。

但绝对是房地产领域的一件大事,一次房地产领域的计划生育。

连祭祖也顾不上了,全国各地手里有点闲钱的人这个清明都集中在了雄安三县。

得知限购的「炒房者」们焦灼得仿佛迎面遇上计生委的超生产妇,感觉自己下半生的幸福被命运扼住了咽喉。

除了被全国各地炒房团挤爆的雄安新区之外,我还看到了更多被房子治好焦虑症的人又复发了。

「这是要迁都了么」、「我刚买的学区房还有用么?」、「传说中北京 4 环里要升级为直隶的事儿是不是没谱了?」

在那些二三十岁已通过贷款透支毕生努力的中产来说,北京的房子就像是望子成龙父母眼中的大宝贝儿。

而雄安新区,就是那个邻居家的孩子。

老一辈人口中的「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起码孩子好了。」

终于成了年轻人口中的「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起码房子有了。」

我想起了之前读过的科幻小说,一个外星种族参透了宇宙中的一切秘密。

他们觉得自己的生命了无生趣,于是将自己的全部文明凝结成了一块块丰碑,然后自我灭绝了。

当没有人愿意生孩子,但却依然愿意买房子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就是那个种族了。

不过更大的可能性是,有朝一日你会催着你的子女赶紧买房。

「不买房,你的下半辈子可怎么过?」

而他们会给你一个你对父母催婚时的白眼。

也许那会儿房价就跌了吧。


本文作者@评论尸 首发于@赤潮AKASHIO 。

(0)

相关推荐

  • 5月起,房价上涨20%时,这5种房子将会升值50%,希望有你家!

    买房就是买预期,即房子不仅要能够保值增值,还要可以快速变现,这样自己的血汗钱才花得物有所值!当房价上涨时,别人家的房子都升值了50%之多,而自家的房子却仅仅升值了20%,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说白了,还 ...

  • 有人成家、有人立业,二十七八岁的我们也患上了买房焦虑症

    每次过节回家,除了看看父母,最重要的还是和一群老朋友聚聚. 我们这群人里,有刚刚奉子成婚的A,有为了结婚攒彩礼的B,有为了学区房埋头苦干的C-- 在推杯换盏中,我们将曾经的迷茫,现在的焦虑,未来的展望 ...

  • 关于北大博士买不起学区房,终于看到了一篇理性的分析

    教育·美文·感悟 -1- 对于很多立志考上清北,然后在北京安家立业的年轻人来讲,知乎上最近有一篇帖子很戳心. 作者是北大本硕博连读,毕业后在中科院某所工作. 现在是工作的第三年,由于在北京不能给孩子买 ...

  • 买房故事 | 人到中年换房难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小时候,住在五六户人合住的大杂院里,吃的是院子里的井水. 长大后来到大城市,虽然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着各方压力,但是一想到买了房成了家,还能把家人接到身边,便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被 ...

  • 一线城市打拼,二线城市买房,这事儿靠谱吗?

    最先一批90后,已经面临30岁要买房的压力了.面对结婚.生子,父母养老,更多奋斗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选择将买房的位置,迁移到一线城市的周边城市,这样的选择是否正确?这篇文章7400字,预计19分钟读完 ...

  • 买房故事丨放弃安稳小城生活到一线城市工作买房,真的对吗?

    " 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有12年了,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学区房成了我们这几年买房的关键词. 中国父母的思想里,孩子就是他们的一切,他们会竭尽所能为孩子的未来盘算.就像我的父母,在我大学刚毕业那 ...

  • 你这该死的房价

    你这该死的房价

  • 作为家长,不要勉强自己。

    大家好,我是江晓. 最近我们庄上的大事就是学区划分的问题,以前小升初是学校推荐或者学校直升,今年因为疫情还是什么原因,直接就是按户口划片入学. 还有一个就是为了孩子高价买的我们这里最好初中学区房的家长 ...

  • 买了园区顶尖学区房后,一切变得索然无味,只想换大别墅!

    上期故事: 贱卖老破小,加价置换园区大四房后,这辈子都不想再买房 买房故事均为粉丝投稿,仅代表投稿人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 点击上方话题#真实买房故事或者文章末尾"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 【地产麻辣烫】在天津,砸钱买学区房还是干脆让孩子读私立?

    今年的热词是什么?一定非买房莫属.小编的生活已经几乎被这一关键词包围,上班也就罢了,但是出租车上.理发店里.小区超市中,都可以随处听见买房.换房的闲聊.原来,今年身边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都在倒腾房子 ...

  • 学区房,中产的倔强……

    房" 01 2021年春天,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周围的人已经很少提及这个话题.和往年一个节奏,这个时间点,看房子的人也以肉眼的速度日渐多了起来. 来淘屋咨询的,大部分是冲着学区房来的.吴中换 ...

  • 论真正的穷人如何买学区房?

    成都学区房已获授权. 我的购房历程跟好多家长都不一样,好多家长一来就看五朵金花,上来就甩别个两三百万,而我是从不是学区房,看到了学区房的. 如果你和我一样"穷",如果你和我一样&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