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低龄化,对家庭而言意味着什么?
匆匆又两年,留学涨势趋于和缓,低龄化留学话题已不再是热点,取而代之的是出现在国内外各大主流媒体上的留学事件:“留学生海外遭棍打”、“SAT(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高分考生入名校后被退学”……故事是新的,主角也是新的,但问题的根源其实依然是老调重弹。为什么这些问题、现象甚至悲剧依然存在、屡见不鲜?为什么出国留学路上一些根本法则依然被罔顾、忽视?
在我看来,新的留学环境正颠覆着每一个家庭对于出国留学的认知和思考。
颠覆一:一人去留学,全家总动员
为什么说一人去留学,需要全家总动员?作为过来人,我认为在孩子出国留学路上,父母如今至少扮演着三种角色:
留学路上的引路人。这里的引路人不是说父母自己一定要有出国留学经历,而是能在孩子求学路上引导他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不是帮孩子做决定,而是跟孩子一起拿主意。“何时送孩子出国留学最佳?我家孩子适合出国留学么?”类似问题的答案其实在父母心里。就拿我自己来说,虽然我本身很希望孩子出国留学,但从来没有跟孩子提过此事,直到孩子在高一的时候去美国参加了一个交换生项目,亲身体验了美国校园,回国后主动对我们说要去美国留学。作为家长,我支持他,告诉他需要做什么准备……他自己有想法了,留学路上就会省时、省力。
留学路上的好帮手。孩子在出国留学过程中需要备战标准化考试,与此同时还要应对国内的学业,要抓GPA(平均成绩点数),还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提升各种软实力,这其中需要父母的大力支持,并给予机会和创造良好的条件,很多工作少不了父母的帮助。此时不伸援手,更待何时?
留学路上的好战友。所谓战友,就是喜怒哀乐一同分享、并肩作战。备战出国留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考试失利、刷分不成、学习瓶颈,这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理解和鼓励,而非焦虑、责备……父母每天跟孩子朝夕相处,应该最懂孩子,应该善于倾听。而这期间培养起来的出国留学革命友谊也将是父母与孩子间最美好的回忆。
颠覆二:需要的不只是考试成绩,而是出国留学解决方案
2014年6月,在MIT(麻省理工学院)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期间,我在美国书店读到一本书Hittingthe Sweet Spot,里面的故事让我记忆深刻:一家客户宣称需要钻头,于是,所有生产、销售钻头的厂家都充分地向客户展示自己的钻头产品服务,并展开公关活动以获得客户的青睐。然而,没有一个厂家中标。原因在于,厂家们并未真正理解客户购买钻头的真正目的。人们需要钻头可能是为了打一个孔,这个孔才是终极目标,钻头只是手段。
同样,要出国留学,语言考试成绩只是一次性消费品,是短期目标,对学生而言仅仅只能算是一个钻头,学生真正目的不是拿分数,而是要出国留学,甚至毕业后能够顺利走向职场。中国留学生出国普遍存在4个障碍: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批判性思维障碍和团队协作障碍。而这4个障碍归根结底还是语言障碍:语言不好怎么听课发言?如何跟人交流?怎么阅读大量英文材料?我曾在新航道针对学生开展过一个问卷调查:1.你来新航道的目的是什么?2.你来学习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于第一问题,78%的学生说需要通过雅思、TOEFL(托福)、SAT考试,22%的人说想出国;而对于第二个问题,经过深思熟虑,86%的学生回答是实现出国留学,只有14%的同学说考到满意分数。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15年前,出国留学人员基本都是成年人,属于精英人群,这些人的英语可以“高分低能”,因为他们能够自立自强,快速适应逆境。但是留学大众化、低龄化后,不少孩子为留学而留学,放任自流,根本就不具备在国外学习与生活的语言能力、自理能力,甚至成为社会问题,今天留学生的英语必须“高能高分”,这也是我始终呼吁并倡导英语能力培养的根本原因。纯粹帮助学生通过掌握应试技巧、命题规律、高分策略,让学生在短期内通过考试的做法已行不通,甚至贻误学生。
而这种转变,对广大家庭而言就意味着: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拿到语言考试成绩,而是要培养强大的英语能力,然后取得理想考试分数;不仅仅是英语能力的提升,而是结合软硬条件打造一套完整的出国留学方案。我们的眼界必须从单纯的成绩转移到整体留学方案上来。
颠覆三:留学规划更应以终为始、放眼未来
中国人常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美国恰恰相反,倡导的是“不输在终点”的理念,正如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阐述的“以终为始”,通俗点儿说就是:想清楚长远目标,然后付诸实践,留学应该赢在终点,规划应当以终为始!
我儿子的留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初次申请,他没有收到最心仪学校给他发来的录取通知书,但是他到了美国,通过不断的自我挑战和努力,以优异成绩取得三个专业的本科学士学位;毕业时,又凭借出众的表现顺利被MIT录取攻读硕士学位,圆了他最初想进入世界顶尖商学院的梦想,并成为优秀毕业生。美国教育是没有天花板的,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最初的梦想!
出国只是留学第一步,规划当以终为始:为什么要去名校留学?毕业后我该何去何从?我想要的未来是什么?这些问题应伴随我们的整个留学生涯,引领我们思考如何度过最有价值的留学时光,鞭策我们不忘留学初心,不忘理想初心。否则,漫无目标、无所追求,很容易成为“海剩”,沦为“海待”,留学价值亦将大打折扣。
本文来源:《家有儿女要留学》修订序