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越来越“冷漠”,是什么在阻止我们扶起跌倒的人
社会学家认为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人们往往会陷入这种完全自我的状态,有时仅仅是因为要应对周围嘈杂环境里过多的信息。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这样的后果:在我们忽略周围无关信息的同时也会忽视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就像一位诗人说的那样,我们“走在嘈杂的大街上,眼睛却看不见,耳朵也听不见”。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有时可能因为太过专注于自己的思考或者时间紧张,不能完全地注意到周围发生的全部事情,更别说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了。
而当我们能关注到别人的痛苦的时候,我们会很难受,这时产生了同理心,才能产生了想要帮助别人的冲动。
这是我们天生就有的,比如在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上,只要看到或听到其他婴儿的哭泣声,他们就会放声大哭,好像自己也很难过一样。有时我们会看到在幼儿园,因为一个小朋友哭而导致全班人都哭的情景。
在一个多世纪以前,达尔文就提出同理心,也就是同情行为的前奏,可以有效地帮助物种生存下去。同理心会增强社交性,因此我们人类是所有物种中最杰出的社交动物。最新的观点认为,社交性是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生存的基本策略。
那么为什么还会“冷漠”?
当人们看到一些残疾的乞丐、街边卖唱、或者摔倒在地的老人时候,尽管可能会对他们视而不见,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自然冲动,而是这种原始的自然冲动被压抑住了。
我们看到太多的“假扮乞丐、月入过万”、“扶起倒地老人被告到法院”、“不是你撞到的你为什么要扶?” 这一些新闻都警示我们要考虑下行为所引起的一些“后果”,与其可能摊上麻烦事,不如“独善其身”。
当人们这样想的时候,便不会去实施帮助行为。这时候周围即使有人想去帮忙,但是又看到周围的人又没有一个出手,往往也会犹豫不决。我们需要的是那个能率先出手的人。
当一个人看到善举时就有可能产生做好事的欲望,世界各地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神话故事讲述英雄人物如何通过自己勇敢的行为解救别人,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这些故事可以带来深远的社会效益。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这些故事描写生动的话,那么读这些故事就像亲眼看到他们的英勇行为一样,可以对人们的情绪带来冲击。
这种冲击程度足够大的时候,我们将毫无畏惧,甚至不惜牺牲。
在生活中我们见到很多这样的例子,防洪时候的牺牲、抗震救灾时候的牺牲、抗击新冠过程中的牺牲,想起来都会使人不禁泪目,这些事情与前面人们“袖手旁观”的表现对比形成两极般的反差,是他们愚蠢么?
人生在世总是要做出一点事情,不求一定要成为英雄,但求对得起自己的“感觉”。
路边的乞丐不一定都是假扮的,可能真的是走投无路,一些零钱可能都能使人感到温暖;跌倒的老人也不一定都是为了讹钱,及时的帮助可能就能挽回一条生命。
给予的同时仿佛感受到某种东西的“升华”,感受到世界越来越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